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峰
作品数:
5
被引量:4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晓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张明辉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李国军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刘洋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朱书涛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专利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骨折
2篇
术后
2篇
内固定
2篇
股骨
2篇
股骨粗隆
2篇
股骨粗隆间
2篇
股骨粗隆间骨...
2篇
粗隆
2篇
粗隆间
2篇
粗隆间骨折
1篇
动力髋
1篇
动力髋螺钉
1篇
多排CT
1篇
压缩性
1篇
压缩性骨折
1篇
应激反应
1篇
愈合
1篇
再骨折
1篇
张力带
1篇
三维重建
机构
5篇
河南大学
作者
5篇
姜峰
4篇
王晓
3篇
李国军
3篇
张明辉
2篇
张鹏
2篇
朱书涛
2篇
刘洋
2篇
李卫华
1篇
陈欣欣
1篇
刘怡勋
1篇
张松
1篇
宋雨泽
1篇
武豪杰
1篇
李继峰
传媒
2篇
中国矫形外科...
2篇
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1篇
2023
2篇
2016
1篇
2014
1篇
2009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髌骨-胫骨结节架桥式固定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2009年
髌骨骨折一种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对于下极粉碎性骨折传统方法治疗并发症很多,不能满足有效固定及早期锻炼的要求。笔者自2003年2月~2008年7月,采用髌骨-胫骨结节架桥式固定结合张力带治疗3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克服了单纯张力带固定以及传统荷包缝合或下极切除术的缺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张松
王晓
刘怡勋
姜峰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胫骨结节
张力带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经DHS内固定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DHS内固定术治疗的4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骨折愈合组(388例)和骨折不愈合组(24例)。对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年,24例(5.83%)出现骨折不愈合。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螺钉深度、螺钉位置、矫正髋内翻、颈干角、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合并骨质疏松是患者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操作情况、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是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朱书涛
刘洋
张明辉
李国军
姜峰
张鹏
李卫华
王晓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骨折不愈合
PKP术后患者再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治疗的248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再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29例)、未骨折组(21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对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例(11.7%)患者PKP术后发生了再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朱书涛
刘洋
张明辉
李国军
姜峰
张鹏
武豪杰
王晓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骨科临床髋关节整复固定器,其结构包括:穿戴槽、魔术贴、缠绕轴、限位层、固定主体,穿戴槽与魔术贴相通,缠绕轴内侧与魔术贴为一体化结构,限位层嵌入于缠绕轴的顶层中心;本发明由固定主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
宋雨泽
李继峰
李卫华
姜峰
朱萍
多排CT三维重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利用多排CT三维重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治疗,观察手术疗效。方法自2008-01—2010—01对9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多排C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然后分别行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分型方法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结果97例获得平均18(6-30)个月随访,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64例,良2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8%。结论根据多排CT三维重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分型,然后再依据骨折分型选择治疗方法,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骨折并发症。
张明辉
李国军
宋文超
姜峰
陈欣欣
王晓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排CT
三维重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