吴宏亮 作品数:8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镁与临床麻醉 被引量:5 2006年 Recently, the importance of magnesium in anesthetic practice has been highlighted, its anesthetic effect is also shown. The administration of magnesium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equirements of anaesthetic drugs (such as non-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ers, opioids and propofol)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but increased anesthetic drugs’ efficiency. The mechanism of magnesium on clinical anesthesia included: magnesium works as a physiological antagonist of calcium, also as an antagonist of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s in nerve system and muscular system, and magnesium also inhibits neural transmitters’ release from synapsesl. 吴宏亮 叶铁虎 孙莉关键词:临床麻醉 镁离子 药理作用机制 NMDA受体 静脉麻醉药物 斜疝修补术 镁与临床麻醉 本文对镁与临床麻醉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镁的临床药理学、镁的麻醉药理学、镁对吸入麻醉药的影响作用、镁对异丙酚的影响作用、镁对麻醉镇痛药的影响、镁对肌松药的影响作用、镁离子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论述。 吴宏亮 孙莉 叶铁虎关键词:临床麻醉 文献传递 年龄因素对肺切除术病人七氟醚麻醉效力的影响 2010年 七氟醚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在没有伤害性刺激的条件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每增加10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降低6%.而在手术诱发伤害性刺激的条件下七氟醚与年龄是何关系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年龄因素对肺叶切除术病人七氟醚麻醉效力的影响. 刘晓艳 吴宏亮 孙莉关键词:七氟醚麻醉 年龄因素 肺切除术 伤害性刺激 手术诱发 呼气末 羟乙基淀粉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前输注适量晶体、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后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万汶在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中的临床作用。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即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和万汶组(V组),每组20例,R组,术前1h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V组,术前1h输注万汶10mL/kg。观察患者入室输液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及插管后1min(T2)、5min(T3)、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BIS值。计算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MAP、CVP均有降低趋势,HR加快(P>0.05);但V组患者的MAP、HR、CVP在T2、T3、T4观察点的变化幅度较R组小(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前输注适量的羟乙基淀粉有助于稳定诱导期血流动力学。 郭智星 孙莉 吴宏亮关键词:食管肿瘤 羟乙基淀粉 血流动力学 镁代谢紊乱与麻醉处理 本文对镁代谢紊乱与麻醉处理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低镁血症与高镁血症的处理、镁离子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论述。 吴宏亮 孙莉 叶铁虎关键词:临床麻醉 麻醉医学 文献传递 硫酸镁对吗啡病人自控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吗啡病人自控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45~60岁,体重48—70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硫酸镁复合吗啡组(MS组),每组30例。VAS评分≥3分时,术后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M组吗啡单次给药剂量为0.015mg/kg,MS组单次给药剂量吗啡为0.015mg/kg、硫酸镁为0.9mg/kg。病人首次按压后4、8、16、24、48h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记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于麻醉前、术毕及镇痛结束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镁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结果与M组比较,MS组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毕及镇痛结束时两组血清镁离子浓度降低(P〈0.05);与术毕时比较,镇痛结束时MS组血清镁离子浓度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血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可改善吗啡病人自控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 吴宏亮 叶铁虎 孙莉关键词:硫酸镁 吗啡 七氟烷对心、脑器官保护作用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2006年 七氟烷作为一种吸入麻醉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关七氟烷对心脏和脑等器官功能影响的研究表明:七氟烷对脑组织和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七氟烷可有效地维持脑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和血管对二氯化碳的反应性,并通过减少突触间兴奋性神经递质.激活钾通道及阻断钠通道等表现出脑缺氧损伤保护作用。与其他吸入麻醉剂相比.七氟烷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干扰作用较小;同时还有显著的心肌缺血缺氧后损伤保护效应。其可能机制是改善心肌氯供/氧需比例.侧支循环及降低多形核细胞的黏附等间接保护作用;通过缺血预处理样作用和再灌注过程中的直接保护作用。 吴宏亮 孙莉关键词:七氟烷 脑保护 心肌保护 吗啡和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吗啡和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72例,性别不限,年龄45~65岁,体重48~70kg,ASAⅠ或Ⅱ级。麻醉方式采用常规的静吸复合全麻方法。根据肋间神经阻滞药液种类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RM组)、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RD组)及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地塞米松组(RMD组),每组18例。术毕关闭胸腔前在切口上、下各两肋骨作胸廓内肋间神经阻滞,每点使用研究药物溶液各5ml,总量为20ml。肋间神经阻滞的药物中分别含有罗哌卡因10mg和/或吗啡2mg和/或地塞米松10mg。记录无痛状态时间、对疼痛治疗的总体评价及嗜睡、恶心等情况,并观察麻醉结束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情况。结果RMD组患者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21.32±5.03)h较R组(7.68±2.76)h、RM组(11.07±3.48)h、RD组(9.25±4.42)h明显延长(P<0.05)。RMD组患者对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评价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RMD组患者术后出现嗜睡、恶心发生率与R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瘙痒发生率则较低。结论地塞米松和吗啡可延长罗哌卡因的肋间神经阻滞时间,并提高镇痛总体满意度。 吴宏亮 孙莉关键词:吗啡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