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建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1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脊髓
  • 8篇脊髓损伤
  • 5篇异丙酚
  • 5篇丙酚
  • 4篇急性脊髓损伤
  • 4篇大鼠急性脊髓...
  • 3篇凋亡
  • 3篇二异丙酚
  • 3篇丙二醛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反应
  • 2篇血管反应性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置管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凋亡
  • 2篇肾上腺素
  • 2篇普鲁泊福
  • 2篇歧化酶

机构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解放军第41...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作者

  • 18篇夏建华
  • 8篇石学银
  • 6篇刘刚
  • 5篇岑奕
  • 4篇徐振东
  • 4篇王亚华
  • 3篇姚滢
  • 3篇盛睿方
  • 2篇何星颖
  • 2篇普隽
  • 2篇刘珍秀
  • 2篇曹霞
  • 2篇邹最
  • 2篇吕砚
  • 1篇马国新
  • 1篇吕礁
  • 1篇徐晓援
  • 1篇傅强
  • 1篇刘新
  • 1篇王新华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上海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海军医学杂志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在颈动脉体缺氧反应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传统认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有毒气体,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在颈动脉体感受低氧的过程中,这两种气体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氧化碳通过增加内向钾离子电流抑制窦神经;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则呈剂量依赖性兴奋窦神经,并且一氧化碳供体能完全逆转硫化氢对窦神经的兴奋作用。因而,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共同调节颈动脉体对低氧状态反应的信号转导。
黄跃宇夏建华石学银
关键词:一氧化碳硫化氢颈动脉体缺氧
异丙酚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小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小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脊髓神经元取自孕14 d胎龄小鼠的胎鼠,于含B27的神经细胞培养基中培养7 d后,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组);50μmol/L异丙酚组(P50组);TNF-α组(TNF-α组);25μmol/L异丙酚+TNF-α组(P25+ TNF-α组);50μmol/L异丙酚+TNF-α组(P50+TNF-α组);100μmol/L异丙酚+TNF-α组(P100+TNF-α组),各组中加入相应终浓度的异丙酚孵育30 min,再加入TNF-α至终末浓度为2 000 U/ml,培养24 h后,采用碘化丙锭/Hoechst 33342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Bcl-2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TNF-α组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降低(P<0.01),不同浓度异丙酚预先给药可减弱TNF-α诱导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异丙酚可抑制TNF-α诱导小鼠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cl-2表达有关。
夏建华石学银徐振东刘刚王亚华
关键词:二异丙酚脊髓神经元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入假手术组、损伤组、5mg/kg氯胺酮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外,其余各组均制作SCI模型。氯胺酮各组于SCI后4h给予相应剂量的氯胺酮,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的方法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级。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评价大鼠的后肢功能。结果损伤组中形态学分级为3级的大鼠比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P值分别<0.01、0.05),SCI后72h时的平均血浆MD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SCI后72h时的平均血浆SOD水平和SCI后7、14、21和28d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同时间(P值分别<0.01、0.05)。结论 SCI后4h给予10或20mg/kg氯胺酮可以减轻SCI,其机制可能与氯胺酮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夏建华普隽刘珍秀盛睿方岑奕曹霞
关键词:氯胺酮脊髓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舰艇官兵颌面部气管插管数据参考值的初步建立
2015年
目的:初步建立海军舰艇官兵颌面部气管插管数据参考值,为生产符合海军官兵人体面部结构的舰艇用通气导管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了某舰168名官兵人口学资料(年龄、身高、体质量),及颌面部气管插管相关因素(颌甲距、颏颌距、张口度),建立男性上舰官兵与气管插管相关的数据参考值范围,并对颌面部气管插管相关因素与身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官兵按身高分为高、中、低3组。同低组[(8.60±1.15)cm,(9.03±0.77) cm]相比,中组及高组的颌甲距、颏颌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组:(9.03±1.00)cm(P<0.05),(8.99±0.73) cm(P<0.01);高组:(9.78±0.83) cm(P<0.05),(9.00±0.71) cm (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身高、颌甲距、张口度3因素之间呈两两相关(均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我海军舰艇官兵颌面部气管插管数据参考值,为喉罩研发中通气导管型号的确定和划分提供了真实参考值依据。
姚滢岑奕夏建华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张口度
阿片类药物成瘾和戒毒时机体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变化及意义
王新华叶晓明傅强朱秋峰袁红斌王成才石学银纪家涛崔一杰孙雪峰夏建华钟雪萍
该成果为研究麻醉对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阿片类药物成瘾和戒毒时体内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意义;阿片类药物成瘾和戒毒时脑内阿片受体的变化及意义。首次利用剂量递增、腹腔注射吗啡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吗啡依赖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关键词:
关键词:内源性阿片肽阿片类药物成瘾戒毒
异丙酚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高位脊髓横切(SCT)慢性期腹主动脉对α-肾上腺素受体(α-AR)激动剂的反应及异丙酚对其的影响,探讨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D)的血管机制及异丙酚对AD的抑制作用。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CT组,取SCT4周后大鼠腹主动脉,通过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血管环对梯度浓度去甲肾上腺素(NE)、去氧肾上腺素(Phe)、可乐定以及异丙酚的敏感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位SCT大鼠腹主动脉血管环对NE、可乐定的反应性升高(P<0·05或P<0·01),而对Phe的反应性没有明显改变。SCT后大鼠血管环对异丙酚的舒张作用更敏感(P<0·05或P<0·01)。结论对α2-AR激动剂敏感性上调可能是高位SCT大鼠腹主动脉高反应性的原因,而α1-AR在血管高反应性中不起作用。SCT大鼠血管对异丙酚的舒张作用更为敏感。
石学银邹最夏建华徐振东吕砚何星颖刘刚
关键词:脊髓损伤自主神经反射异常肾上腺素能Α血管反应性异丙酚
脊髓损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3
2001年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较为复杂,给麻醉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就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麻醉处理作 一综述。
夏建华
关键词:脊髓损伤麻醉高钾血症
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60岁,将患者随机分人3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坐骨结节水平坐骨神经一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坐骨结节组)、超声引导下胴窝处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胭窝组)和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硬脊膜外腔组),每组30例。监测患者术中心率(HR)、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完成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度、麻醉满意度、镇痛时间、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结果90例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的局部麻醉药中毒、血管内注射、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坐骨结节组、胭窝组、硬脊膜外腔组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93.3%、100.0%、96.7%,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坐骨结节组+胭窝组)的成功率为96.7%,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成功率为96.7%。坐骨结节组的麻醉满意度显著低于硬脊膜外腔组(P〈O.01),镇痛时间显著短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显著高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但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胭窝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度显著小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镇痛时间显著短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显著高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两组间麻醉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结节组的麻醉满意度显著低于胭窝组(P〈0.01),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度、镇痛时间和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坐�
姚滢蒋平岑奕夏建华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时间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颈内静脉穿刺为有创性操作,在穿刺过程中可能会误伤颈内静脉周围组织发生气胸、空气栓塞,以及误伤动脉致颈部血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近年来随着便携式超声设备的改进,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研究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并与超声定位技术和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岑奕夏建华王喜安姚滢徐晓援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空气栓塞
超声引导与触脉结合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结合传统触脉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准备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 I或II级,年龄32~87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U、C 2组,每组30人。U组:采用传统触脉定位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C组:采用传统触脉盲探法穿刺置管。记录2组患者定位及准备时间、置管成功时间、一次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次数、失败率及血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触脉定位法相比,传统触脉定位结合超声引导法置管成功时间显著缩短(P<0.01),一次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穿刺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超声引导与触脉结合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穿刺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盛睿方夏建华
关键词: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