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黛舒
- 作品数:53 被引量:4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被引量:60
- 2004年
-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有本土的原因,也有解决脱离问题的本土条件。不能把产生本土问题的责任直接归因于某些国外现实的或历史的因素,也不能寄希望于别国供给彻底解决本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脱离”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纸上谈兵的解决也还是让有关“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理论继续脱离“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实际。“新基础教育”研究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是简单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滋养”的新型关系,并通过自己“研究性的变革实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滋养。
- 吴黛舒
-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本土化教育研究
- 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9
- 2002年
- 教育相对独立地位的确立是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的前提 ;丰富的社会实践及其文明成果是人类需要客观化的产物 ,为教育价值取向提供内容、动力 ;教育意识表达了主体对客观教育实践的“意向性”和能动介入 ,是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观因素 ;分析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社会功能的互动关系 ,促使教育改革既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遵循“育人”本质 ,又体现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全面制约性 ,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意识的合规律性。
- 吴黛舒
- 关键词: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意识
- 旁敲侧击话'教改'
- uot;改革",和"创新"、"发展"等词汇一样,曾被赋予理所当然的价值预设:只要是改革,都和正向价值有关,都是值得期待的"发展"、"进步&q...
- 吴黛舒
-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 在学校教育变革中增长变革智慧——对我国当前学校变革的几点认识被引量:3
- 2007年
- 对于研究者、管理者和具体的实践者而言,变革智慧都形成和增长于教育变革过程之中而不是这个过程之外。能否把握当前教育变革出现的关键性发展问题,取决于我们能否智慧性地认识变革并继续增长变革智慧。我们要广泛注意和思考: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学校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主要通过制度和方法的借鉴来推进的教育变革,往往存在外来制度、方法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漏洞”;当前学校教育变革的最终文化使命不在于填补这些文化漏洞,而在于实现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在于实现基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学校自主发展。
- 吴黛舒
-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变革本土文化
- 2009—2018年中小学性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4
- 2019年
- 自2008年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至今已有十年时间,十年来中小学性教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拟从我国中小学性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教材研究三个方面总结十年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研究分类、整理、综述来理清思路,了解已有研究的成果,以期把握我国中小学性教育的未来走向。
- 王锐吴黛舒
- 关键词:性教育教育反思
- 漫谈当前教育研究者的“实践责任”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基础教育变革过程中,研究变革并为促进变革贡献自己的理论智慧是教育研究者份内的职责;随着实践变革的推进,研究者自身的成长问题凸现出来,研究者研究实践的能力提升、理论对实践的跟进式累积和发展、理论伦理的重新阐释等尤为必要;在理论和实践、研究者和实践者相互滋养、相互构成的新型关系中,实现教育研究和实践变革的同步发展。
- 吴黛舒
- “研究传统”与教育学的发展——德、美两国教育学“科学化”道路的差异和启示被引量:10
- 2004年
- “研究传统”的个性决定了学术研究在方法、过程、目的、表现形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殊,如在德国,“科学”意味着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任何一种研究,与自然科学的联系并不那么密切,而在英美国家,科学通常指的是有系统的自然科学或者是一种以自然科学为典型的探索和解说的逻辑,是与任何价值假设或解说无关的;赫尔巴特在德国是“概念—规范”教育学的代表,而在美国却是“教育科学”的形象代言人,两国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学科学化的道路上超越着赫尔巴特。认识到研究传统的不可拒斥性,对我国教育学研究中的诸如“中西比较”的研究模式问题、简单类比的问题、向西方学习的标准与评价等问题应该有新的解释。
- 吴黛舒
- 关键词:教育学教育科学
- 小学教师职称限额设计的制度性困境与反思被引量:5
- 2020年
- 我国小学教师职称结构为限额设计,但是各级岗位结构比例设置的原则却不明确。当前小学教师职称结构表现出高级职称教师晋升率低和职称晋升时间延长、职称结构比例向城性明显、职称结构比例区域间不平衡等制度性困境,并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工资水平提升、加剧了职称评审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教师职称评审的目的、方式、标准等问题进一步反思。
- 吴乐娇吴黛舒
- 关键词:教师职称职称结构限额设计教师发展
- “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发展理论主要研究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指出大"生境"中教师发展自觉的重要性,揭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时代内涵。与教师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展相呼应,"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逐步呈现出日渐鲜明并趋于稳定的发展特征。
- 吴黛舒
-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教师素养
- 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是指教师私人、职业与公共道德之间的边界,以及理想道德和底线道德界限的不确定状态。究其根源,道德传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和教师实践的特殊性是造成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的重要原因。应该指出,某些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有些模糊化则会诱发教师实践和评价上的相关问题,如教师道德评价原则混淆问题、责任空洞问题和教师"道德高标"问题。因此,面对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邓晨吴黛舒
- 关键词:教师道德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