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莉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鼠肝
  • 3篇鼠肝细胞
  • 3篇去甲
  • 3篇去甲二氢愈创...
  • 3篇小鼠
  • 3篇小鼠肝
  • 3篇小鼠肝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肝细胞
  • 3篇倍体
  • 3篇DNA含量
  • 2篇定量学
  • 2篇诱导分化
  • 2篇甲基化
  • 2篇分化
  • 2篇AP-PCR
  • 2篇HEMP
  • 1篇蛋白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9篇姚莉
  • 4篇梁晓俐
  • 3篇卞修武
  • 2篇眭翔
  • 2篇陈自强
  • 2篇王德文
  • 2篇张树辉
  • 1篇刘敬超
  • 1篇汤紫荣
  • 1篇王春平
  • 1篇周光德
  • 1篇张莉
  • 1篇雷周云
  • 1篇王福生
  • 1篇施明
  • 1篇陈自强
  • 1篇黎文亮
  • 1篇高亚兵
  • 1篇彭瑞云
  • 1篇张冰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届电磁辐...

年份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EMP对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和倍体影响的定量学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应用H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照...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眭翔王水明张莉高亚兵尹建宁
关键词:DNA含量
文献传递
人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化疗药物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化疗药物和CIK细胞联合化疗药物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为临床上联合应用CIK细胞和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成分血分离机采集 5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含IFN γ、IL 2以及抗CD3单抗的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成CIK细胞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裸鼠肩胛部皮下接种BEL 74 0 2肝癌细胞 ,第 5天起相同部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对照组 )、不同剂量的CIK细胞 (CIK 1组和CIK 2组 )、丝裂霉素 C(单纯化疗组 )和CIK细胞联合丝裂霉素 C(联合治疗组 ) ,观察它们对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多因子诱导培养后 ,CD3+ 、CD3+ CD8+ 、CD3+ CD5 6 + 和CD2 5 + 效应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升高 ,分别由最初的 6 4 .0 %、2 8.0 %、7.8%和 9.1% ,上升至 94 .7%、6 7.7%、6 1.3%和 84 .0 % ,其中CD3+ 、CD3+ CD8+ 细胞的比例在培养期间内可维持较高水平 ,CD2 5 + 和CD3+ CD5 6 + 细胞的比例分别于培养后的第 7天和第 13天达最高值 ,而后开始下降。在 90d的观察期内 ,对照组、化疗组、CIK 1组、CIK 2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裸鼠成瘤率分别为 10 0 %、70 .0 %、80 .0 %、70 .0 %和 6 6 .7% ,生存率分别为 10 .0 %、6 0 .0 %、4 0 .0 %、5
施明姚莉王福生雷周云张冰黎文亮刘敬超汤紫荣周光德
关键词:杀伤细胞化疗药物裸鼠肝癌移植瘤CIK丝裂霉素-C
树突状细胞的凋亡与调控
2003年
树突状细胞(DC)是已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是启动、调控及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阐明D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期望有效地将DC引入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为现代医学揭开新的一页。
姚莉梁晓俐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凋亡
HEMP对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和倍体的影响
本文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H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分型的影响,探讨电磁脉冲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姚莉王德文梁晓俐眭翔王水明张莉尹建宁高亚兵
关键词:肝细胞核DNA含量
文献传递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SHG-44胶质瘤细胞GFAP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NDGA)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分化过程中对GFA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定性、定量检测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 44细胞GFA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NDGA处理后 ,瘤细胞GFAP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NDGA具有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GFAP基因表达的作用 。
姚莉卞修武陈自强
关键词: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胶质瘤诱导分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NDGA)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 44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状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合成甲基化敏感性AP PCR引物 ,用AP PCR方法检测SHG 44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状态 ,观察NDGA诱导该细胞分化过程中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基因组DNA经MspⅠ酶解后AP PCR扩增片段比HpaⅡ酶解后的扩增片段小 ,几乎未见存留大片段 ,至少有 3个片段与HpaⅡ酶解片段不同。同一时相点HpaⅡ酶解后扩增产物相比 ,NDGA处理后基因组DNAMspⅠ酶解后的扩增产物量较少、条带较多 ,且随时相点延长产物量逐渐增加 ,条带增多。结论 NDGA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 44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状态增高 。
姚莉卞修武张树辉陈自强
关键词: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胶质瘤基因甲基化AP-PCR
辐射损伤与细胞周期被引量:18
2004年
辐射后的细胞可能发生恶性转化,可能死亡,另有一些细胞对辐射却产生适应性或抗性,最终长期存活下来。近年来研究发现,此差异与辐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密切相关。辐射可阻断细胞周期活动及延长细胞周期,其中G1期、S期和G2/M期等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起决定作用,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对辐射所致的损伤进行调控,产生不同的辐射生物学效应。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不仅为进一步阐释辐射致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为临床放疗增敏剂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姚莉
关键词:细胞周期放疗增敏剂电离辐射损伤生物学肿瘤
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和倍体影响的定量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 (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 ,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高场强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场强分别选用 8× 10 3、2× 10 4 和 6× 10 4 V m ,发射源相关技术参数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脉宽 30 μs ,2min内发射 5个单脉冲 ;采用Feulgen染色动态观察小鼠肝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 ,观察时间 1年 ,共设 10个时相点 (n =6 ) ,并用德国IBSA显微数字图像分析系统作DNA含量定量分析和倍体分型。结果 小鼠经高场强EMP辐射后 3个月内 ,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以二倍体细胞 (2C)为主 ,四、六倍体 (4C ,6C)较少 ,八倍体 (8C)偶见 ;辐射后 6个月 ,8× 10 3V m辐射组比对照组DNA含量高 (P <0 0 5 ) ,2C数量减少 ,4C和 6C增加 ;至辐射后 9个月和 12个月 ,各辐射组肝细胞核DNA含量比其他各时相点辐射组及同一时相点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且以 4C为主 ,6C和 8C增加 ,而 2C明显减少。结论 高场强EMP对小鼠肝DNA含量及倍体有影响 ,且表现为远后效应 ,推测电磁辐射对肝的生物学效应中肝细胞核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点 ,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性依据。此外 。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眭翔王春平王水明张莉高亚兵彭瑞云
关键词: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倍体定量学EMP
应用AP-PCR法分析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背景与目的 :应用甲基化敏感性AP_PCR法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 -44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状态改变。材料与方法 :用甲基化敏感性AP_PCR方法检测SHG -44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结果 :经NDGA处理后 ,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增高。 结论
姚莉卞修武张树辉陈自强梁晓俐
关键词: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胶质瘤诱导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