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正梁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2篇特发性
  • 2篇皮素
  • 2篇气管
  • 2篇综合征
  • 2篇纤维化
  • 2篇疗效
  • 2篇脉冲震荡
  • 2篇脉冲震荡法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间质纤维化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功能检查
  • 2篇肺间质
  • 2篇肺间质纤维化
  • 2篇并发
  • 1篇滴注
  • 1篇滴注治疗

机构

  • 14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黑龙江省电力...

作者

  • 14篇唐正梁
  • 7篇林庆艳
  • 5篇尹虹雷
  • 4篇刘涛
  • 3篇崔晓媛
  • 3篇徐英
  • 3篇徐宏伟
  • 2篇卢晓来
  • 2篇赵宏伟
  • 2篇高滨
  • 2篇于仲青
  • 1篇石佳滨
  • 1篇吴限
  • 1篇肖雷
  • 1篇付丽娟
  • 1篇赵丽萍
  • 1篇邓敏
  • 1篇刘秀珉
  • 1篇杨泽斌
  • 1篇张笑东

传媒

  • 4篇黑龙江医学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电子支气管镜诊断肺周围性病变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经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患者肺周围性病变性质。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应用该技术检查30例患者。通过该技术盥洗相应肺段及亚段支气管,联合活检、毛刷标本经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诊断分别为:肺癌(15)...
高滨徐英唐正梁刘涛林庆艳徐宏伟
内皮素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是一种致病原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致命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为2—4年,5年生存率仅为30%-50%。多种损伤因素均可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肺脏,导致肺脏损伤与修复平衡失调,成纤维细胞和(或)细胞外基质沉积过度,最终形成肺纤维化。
唐正梁林庆艳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内皮素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细胞外基质沉积生发成纤维细胞
肺功能检查脉冲震荡法对早期小气道病变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脉冲震荡法对早期小气道病变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高危患者、哮喘高危患者、咳嗽型哮喘患者、胸闷型哮喘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实验1~4组,随机抽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肺功能检查脉冲震荡法对早期小气道病变诊断价值。结果全部实验组患者呼吸总阻抗高于对照组,脉冲频率分别为5 Hz、10 Hz、20 Hz、35 Hz时气道粘性阻力及共振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脉冲震荡法应用于早期小气道病变患者的诊断当中,能够为诊断者提供清晰、准确的病变信息,有利于及时准确的诊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徐英崔晓媛徐宏伟唐正梁赵丽萍卢晓来尹虹雷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脉冲震荡法
急性心肌梗死伴并发症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和比色法同时测定 4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浆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且Killip分级越高其内皮素升高越明显 ;血浆一氧化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且Killip分级越高一氧化氮降低越明显 ,血浆内皮素浓度与血清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均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并与病情相关 ,检测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 ,估计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泽斌唐正梁张笑东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急性心肌梗死
高压氧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2009年
唐正梁于仲青
关键词:高压氧支气管哮喘
痰热清治疗肺炎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笔者对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唐正梁林庆艳
关键词:静脉滴注治疗痰热清注射液疗效观察肺炎
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资料、主要临床合并症及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探讨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文收治的52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27例和死亡组25例。对两组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次数、两组4大生命体征(T、R、P、BP)及SaO2、两组实验室资料(pH、PaO2、PaCO2、WBC)、两组主要合并症(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肺脑、酸碱平衡紊乱)、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及百分比分析比较。结果①死亡组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3次以上的百分率较好转组明显增高;②死亡组与好转组T、R、P、BP、SaO2(%)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1、P<0.01、P<0.05);③死亡组与好转组PaO2无明显差异(P>0.05),但pH、PaCO2及外周血WBC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④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肺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在死亡组明显增高,肺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在死亡组达到100%,合并症发生率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好转组;⑤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好转率83.33%;有创械通气治疗死亡率60.00%,其中83.33%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①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3次以上死亡率明显增高;②T、R、P、BP、SaO2(%)、pH、外周血WBC、PaCO2异常越明显,预后就越差;③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④早期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作为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有创械通气治疗死亡率高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
唐正梁尹虹雷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PCR定量检测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2000年
肖雷唐正梁赵宏伟石佳滨
关键词:HBVDNA慢性肝炎HBV-DNA定量PCR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全文增补中
肾综合征出血热难治性休克的特征及抢救措施
2007年
于仲青唐正梁付丽娟赵宏伟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抢救措施
小儿惊厥106例报告被引量:1
1992年
现将我院1990年1—10月诊治的106例小儿惊厥报告如下。一。
刘秀珉吴限姜丽媛唐正梁
关键词:惊厥儿童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