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晨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1篇道德
  • 1篇虚像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研究
  • 1篇因材施教
  • 1篇生活叙事
  • 1篇生命
  • 1篇生命实践
  • 1篇师道
  • 1篇施教
  • 1篇教育公平
  • 1篇空间域
  • 1篇教师
  • 1篇教师道德
  • 1篇教师发展

机构

  • 4篇宁波大学

作者

  • 4篇邓晨
  • 2篇吴黛舒
  • 2篇王瑞霞

传媒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教育导刊(上...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是指教师私人、职业与公共道德之间的边界,以及理想道德和底线道德界限的不确定状态。究其根源,道德传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和教师实践的特殊性是造成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的重要原因。应该指出,某些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有些模糊化则会诱发教师实践和评价上的相关问题,如教师道德评价原则混淆问题、责任空洞问题和教师"道德高标"问题。因此,面对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邓晨吴黛舒
关键词:教师道德教师发展
因材施教——教育公平的虚像
2017年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界持续讨论的教育道德问题,因材施教被认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有利工具,投射到教育生活中可以看作小班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是教育公平发展道路上的派生物。理论上,随着网络空间的推广,知识传输层面上的教育公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其他功能层面上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与其说是要实现的教育目标,还不如视为教育展望,不苛求完全实现,而要使受教育者的个人教育公平意识觉醒。
邓晨王瑞霞
关键词:教育公平因材施教生命实践
多元视角下的教科书功能被引量:1
2017年
教科书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文本载体,其功能在不同社会主体的视角中有不同的见解。它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在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体验中构建出来的,具有情境性和多重性。基于教师、学生、家长、国家四个不同视角,尝试剖析教科书中隐藏的多种功能。
王瑞霞邓晨
教育生活叙事空间域研究
2018年
教育生活叙事空间域是以教育生活为基础的空间体系,其中充满了关于教育生活的内容、情感体验与社会文化意义。它可以分为"投影空间""符号空间""社会空间"和"隐喻空间",其中"投影空间"是核心,是现实教育生活的投影,是无限接近教育生活的思维空间;"符号空间""社会空间"和"隐喻空间"则是对"投影空间"的不同阐释,揭示了教育生活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内涵。这四个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基于同一时空的、一体化的、可操作的空间域体系。
邓晨吴黛舒
关键词:空间域叙事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