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辉

作品数:9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核科学技术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反应堆
  • 14篇蒸汽发生器
  • 14篇换热
  • 14篇传热
  • 12篇非能动
  • 11篇两相流
  • 11篇模拟系统
  • 10篇堆芯
  • 10篇热工
  • 10篇热管
  • 10篇换热器
  • 9篇自然循环
  • 8篇温度测量
  • 8篇模拟件
  • 7篇余热排出
  • 7篇流体
  • 6篇倒流
  • 6篇水力
  • 6篇温度测量装置
  • 6篇环境模拟

机构

  • 95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能山东石岛...

作者

  • 95篇周慧辉
  • 76篇黄彦平
  • 75篇徐建军
  • 58篇唐瑜
  • 30篇谢添舟
  • 25篇谭曙时
  • 19篇闫晓
  • 17篇朱海雁
  • 11篇彭劲枫
  • 10篇曾小康
  • 8篇谢峰
  • 8篇昝元峰
  • 7篇张妍
  • 7篇张震
  • 6篇彭传新
  • 5篇王艳林
  • 5篇郎雪梅
  • 4篇杨祖毛
  • 4篇黄志刚
  • 4篇陈炳德

传媒

  • 1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载人航天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19
  • 11篇2018
  • 44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热阻网络法的热管导热性能分析
2022年
为了获得热管温度、传输功率等导热特性,基于热阻等效理论建立了考虑蒸汽腔区域传热的二维热管热阻网络模型,获得了热管瞬态及稳态传热性能,并与文献及本文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其绝热段平均温度最大相对误差为7.6%。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文献钠工质热管及本文水工质热管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热管轴向各段温度均匀性较好,吸液芯径向热阻是热管导热热阻的主要影响因素;热管工作温度与传输功率随冷源参数变化趋势相反,热管传输热量是一个自适应的动态调节过程。因此,热阻网络模型可以作为实验分析和热管设计的工具,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工况研究范围,获得边界条件对热管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进一步为多应用场景下热管设计提供参考。
崔迎欢徐建军谢添舟周慧辉
关键词:热管
基于激光技术的球形燃料颗粒SiC包覆材料热冲击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研究SiC包覆材料球形燃料颗粒在核热推进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对球形燃料颗粒SiC包覆材料进行了高温热冲击试验研究。利用激光加热方法实现包覆颗粒的快速升温,利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了包覆颗粒温度,通过观察热冲击试验前后SiC包覆材料的完整性判断其耐热冲击性能,试验峰值温度范围为1800~2800 K。研究结果表明,SiC包覆材料球形燃料颗粒能够承受30 s内升至1800 K的热冲击,不能满足核热推进系统在30 s内升温至3000 K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SiC包覆材料耐热冲击性能,或者选用耐热冲击性能更好的碳化锆等材料。
王金宇周慧辉昝元锋闫晓谭曙时
关键词:包覆材料SIC
一种管外设置尖状结构的换热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管程侧和壳程侧,所述管程侧包括进口管、进口腔室、传热管束、出口腔室和出口管,所述热流体从进口管进入进口腔室,依次通过传热管束、出口腔室和出口管;所述壳程侧包括进口通道、内壳、外壳和出...
黄彦平徐建军周慧辉
文献传递
嵌入式流体动力学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流体动力学模拟装置,包括密封件、阻力件,所述密封件为透镜垫结构,密封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加强密封的球面密封面,密封件上设置装配孔;所述阻力件为孔板结构,阻力件设置在装配孔内,阻力件设置有流通孔...
周慧辉徐建军黄彦平谭曙时
文献传递
球形燃料元件等效模型热工水力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布了球形燃料元件等效模型热工水力实验装置,包括承压组件、电热组件、绝缘组件、密封组件以及压力测量组件等,各组件之间可现场组装与拆卸。本发明采用带环肋片细棒束电热元件作为球形燃料元件的等效模型结构,实现了电加热方式...
周慧辉闫晓郎雪梅黄彦平张震曾小康
文献传递
基于核热耦合模拟的自然循环稳定运行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热耦合模拟的自然循环稳定运行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反应堆模拟体、蒸汽发生器模拟体、主泵模拟体和稳压器;稳压器,用于一回路内稳压;反应堆模拟体,用于模拟根据一回路的冷却剂温度自动调节功率的热源...
黄彦平唐瑜徐建军周慧辉谢峰谢添舟彭劲枫谭曙时彭兴建
非能动实验初始工况建立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非能动实验初始工况建立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每个非能动回路系统的回水管线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A和文丘里流量计,每个非能动回路系统的出水管线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B,电动截止阀A和电动截止阀B构成电动截止阀组,同一个...
朱海雁徐建军唐瑜周慧辉黄彦平谭曙时
球床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等效模型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提出研究球形燃料元件水冷堆热工.水力问题的等效模型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窄间隙带环肋片细棒束结构进行三维建模、网格划分和流动传热模拟计算,得到表观流速在0.076-4).334m/s范围内的压降和换热系数,并与已有的球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等效模型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等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等效模型与球床的流动与传热特性一致,从数值方法上证明采用等效模型方法对球形燃料元件水冷堆热工.水力问题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周慧辉闫晓陈炳德肖泽军
关键词:球床等效模型窄间隙
一种热工综合试验装置的热损失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热工综合试验装置的热损失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热损失测试工况,b、建立热损失测试工况,c、阻断二回路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冷源模拟系统的冷源,d、开展热损失测试,e、判断热平衡状态,本发明所述热损...
徐建军周慧辉黄彦平谭曙时朱海雁
非能动实验初始工况建立辅助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非能动实验初始工况建立辅助系统,每个非能动回路系统的回水管线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A和文丘里流量计,每个非能动回路系统的出水管线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B,电动截止阀A和电动截止阀B构成电动截止阀组,同一个非能动回...
朱海雁徐建军唐瑜周慧辉黄彦平谭曙时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