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俐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基金总后勤部科研项目国家新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鼠肝
  • 3篇小鼠
  • 3篇小鼠肝
  • 3篇肝细胞
  • 2篇定量学
  • 2篇鼠肝细胞
  • 2篇小鼠肝细胞
  • 2篇倍体
  • 2篇DNA含量
  • 2篇病毒
  • 2篇病理
  • 1篇电穿孔
  • 1篇电磁
  • 1篇电磁脉冲
  • 1篇凋亡
  • 1篇形态学
  • 1篇亚硝胺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乙型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10篇梁晓俐
  • 4篇姚莉
  • 3篇眭翔
  • 2篇杨新波
  • 2篇卢立军
  • 2篇张莉
  • 2篇黄正明
  • 2篇王德文
  • 2篇高亚兵
  • 2篇彭瑞云
  • 2篇曹文斌
  • 1篇张敬珍
  • 1篇王春平
  • 1篇王水明
  • 1篇陈鸿珊
  • 1篇韩勇
  • 1篇王一平
  • 1篇陈自强
  • 1篇陈鸿雁
  • 1篇陶建华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芹水醇提取物在雏鸭体内对DHBV-DNA的抑制效果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观察水芹(Oenanthe Javanica,OJ)水醇提取物在鸭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 的抑制效果.方法将 DHBV 感染雏鸭随机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为8,5,3g/kg 组进行药物治疗.每组5~6只,ig,2次/d×10 d;设病毒对照组(DHBV),以生理盐水(NS)代替药物,ig,2次/d×10 d.阳性药用阿昔洛韦(ACV)粉剂250 mg,ig,100mg/kg,2次/d×10 d.在感染7d 后,即用药前(TO),用药后5d(T5),用药10 d(T10)和停药后3 d(P3),自鸭腿胫静脉分别取血,分离血清,检查 DHBV-DNA 水平和肝功能.治疗结束经颈静脉放血处死动物,分别切取雏鸭肝脏,作肝病理检查.结果三批实验结果表明,水芹水醇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对感染雏鸭无毒性,给药5,10 d 能显著降低 DHBV 感染鸭血清DHBV-DNA 水平,即 d5的测定值由1.04分别下降至0.52和0.44,抑制率分别为50.0%和50.6%;d10由0.85分别下降0.42和0.36,抑制率分别为57.7%和57.6%,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 P<0.01).低剂量组对鸭血清 DHBV-DNA 也有一定疗效,并显示明显的量效关系.肝功能改善明显,给药10 d,中剂量雏鸭血中 ALT,AST,SB 含量下降率分别为44.1%,44.2%,33.3%.高剂量的下降率分别为61.0%,58.3%,64.4%.低剂量虽对肝功能有改善,但无统计显著性.肝组织病理观察证实,中、高剂量对雏鸭肝脏均有保护作用,肝细胞变性坏死均较轻,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结论 OJ 在雏鸭体内有抗 DHBV 的作用,保肝效果显著.
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梁晓俐李壮陈鸿珊
关键词:DHBV药物疗法抗病毒药
HEMP对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和倍体影响的定量学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应用H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照...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眭翔王水明张莉高亚兵尹建宁
关键词:DNA含量
文献传递
树突状细胞的凋亡与调控
2003年
树突状细胞(DC)是已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是启动、调控及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阐明D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期望有效地将DC引入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为现代医学揭开新的一页。
姚莉梁晓俐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凋亡
芹灵冲剂的保肝作用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分别观察芹灵冲剂对化学性肝损伤和鸭乙肝病毒感染性肝炎的保护和退黄降酶作用。方法 :应用四氯化碳(CCl4)、D 半乳糖胺 (D Gala)、α 萘异硫氰酸酯 (ANIT) 3种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和鸭乙型肝炎 (DHBV)模型 ,并以肝功能和肝病理改变为判断指标 ,对芹灵冲剂的保肝作用和退黄降酶疗效进行实验。结果 :肝功能检测结果表明 ,芹灵冲剂 5 g·kg- 1和 1 0 g·kg- 1均显著降低CCl4、D Gala化学性肝损伤大鼠血中谷丙转氨酶 (ALT)的含量和ANIT肝损伤大鼠血中胆红素 (SB)的含量 ;对DHBV感染鸭血中ALT和SB降低作用明显。肝病理镜检证实 ,该药有减轻中毒大鼠肝细胞和DHBV感染鸭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作用。结论 :芹灵冲剂对化学性肝损伤和鸭乙型肝炎有显著的保肝和退黄降酶作用 。
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陈鸿雁张敬珍陶建华梁晓俐卢立军刘军
关键词:芹灵冲剂保肝作用乙型肝炎病毒中药
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损伤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的损伤效应。方法 二级昆明小鼠 2 0 4只 ,分为对照组 ( 2 4只 )和辐射组 ( 180只 ) ,辐射组小鼠又根据照射剂量分为 8× 10 3 V/m、2× 10 4V/m和 6× 10 4V/m辐射亚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辐射组采用高场强电磁脉冲 (EMP)源 ,分别对所有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于辐射后 6h、1d、3d、7d、14d、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 12个月观察不同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病理形态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 14d、3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进行比较。结果 辐射后小鼠肝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趋势 ,早期 ( 6h~ 3d)以肝实质细胞变性为主 ,中后期 ( 7d~ 1个月 )以肝细胞坏死为重 ,晚期 ( 3~ 12个月 )肝细胞增生活跃 ,可见非典型性增生与癌肿。结论 电磁辐射对小鼠肝具有损伤效应 ,尤其对肝实质细胞损伤严重 ,且远后效应显著。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王水明眭翔张莉高亚兵尹建宁彭瑞云
关键词:小鼠生物学效应病理组织学细胞增生
干燥箱加热对改良抗酸染色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眭翔卢立军王一平韩勇梁晓俐
关键词:抗酸染色结核病结核杆菌
高场强电磁脉冲对人胚肝细胞膜损伤效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EMP)对人胚肝细胞膜的损伤效应,探讨基生物学效应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1 细胞培养:人胚肝细胞(HEL)第五代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中心。细胞单层贴壁生长,培养液为DMEM培养基(高糖型),内...
梁晓俐姚莉王德文眭翔张莉尹建宁王水明
关键词:电磁脉冲非电离辐射电穿孔
文献传递
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和倍体影响的定量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 (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 ,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高场强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场强分别选用 8× 10 3、2× 10 4 和 6× 10 4 V m ,发射源相关技术参数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脉宽 30 μs ,2min内发射 5个单脉冲 ;采用Feulgen染色动态观察小鼠肝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 ,观察时间 1年 ,共设 10个时相点 (n =6 ) ,并用德国IBSA显微数字图像分析系统作DNA含量定量分析和倍体分型。结果 小鼠经高场强EMP辐射后 3个月内 ,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以二倍体细胞 (2C)为主 ,四、六倍体 (4C ,6C)较少 ,八倍体 (8C)偶见 ;辐射后 6个月 ,8× 10 3V m辐射组比对照组DNA含量高 (P <0 0 5 ) ,2C数量减少 ,4C和 6C增加 ;至辐射后 9个月和 12个月 ,各辐射组肝细胞核DNA含量比其他各时相点辐射组及同一时相点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且以 4C为主 ,6C和 8C增加 ,而 2C明显减少。结论 高场强EMP对小鼠肝DNA含量及倍体有影响 ,且表现为远后效应 ,推测电磁辐射对肝的生物学效应中肝细胞核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点 ,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性依据。此外 。
姚莉梁晓俐王德文眭翔王春平王水明张莉高亚兵彭瑞云
关键词:小鼠肝细胞DNA含量倍体定量学EMP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病理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6
1991年
使用DEN诱发大鼠肝癌,整个诱癌过程分为非特异性药物反应、非癌性增生性改变和肝癌发生3个阶段。非癌性增生性改变表现为由各种异常肝细胞组成的增生结节和小胆管腺瘤样增生,从实验过程和形态学看,增生性改变与癌肿发生具有密切关系。依分化程度,肝癌的超微结构呈多样性改变。在1例胆管细胞癌中发现与APUDoma所见不能区别的致密核心颗粒,推测为1种特殊类型的胆管细胞癌。作者认为,DEN诱发的肝癌具有肝细胞和胆管细胞两种组织起源。
梁晓俐钟光汉左声鹤
关键词:肝肿瘤二乙基亚硝胺病理形态学
应用AP-PCR法分析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背景与目的 :应用甲基化敏感性AP_PCR法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 -44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状态改变。材料与方法 :用甲基化敏感性AP_PCR方法检测SHG -44细胞基因组甲基化状态。结果 :经NDGA处理后 ,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增高。 结论
姚莉卞修武张树辉陈自强梁晓俐
关键词: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胶质瘤诱导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