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卫

作品数:32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纳米
  • 9篇镀层
  • 5篇氧化钒
  • 5篇水热
  • 5篇复合镀
  • 5篇复合镀层
  • 4篇等离子体
  • 4篇阴极
  • 4篇阴极材料
  • 4篇溶胶
  • 4篇离子
  • 4篇激光
  • 3篇电沉积
  • 3篇电池
  • 3篇氧化铈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稀土
  • 3篇离子电池
  • 3篇纳米线

机构

  • 1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1篇同济大学
  • 9篇扬州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成都精密光学...
  • 1篇上海市特殊人...

作者

  • 32篇周小卫
  • 10篇沈以赴
  • 9篇吴建栋
  • 9篇靳惠明
  • 9篇高国华
  • 9篇吴广明
  • 8篇杨辉宇
  • 5篇张林楠
  • 5篇王际超
  • 4篇李博
  • 4篇张盛海
  • 3篇沈军
  • 3篇欧阳春
  • 2篇冯伟
  • 2篇龚海华
  • 2篇李亚捷
  • 2篇郑莹莹
  • 2篇刘冬
  • 2篇刘念平
  • 2篇王继超

传媒

  • 3篇金属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Transa...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真空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cor增强泡沫夹层结构制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4
2012年
选取NHZP-1型双马树脂拉挤Z-pin,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及工艺参数优化来调控其固化度,将Z-pin按70°角(Z-pin植入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植入Rohacell-51WF泡沫、采用5429/HT7双马单向预浸料作为蒙皮,成功制备K-cor夹层结构,并展开了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根据Z-pin在K-cor与X-cor夹层中与蒙皮结合方式差异建立微观拉伸结构简图,并借助欧拉杆屈曲模型来估算其临界失稳载荷,定性分析了平面压缩过程中Z-pin的破坏模式与增强机制。结果表明:Z-pin固化度为62.74%时,K-cor夹层结构的平面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1.55MPa与88.56MPa,平面压缩强度和模量高达3.61MPa与128.84MPa,均比空白泡沫试样和具有相同Z-pin参数的X-cor夹层结构有所提高。
郑莹莹李宁尚伟张向阳胡晶晶周小卫肖军
关键词:力学性能
活性Ti表面电沉积Ni-CeO_2复合镀层及其强韧性机理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在活性钛基(TA2)表面制备纳米晶Ni镀层。通过涂层附着力测试对比研究HF体系和DMF改良型活化液对TA2基体与表面镀层界面结合力的影响;借助TEM、FESEM和XRD等表征技术探讨添加纳米CeO_2粒子前后对纳米电沉积层中Ni晶织构生长的影响;通过对纳米压痕及不同载荷下"十字交叉"型环形硬度压痕特征观察,分析复合CeO_2粒子对Ni镀层表面强韧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讨在高速干摩擦条件下复合CeO_2粒子对Ni镀层抗磨损的作用。结果表明:在45+80 k Hz交变频率超声振荡条件下,电解液中的活性CeO_2粒子能有效吸附在优先生长Ni晶尖端,同时降低了Ni晶生长Gibbs自由能,并演变为Ni晶的催化形核中心来诱发异质形核;纳米压痕测试表明:在500 g高载荷测试条件下,相对于纯Ni镀层试样的硬度压痕边缘的明显开裂和外拓迹象,Ni-CeO_2复合镀层试样则表现为收敛性和连续完整的压痕边缘特征,显示出良好的强韧性。基于干摩擦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促使部分稀土CeO_2相弥散或少量析出Ce溶质原子,具有对滑移的位错和晶界等缺陷产生钉扎拖拽作用,由此建立以Orowan位错绕过强化和位错塞积的机制模型;干摩擦过程促使部分富Ce磨损产物与Ni O氧化膜机械混合来充当固体润滑剂,能起到良好的减摩作用,弥补了Ti表面耐磨性差等缺陷。
周小卫欧阳春乔岩欣沈以赴
关键词:电沉积
纳米稀土颗粒CeO_2掺杂对Ni-P脉冲镀层微观结构与沉积机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双脉冲电流特性与超声场高频振荡效应电沉积法制备Ni-P/n-CeO2纳米复合镀层。借助环境扫描电镜(E-SEM/EDX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15g/L纳米CeO2(RE)颗粒,稀土Ce含量与沉积速度分别可达2.3%和68μm/h,晶粒致密,呈现非晶态;在600°C下时效处理2h,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高达HV780。讨论了纳米稀土颗粒吸附特性与脉冲过电势对电沉积机理的影响。Ce4+或n-CeO2吸附在阴极活性表面形成大量具有催化作用的晶核,沉积并钉扎在开裂的纹裂源边缘。在高温时效时,纳米颗粒与部分Ni晶粒充分弥散互溶,占据空间,阻碍晶粒粗化及裂纹扩展,从而有效提高复合镀层的裂纹扩展抗力与显微硬度。
周小卫沈以赴靳惠明郑莹莹
关键词:NI-P镀层脉冲电沉积CEO2
“互联网+”模式下产-教融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为解决多年来大学课堂上存在“教师漫讲,学生盲听”的教与学困境,突破闭环式授课壁垒,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一种新型“融合式”教学是当前高等教学的改革方向。何谓“融合式”教学?即融合“互联网+”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创设情景为引导,优化课程群体系,促使老师教与学生所需之间形成合力,实现教学过程形象化、教学效果最优化。鉴于此,该研究将融合式授课模式实践于工程化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培植学生“学以致用”的内生动力,是一次对通识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表明,实行“融合式”教学改革后,坚持习创相融产教协同,将疑难章节“模块化”,抽象理论“案例化”,该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有助于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的融合式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周小卫欧阳春陆洲张律宇
关键词:工程化学学以致用
激光熔深焊接的能量耦合自洽模型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深焊接的能量耦合自洽模型建立方法,通过该方法所建立的激光熔深焊接模型,与现有的点热源模型、面热源模型、体积热源模型相比,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激光熔深焊接过程中能量的传输和转换,与实际的焊缝更为接近,...
沈以赴张盛海周小卫李博
TiO2掺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WO3薄膜氢敏性能及长期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提拉镀膜技术制备了WO_3及WO_3-TiO_2的光学氢敏薄膜。测试并研究了Ti_O2掺杂对致褪色动力,致色效率,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O_3-TiO_2样品对低浓度氢气的灵敏发明显高于纯WO_3样品,在长期稳定性方面性能也有所提高。AFM分析表明可能是TiO_2掺杂抑制了WO_3颗粒的增长,致使WO_3-TiO_2薄膜表面更加疏松多孔,有利于H的嵌入脱出。
冯伟吴广明高国华张增海吴建栋周小卫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WO3
纳米CeO2搀杂对Ni-P化学镀层微观结构与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Ni-P and its nano-CeO2 doped coating were electrolessly prepared in acidic condition,and 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anti-corrosion property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TEM),X-ray diffraction spectrometer(XRD)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were used to examin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coating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P coating had partial amorphous structure mixed with nano-crystals,while the Ni-P/CeO2 coating had perfect amorphous structure.Upon heating,Ni3P precipitation and Ni crystallization took place in both coatings bu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phase change.In addition,the Ni-P/CeO2 coating had sintered phase of NiCe2O4 spinels.The anti-corrosion property and passivity were improved in the CeO2-doped coating because it was less liable to undergo localized corrosion and had a slower corroding rate than its CeO2-free counterpart.During the co-deposition process,some Cen+(n=3,4)ions might be adsorbed to the metal/solution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and hinder nickel deposition.Ni-P/CeO2 coating’s perfect amorphous structure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hindered crystal-typed deposition of nickel and the promoted deposition of phosphorous.
靳惠明周小卫张林楠
关键词:化学镀NI-P稀土元素
Ni-CeO_2纳米镀层在酸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电化学阻抗谱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借助超声辅助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在Watts-Ni电解液体系中制备了纳米晶纯Ni和Ni-CeO2复合镀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测量和等效拟合电路解析,并结合静态浸泡腐蚀实验及其产物分析,研究了纳米CeO2颗粒对Ni镀层在3.5%NaCl+1.5%HCl(质量分数)混合水溶液(简称酸性NaCl溶液)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0℃,4 h空气中的时效处理,可促使被填埋在镀层表面的稀土复合相沿晶界析出,并形成连续致密的弥散相钝化膜,填补并黏性钉扎由于电沉积析氢反应而遗留在镀层表面的微孔或热裂纹等缺陷,有效减少点蚀或晶间腐蚀的发生;动态极化曲线(Tafel)测定表明,纳米晶纯Ni和Ni-CeO2复合镀层在酸性NaCl溶液中均表现出明显的自钝化过渡区,后者自腐蚀电流较前者降低了近1.5个数量级;此外,EIS测试显示,纯Ni镀层的EIS由一个高频容抗弧和一个中低频扩散弧组成,时效处理前后Ni-CeO2镀层的EIS均呈现单一容抗弧特征,且相位角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接近90°,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在酸性NaCl溶液长期浸泡过程中,少量的Ce3+从CeO2弥散相中被还原释放出来作为缓蚀剂吸附在活性区域,提高了复合镀层的抗腐蚀性能;腐蚀形貌观察显示,Ni-CeO2镀层表面里现轻微的均匀腐蚀并被胶状不溶解的腐蚀产物所覆盖,而纯Ni镀层表面则出现了严重的点蚀现象;对腐蚀产物进行XRD和XPS测试分析表明,纯Ni试样表层主要积累了NiCl2和Ni(OH)2等腐蚀产物;而Ni-CeO2除含有上述这些主要产物之外,还包含CeCl3和CeO2等微溶相,覆盖并封堵点蚀源,可有效地阻止Cl-的扩散渗透行为.
周小卫沈以赴
关键词:缓蚀机理
碳气凝胶活化对于电极嵌锂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碳气凝胶由于其对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高能嵌锂特性,近年来受关注程度逐渐增加.碳气凝胶以间苯二酚-甲醛在碳酸钠催化下,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常压干燥技术、碳化、活化后制得.经CO2气体活化后的碳气凝胶结合了无定型和纳米多孔结构的优点,在材料原有基础上丰富了多孔结构,增加了嵌锂点位.其中,微孔提供了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容纳锂及其化合物;介孔则提供了锂离子大量传输的通道,从而使得电极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这些微结构的优化使材料获得了更高的嵌锂比容量.此外,活化碳气凝胶显示了2032m2·g-1的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结果分别表明了其无定型特质以及纳米颗粒的网络状骨架.该材料在首次和第50次恒流充放电(50mA·g-1)循环的嵌锂容量分别为3870和352mAh·g-1,对应的可逆容量分别为658和333mAh·g-1.表明了CO2活化对于改善碳气凝胶嵌锂性能的可行性,且对于其它多孔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特性优化提供了一种途径.
刘念平沈军关大勇刘冬周小卫李亚捷
关键词:碳气凝胶溶胶-凝胶锂离子电池
新型钒氧纳米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钒氧纳米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氧化钒或钒粉、碳纳米管和双氧水为主要原料,使用溶胶-凝胶法,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一种纳米片状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本发明的氧化钒纳米片具有唯...
吴广明周小卫高国华杨辉宇王际超吴建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