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氧条件下谷氨酸转运体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谷氨酸转运体(GLT1)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DMEM中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ol/L氯化钴溶液处理16、24、48 h模拟缺氧环境。通过慢病毒介导的表达特异性的短发夹RNA(shRNA)沉默GLT1和GAT1基因表达,或者使GLT1和GAT1基因过表达。PCR检测GLT1和GAT1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GLT1和GAT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加入氯化钴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GL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G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者均呈时间依赖性。沉默GLT1基因表达同时过表达GAT1,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而过表达GLT1同时沉默GAT1基因表达,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上调,而GAT1表达下调,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 王之涵邢进魏子龙沙龙贵周新军林盈盈邱永明任力
- 关键词:脑缺血缺氧星形胶质细胞
- 术前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经验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总结24例术前伴有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体会。方法对24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术前伴有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中死亡8例,存活16例,其中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5例。结论尽早气管插管,通过绿色通道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大骨瓣减压前预减压,术后尽早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方法能提高救治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率。
- 周新军韩东华徐豪魏子龙
- 关键词:颅脑损伤瞳孔散大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初次血肿清除率20%,治疗组初次血肿清除率5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佳临床效果,价廉、操作简单、不会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安全有效。
- 徐豪周新军沙龙贵沙龙贵黄焕斌韩东华魏子龙任力
- 关键词:高血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
- 脑挫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改变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挫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115例颅脑损伤(TBI)后脑挫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组。并以同时期30位门诊健康检查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患者入院后第1、2、3、7、10 d,正常对照者健康检查时,检测其血清及脑脊液NSE、MBP浓度。对中、重型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和MBP水平与其颅内压(ICP)进行ROC分析。结果脑挫伤各组的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而脑挫伤重型、特重型组又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组(均P <0. 05)。ROC分析显示,血清和脑脊液NSE和MBP水平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指征有参考价值。结论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水平与脑挫伤严重程度有显著关系。结合GCS评分和ICP,NSE和MBP可对脑挫伤程度、病情发展评估提供参考,特别为中、重型患者的手术指征提供依据。
- 王之涵沙龙贵任力徐豪周新军
- 关键词:髓鞘碱性蛋白
- 颅内压监测下重度颅脑外伤伴双侧瞳孔散大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的手术治疗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结局。方法 38例重度颅脑外伤伴双瞳散大患者行颅内压探头置入侧脑室伴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再行血肿清除+双侧大骨瓣去除术+硬膜减张修补术。结果 38例患者中死亡17例,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7例。生存患者颅内压在术后4 d升至高峰,随后逐步下降,死亡患者术后颅内压持续升高,且各组颅内压在不同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重症颅脑外伤伴双瞳散大患者病情危重,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动态监测颅内压可帮助判定预后。
- 任力赵亮魏子龙周新军徐豪王之涵沙龙贵邱永明胡锦
-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瞳孔散大颅内压
- 开颅手术和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脑脓肿的操作技巧及体会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和CT定位下立体定向穿刺手术在脑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脑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开颅手术,15例行CT定位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39例患者手术顺利,出院时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显示脓肿腔消失。随访3个月-2年,1例患者颅底MRI检查显示部分斑点状强化影,经抗生素规范治疗6周后复查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未见脓肿复发,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脑脓肿治疗方案选择应结合术前脓肿病变特点和患者个体状况,CT定位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任力赵亮王之涵徐豪周新军韩东华沙龙贵黄焕斌
- 关键词: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开颅手术抗生素
- 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病史特点、治疗方法、手术决策、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运动功能区脑膜瘤4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特点,分析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决策、围手术期及术后处理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切除范围根据改良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者32例,Ⅱ级切除者13例。术后患者全部存活,出现肺部感染5例,心律不齐6例,消化道出血2例,继发性脑梗塞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2例。术后随访3月~3年,均未见复发,运动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能力,有5例出现记忆力下降。结论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与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外侧裂血管及重要神经结构关系紧密,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高龄患者可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 任力周新军黄焕斌沙龙贵韩东华汪锡华魏子龙邱永明郭烈美
- 关键词:显微手术中央区脑膜瘤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