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作品数:36 被引量:10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α半水硫酸钙复合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骨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2012年 旨在评价α半水硫酸钙复合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后期临床实验奠定基础。分别采用兔L929成纤维细胞与材料浸提液以及材料片剂与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在不同时段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观察材料对细胞的相容性;进行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实验,骨植入实验等,观察材料对组织的相容性。结果表明,L929成纤维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生长良好,MTT检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细胞能在材料上黏附并增殖;体内实验表明材料对机体无毒,无致敏性,组织相容性佳。α半水硫酸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现出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楼毅 潘宗友 吴瑞凯 薛恩兴 江立波 杨光永 周洋 刘建莉 黄庆 徐华梓关键词:碳纳米管 生物相容性 骨修复材料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腰4/5远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后路镜治疗L4/5远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科行后路镜治疗的11例此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完成,评价指标包括腰腿痛VAS评分... 朱旻宇 滕红林 王靖 李驰 王宇 周洋 黄克伦 林超伟关键词:后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起始节段对术后颈椎后凸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是否保留C_2附着的肌肉韧带复合体,术后对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选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C_3-C_6单开门的患者40例(A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8.4±9.3)岁;采用C_4-C_6单开门+C_3椎板减压患者40例(B组),从而保护C_2附着的肌肉韧带复合体,男26例,女14例,年龄(66.8±8.4)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观察颈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Cobb角、颈椎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31(26.5±3.4)个月。两组患者术前的VAS、JOA评分及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均得到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颈椎Cobb角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也都有明显改善,但B组的改善优于A组。结论:从C_4开始单开门,保留C_2附着的肌肉韧带复合体,能明显减少颈椎的后凸畸形。 周洋 滕红林 王靖 朱旻宇 李驰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脊柱后凸 雌二醇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抗自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噬在雌二醇干预严重脊髓损伤(SCI)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SD雌性大鼠,体重为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4只。其中2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动脉夹(15 g闭合力)建立大鼠严重脊髓损伤夹闭模型。干预组在脊髓损伤前1周即开始隔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持续到安乐死之前。为比较高剂量雌二醇的疗效,脊髓损伤后7、14、21、28 d采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脊髓损伤后3 d自噬标志物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后3 d LC3在运动神经元中的免疫活性。结果高剂量雌二醇明显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损伤后14、21、28 d各时间点对应的BBB评分较模型组高。脊髓损伤术后3 d,模型组的LC3、Beclin-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雌二醇干预治疗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抑制其表达。与之相反,自噬底物P62在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降低。然而,给予雌二醇治疗后,P62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中增强的LC3免疫活性被高剂量雌二醇所抑制。结论雌二醇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神经保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与抑制过度自噬相关。 朱旻宇 滕红林 王靖 林超伟 黄克伦 陈毕 王宇 李驰 周洋关键词:雌二醇 脊髓损伤 自噬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的临床应用及中长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的疗效、手术适应证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因退行性腰椎疾病接受Coflex内固定手术108例患者资料,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37~75岁,平均53.5岁。患者中行单纯髓核摘除后单节段Coflex内固定59例(髓核摘除Coflex同定组),椎管狭窄开窗减压后单节段Coflex内固定41例(椎管开窗Coflex固定组),减压后Coflex结合相邻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6例,减压后双节段Coflex固定2例。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以腹侧椎间隙高度(HV)、背侧椎间隙高度(HD)、椎间孔高度(HIF)及腰椎活动度(ROM)评估影像学变化。采用单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3~49个月,平均28.8个月。各组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明显改善维持至末次随访(F=6.16~25.92,P=0.00)。统计分析显示髓核摘除Coflex固定组、椎管开窗Coflex固定组术后3dHD、HIF均显著增加(F=7.37—11.68,P〈0.05),髓核摘除Coflex固定组术后1年HD、HIF下降但较术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6.31和7.05,P=0.00)。髓核摘除Coflex固定组、椎管开窗Coflex固定组术前ROM分别为6.3°±1.8°、6.2°±1.7°,末次随访为3.1°±0.6°、3.0°±0.8°。发生器械相关并发症3例(2.8%),包括假体固定翼折断、假体松动及棘突骨折各1例,而非器械相关并发症5例(4.6%),其中术中硬膜撕裂1例,创口浅表感染1例,再手术3例,以上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恢复良好。结论Coflex辅助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疗效显著,在维持节段稳定性同时,能保留一定的运动度,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 倪文飞 徐华梓 周洋 池永龙 黄其杉 王向阳 林焱 毛方敏 吴立军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内固定器 假体和植入物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发生C_5神经根麻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接受椎管成形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0例接受4节段(C3-C6)椎管成形术(A组),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8.4±9.2)岁;80例接受3节段(C4-C6)椎管成形术(B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8±8.9)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记录颈痛VAS评分,上肢痛VAS评分,JOA评分,MR最小脊髓直径,颈椎的Cobb角及活动度。术后观察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C5神经根麻痹时三角肌肌力,伴随神经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4±3.2)个月。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颈痛VAS评分、上肢痛VAS评分、JOA评分、MRI最小脊髓直径、颈椎的Cobb角及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中7例(8.75%)发生C5神经根麻痹,其中4例出现上肢放射痛,3例出现上肢感觉减退;在末次随访时2例残留轻微的上肢放射痛及感觉减退。B组患者中5例(7.5%)发生C5神经根麻痹,其中3例出现上肢放射痛,2例出现上肢感觉减退,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上肢放射痛及感觉减退均恢复正常。两组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5神经根麻痹时三角肌肌力、伴随神经症状、恢复时间A组分别为(2.3±1.0)N、30例(37.5%)、(11.4±1.0)周,B组分别为(2.8±0.8)N、23例(28.8%)、(8.2±0.8)周,三角肌肌力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随神经症状及恢复时间A组比B组差。结论:两种术式相比,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概率相当,但是C4-C6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C5神经根麻痹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周洋 滕红林 王靖 朱旻宇 李驰关键词:颈椎 椎板成形术 神经根病 病例对照研究 浅谈法医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浙江省法医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为适应法医学专业建设发展需要,本文对浙江省法医队伍现状的作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综合我们在医学院开展的近两年的调查与实践工作,初步探讨了目前法医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 卢惇 陈冬冬 周洋 周卫琴 曾田华 唐红洁 喻林升关键词:法医学 医学教学 司法鉴定 文献传递 单通道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单通道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62例单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脊柱手术。其中30例患者接受了UBE治疗,32例患者接受了PTED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一年。术前和术后回顾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围手术期结果。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估临床效果。术后一年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腰椎的稳定性。结果:UBE组和PTED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7岁和48.0岁。与UBE组相比,PTED组术后1天和7天的腰背痛VAS评分更好(3.06 ± 0.80 vs 4.03 ± 0.81, P P P > 0.05)。虽然UBE组和PTED组在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上相似(86.7% vs 87.5%, P > 0.05),但PTED在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结论:UBE和PTED在单节段LDH患者中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PTED在术后短期背痛缓解和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方面优于UBE。Purpos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 and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UBE) for the treatment of single-leve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November 2021, 62 patients with single-level LDH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pinal surgeries at the Longgang People’s Hospital and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mong them, 3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UBE, and 32 were treated with PTE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one year. Patient demographics and perioperative outcomes were reviewe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for back pain and leg pain, and 陈思苍 周洋 李小俊 林中秋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Coflex固定下腰椎不同节段后的椎间盘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模拟临床术式,经Coflex分别固定下腰椎L4,5、L5S1节段,分析其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差异性。方法:建立下腰椎及Coflex应用于下腰椎的3组有限元模型(完整下腰椎、Coflex固定腰椎L4,5及L5S1节段)。根据脊柱三柱加载理论,模拟下腰椎直立、前屈和后伸3种生理状态下,比较分析纤维环不同区域的应力大小、椎间隙背侧高度变化及髓核内压水平。结果:在直立和后伸工况下,Coflex分别植入L4,5、L5S1节段,均能减少其手术节段纤维环后区应力,限制椎间隙高度变化,并且降低髓核的应力水平。在后伸工况下,Coflex植入L4,5节段可降低L5S1节段的椎间盘应力水平,但Coflex植入L5S1节段不改变L4,5节段椎间盘应力大小。结论:Coflex固定L4,5、L5S1节段均能减少本手术节段椎间盘负载。另外,Coflex固定L4,5节段,起到降低L5S1节段椎间盘负载的生物力学效果。 吴信雷 吴立军 郑蓉梅 王继松 徐华梓 周洋 吴爱悯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 生物力学 非融合动态内固定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采用Coflex椎板间非融合动态内固定与椎体间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探讨脊柱非融合与融合的选择以及在腰椎退行性改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间于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 陈一衡 徐华梓 周洋关键词:椎体间融合 非融合 退行性疾病 疗效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