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德咏

作品数:251 被引量:1,23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3篇网膜
  • 152篇视网膜
  • 81篇细胞
  • 43篇上皮
  • 36篇血管
  • 34篇玻璃体
  • 31篇色素上皮
  • 31篇病变
  • 29篇视网膜病
  • 28篇上皮细胞
  • 28篇视网膜病变
  • 27篇视网膜色素
  • 27篇黄斑
  • 24篇视网膜脱离
  • 23篇内皮
  • 22篇黄斑变性
  • 20篇缺血
  • 20篇灌注
  • 19篇再灌注
  • 19篇老年

机构

  • 172篇中南大学湘雅...
  • 63篇湖南医科大学
  • 1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2篇中南大学
  • 7篇潍坊医学院附...
  • 6篇江西医学院第...
  • 4篇昆明医学院
  • 4篇南华大学
  • 3篇大理医学院
  • 3篇济宁医学院
  • 3篇深圳市眼科医...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天津市眼科医...
  • 3篇北京市眼科研...
  • 3篇大理学院附属...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249篇姜德咏
  • 55篇唐罗生
  • 50篇聂爱光
  • 35篇谭家铨
  • 32篇朱晓华
  • 32篇游志鹏
  • 28篇唐朝珍
  • 19篇陈松
  • 18篇郭小健
  • 17篇李国栋
  • 16篇李文生
  • 14篇席兴华
  • 12篇陈百华
  • 12篇刘湘平
  • 12篇陈忠平
  • 11篇李雯霖
  • 11篇赵宏伟
  • 11篇秦波
  • 11篇李才锐
  • 10篇邓爱军

传媒

  • 37篇眼科研究
  • 26篇中华眼底病杂...
  • 19篇眼科新进展
  • 15篇国际眼科杂志
  • 13篇中国现代医学...
  • 12篇眼科
  • 1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0篇中华眼科杂志
  • 10篇眼外伤职业眼...
  • 8篇中国实用眼科...
  • 8篇眼科学报
  • 7篇国外医学(眼...
  • 7篇实用眼科杂志
  • 7篇医学临床研究
  • 6篇眼视光学杂志
  • 6篇湖南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中国中医眼科...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7篇2007
  • 16篇2006
  • 26篇2005
  • 48篇2004
  • 28篇2003
  • 17篇2002
  • 11篇2001
  • 11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9篇1996
  • 7篇1995
  • 13篇1994
  • 6篇1993
  • 8篇1992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α的表达与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在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体外分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和CoCl2模拟缺氧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生物荧光法检测细胞ATP含量,分析HIF-1α的表达与AT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HIF-1α有极低表达,在缺氧1h时表达量显著上升,4h达到高峰,16h后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各缺氧组HIF-1α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IF-1α的表达与细胞内AT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早期HIF-1α表达有短暂、迅速的增加,其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关。
邓爱军姜德咏康凤英杜玮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VEGFmR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mRNA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EGFmRNA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 12小时开始表达 ,第 48小时达到最高 ,以后逐渐减弱。结论 VEGFmR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注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游志鹏姜德咏唐朝珍赵宏伟刘湘平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P-470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TNP-470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细胞生长曲线、倒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TNP-470对ECV-304细胞形态、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在低浓度(0.2μg/L)时,TNP-470对ECV-304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从2μg/L开始产生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IC50值为305μg/L;生长曲线:20,200,2000μg/LTNP-470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且具有剂量—时相依赖性;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段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正常,排列整齐呈铺路石样;从2μg/L开始出现细胞增殖抑制现象,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增高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000μg/L组见少部分脱落、悬浮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经20,200,2000μg/L的TNP-470作用24,36h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G2/M和S期的细胞数减少(P<0.05),细胞分裂受抑制,增殖指数降低。结论:TNP-470能使ECV-304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王平姜德咏邓爱军李雯霖李才锐
关键词:TNP-470内皮细胞增生
阿魏酸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视网膜SOD,MD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后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RIR大鼠结扎颈总动脉60min后恢复灌注;SF组恢复灌注同时尾静脉给SF 40mg/kg,24h/次,NS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SOD和MDA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MDA、SOD水平不随检测时间而变化。②NS组MDA水平在再灌注后1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在12h达到最高峰;在48h恢复至正常水平。SF组MDA水平在再灌注后1h出现明显升高;在6h达到最高峰;在24h恢复正常。SF组在再灌注后1h,6h,12h,24h MDA水平均显著低于NS组(P<0.05)。③NS组的SOD水平在再灌注后1h开始出现轻度下降;在6h达到最低水平;在48h恢复至正常水平。SF组的SOD在再灌注6h开始下降;之后即出现迅速回升;在24h恢复正常。SF组SOD水平在再灌注后1h,6h,12h,24h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SF在大鼠RIR过程中能够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SOD的损耗。
张璇王剑锋姜德咏
关键词:阿魏酸钠视网膜SODMDA
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正常人的黄斑光敏度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黄斑阈值(白、红、蓝及绿色视标)程序对82例(82眼)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正常人进行了黄斑光敏度(MLS,包括黄斑中心凹光敏度)测定。结果显示四种色光阈值的平均dB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光敏度的降低与年龄呈线性相关;不同视野的光敏度比较,除蓝色光阈值外,光敏度均随视野偏心度的增加而减少,视野的上半部光敏度较下半部低。提示正常人的视网膜光敏感性随年龄增高而降低。
陈松聂爱光吴振中谭家铨姜德咏
关键词:黄斑光敏度正常人老年前期
早期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光敏度与Amsler表检查被引量:1
1993年
Amsler表用于测定固视中心10°的视野,很多作者用来发现老年黄斑变性(SMD)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NVMS),并用于SMD的早期视功能监测,认为Amsler表在SM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Fine等指出对已行光凝治疗的视网膜下NVMS形成的患者,为了早期发现复发,可用Am-sler表每日监测中心视野。本文对103例(121眼)早期SMD及晚期SMD患者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黄斑阈值测定,比较黄斑光敏度与Amsler表检查的关系。
陈松聂爱光谭家铨姜德咏
关键词:黄斑变性老年黄斑光敏度
预期眼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预期眼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入选病例(104例,105只眼)符合以下条件:因复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硅油眼内填充期间视网膜复位良好;预期将硅油取出;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结果:硅油取出术后平均随访310d,视网膜完全平复94只眼,再脱离11只眼,总复发率为10.4%。无晶状体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21.1%(8/38),明显高于有晶状体眼(包括人工晶状体眼)(4.5%)(OR5.69,P<0.05)。术后视网膜再脱离与术前巨大裂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3级以上、有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史、高度近视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s>0.05)。硅油取出前予以预防性360°光凝治疗的77只眼中4只眼(5.2%)再脱离,优于非光凝治疗组(OR0.16,P<0.05)。结论:无晶状体眼可能是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危险因素;硅油取出前行预防性360°视网膜光凝治疗可有效防止再脱离。
李惠玲朱晓华姜德咏
关键词:视网膜再脱离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复位眼内填充巨大裂孔
非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述近年来有关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非酶糖化所产生的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及其受体在周细胞衰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AGEs及其受体抑制剂在该病的早期防治中的意义,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席兴华姜德咏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酶糖基化受体AGES
Ets-1、MMP-1及TIM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 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 Ets-1,MMP-1和 TIMP-1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 CD34的表达,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值(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依肿瘤的分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Ets-1和 MM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TIMP-1呈低表达。Ets-1和 MMP-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中。Ets-1和 MMP-1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 Ets-1和 MMP-1低表达组(P<0.01)。结论 Ets-1和 MMP-1的高表达及 TIMP-1的低表达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浸润有关。
游志鹏姜德咏
关键词:MMP-1视网膜母细胞瘤TIMP-1低表达ETS-1免疫组织化学法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一家系被引量:4
2001年
罗静姜德咏聂爱光唐朝珍高玲
关键词: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遗传性疾病症状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