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电子电信
  • 5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发光
  • 10篇发光器件
  • 9篇电致发光
  • 9篇电致发光器件
  • 9篇有机电致发光
  • 9篇有机电致发光...
  • 5篇光学
  • 5篇掺杂
  • 4篇叠层
  • 4篇微腔
  • 4篇N掺杂
  • 3篇电流效率
  • 3篇微腔效应
  • 2篇电子传输
  • 2篇电子传输层
  • 2篇有机发光
  • 2篇磷光
  • 2篇纳米
  • 2篇光谱
  • 2篇光学器件

机构

  • 19篇华侨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厦门海洋职业...

作者

  • 19篇吴志军
  • 7篇金玉
  • 5篇郭亨群
  • 5篇王加贤
  • 3篇张培
  • 3篇胡胜坤
  • 3篇王国立
  • 3篇陈星明
  • 3篇陈燕
  • 2篇徐骏
  • 2篇陈坤基
  • 2篇宋江婷
  • 2篇林薇
  • 2篇王启明
  • 2篇王燕飞
  • 2篇沈海波
  • 2篇于瑶瑶
  • 1篇刘菁华
  • 1篇宋志华
  • 1篇许万里

传媒

  • 4篇发光学报
  • 3篇光子学报
  • 2篇半导体技术
  • 2篇光学学报
  • 2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光学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3PyMPM∶Cs高效叠层OLED器件的制备被引量:6
2020年
以B 3 PyMPM∶Cs/Al/HAT-CN作为电荷生成单元制备高效叠层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叠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流明效率分别为172.2 cd/A和111.0 lm/W,在5 mA/cm^2电流密度下,叠层器件的电压和亮度分别为传统器件的2.04倍和2.84倍.为了探究叠层器件性能优于传统器件的原因,研究了电荷生成单元内的电荷产生和注入过程,以及薄层铝对电子注入特性和电荷生成单元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荷能够有效地在电荷生成单元内产生并顺利注入电子传输层中,B3PyMPM∶Cs和HAT-CN间Al薄层的插入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及器件结构的稳定性.
林雯嫣陈宁吴志军翟云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叠层电子注入稳定性
nc-Ge/SiO2复合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技术与热退火处理制备了nc-Ge/SiO2复合薄膜。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计算出样品的光学带隙为1.12eV。采用皮秒激光脉冲单光束Z-扫描技术研究了nc-Ge/SiO2复合薄膜三阶非线性光...
张培王加贤王燕飞郭亨群吴志军
关键词:Z-扫描被动调Q
文献传递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CsN 3/Al/HAT-CN结构为电荷生成单元,实现了高性能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了一组结构不同的黄绿双色叠层器件,通过器件性能分析阐明了CsN 3/Al/HAT-CN中电荷产生和传输的过程;利用Alq 3作发光层,制备了叠层器件T和单节器件S。叠层器件T的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6.4 cd/A、2.3 lm/W;电流密度为20 mA/cm 2时,叠层器件T的电流效率和亮度分别为5.3 cd/A、1 064.9 cd/m 2,均约为单节器件S(2.7 cd/A、539.4 cd/m 2)的2倍,这证明了CsN 3/Al/HAT-CN可作为高效的电荷生成单元。通过研究叠层器件T的电致发光光谱和光强分布特性发现,器件T中无明显的微腔效应,其效率与亮度的提升是源自两个发光单元同时发光,而不是源自微腔效应。
彭雪康林雯嫣喻叶吴志军郭荣新
关键词:叠层结构
Z扫描法研究nc-Si/SiNx多量子阱材料非线性光学特性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技术与热退火处理制备了nc-Si/SiNx多量子阱材料。对样品进行了小角度XRD、Raman光谱、吸收光谱测试,研究了其结构和光学性质。采用皮秒脉冲激光单光束Z-扫描技术研究了样品在非共振吸收区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非线性折射率为负值,非线性吸收属于双光子吸收。由实验数据计算得材料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7.50×10-8esu,该值比体硅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大4个数量级。对材料光学非线性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材料的非线性极化率的增加来源于材料量子限制效应增强。
沈海波郭亨群王国立王加贤吴志军宋江婷徐骏陈坤基王启明
关键词:Z-扫描非线性折射率
光谱角度特性良好的叠层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CsN_3:Bphen/Al/HAT-CN为电荷生成单元,制备了光谱高度稳定的高效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正面出射时,暖白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45.4cd/A、28.5lm/W;当工作电流密度从10mA/cm^2增加到30mA/cm^2时,器件色坐标几乎不变;相对色温由3 135K变至3 147K,均在暖白光范围内,这可有效避免照明器件的蓝光伤害.当观察角度由0增加到60°时,器件光谱峰值波长没有明显移动,色坐标变化为(0.02,0.03),且光强分布接近理想的朗伯特体,呈现出良好的角度特性.
许万里吴志军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微腔效应
利用CsN_3n型掺杂电子传输层改善OLED器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子的注入和传输能力,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本文利用CsN_3作为n型掺杂剂,对有机电子传输材料Bphen进行n型电学掺杂,制备了结构为ITO/MoO_3(2nm)/NPB(50nm)/Alq_3(30nm)/Bphen(15nm)/Bphen∶CsN_3(15nm,x%,x=10,15,20)/Al(100nm)的器件。实验结果表明,CsN_3是一种有效的n型掺杂剂,以掺杂层Bphen∶CsN_3作为电子传输层,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的注入势垒,改善器件的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从而降低器件的开启电压,同时提高了器件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在掺杂浓度为10%时器件的性能最优,开启电压仅为2.3V,在7.2V的驱动电压下,达到最大亮度29 060cd/m^2,是非掺杂器件的2.5倍以上。当驱动电压为6.6V时,达到最大电流效率3.27cd/A。而当掺杂浓度进一步提高时,由于Cs扩散严重,发光区形成淬灭中心,造成器件的效率下降。
于瑶瑶陈星明金玉吴志军陈燕
关键词:N型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
nc-Ge/SiO_2薄膜的光发射和光吸收研究
2010年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和后退火法制备了nc-Ge/SiO2薄膜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的微结构进行测试,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衍射峰的半高宽减小,表明Ge纳米晶粒的平均尺寸逐渐增大,发现经过1 000℃退火后的薄膜具有三个明显的纳米锗衍射峰。薄膜的傅里叶红外吸收谱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红外吸收增强。室温下,测量了不同温度退火下薄膜的光致发光谱,观察到了紫外光、紫光和橙色光。而且不同退火温度的薄膜,其光致发光谱有所不同,理论上着重讨论了紫光和橙光的发光机制。
张培王加贤王燕飞郭亨群吴志军
关键词:光吸收发光机制
一种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制作了一种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采用紫外表面处理的金属银作为阳极;超薄的铝/银作为半透明的复合阴极;4,4′,4-″tr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triphenylamine(m-MTDATA)作为空穴注入层;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作为空穴传输层;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ium(Alq)作为发光层.器件在3 V下开启,开启亮度为3 cd/m2;在11 V达到最大亮度19 610 cd/m2;在6 V时达到最高效率2.7 cd/A.
吴志军
关键词:硅基
利用B3PyPPM∶Cs改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以Cs为N掺杂剂,B3PyPPM为电子传输层材料,制备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验证明,N掺杂不仅提高了器件效率,而且缓解了器件的效率滚降。为了研究N掺杂器件性能改善的原因,进行了朗伯体、开路电压、电导率测试。实验证明,Cs掺杂器件能够提高电导率,促进电子的注入与传输,使更多的电子能够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子,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缓解效率滚降。
林雯嫣陈宁林宝卿吴志军凌朝东
关键词:光学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N掺杂
高效高亮度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被引量:2
2015年
以半透明超薄金属银作为阴极,紫外臭氧处理的厚金属银作为阳极,制备了高效率高亮度的黄光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当电压为9V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4.9cd/A,当电压为17V时,器件的亮度达到14 040cd/m2。通过增加掺杂浓度及阳极厚度对器件结构进一步优化后,器件性能显著提高,其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为10V时达到11cd/A,相应亮度为21 748cd/m2.顶发射器件中存在的微腔效应能有效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以及亮度,但是也会使器件的共振波长随着观察视角的增大而蓝移。由于采用合适的发光材料,本实验制备的器件的发光峰值在0°-75°视角范围内几乎没有变化。
陈燕陈星明胡胜坤金玉吴志军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面修饰亮度电流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