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爱光

作品数:66 被引量:321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黄斑
  • 30篇黄斑变性
  • 28篇视网膜
  • 28篇网膜
  • 18篇老年
  • 15篇老年性黄斑
  • 15篇老年性黄斑变...
  • 13篇视网膜脱离
  • 12篇视网膜下
  • 12篇视网膜下液
  • 12篇膜下
  • 8篇老年黄斑
  • 8篇老年黄斑变性
  • 7篇源性
  • 7篇视功能
  • 7篇孔源性
  • 7篇老年性
  • 7篇病变
  • 6篇孔源性视网膜...
  • 6篇老年人

机构

  • 43篇湖南医科大学
  • 19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天津市眼科医...
  • 3篇北京市眼科研...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66篇聂爱光
  • 50篇姜德咏
  • 38篇谭家铨
  • 26篇陈松
  • 13篇唐朝珍
  • 11篇朱晓华
  • 8篇唐罗生
  • 5篇黄溥倪
  • 5篇杜振亚
  • 5篇吴振中
  • 3篇罗贤民
  • 3篇郭小健
  • 3篇席兴华
  • 3篇姜德泳
  • 2篇王光璐
  • 2篇王景昭
  • 2篇杨锡兰
  • 2篇张士元
  • 1篇罗静
  • 1篇蒋幼芹

传媒

  • 18篇眼科研究
  • 10篇实用眼科杂志
  • 9篇中华眼底病杂...
  • 6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眼科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湖南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6篇1996
  • 6篇1995
  • 12篇1994
  • 4篇1993
  • 9篇1992
  • 3篇1991
  • 5篇1990
  • 2篇198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被引量:7
1990年
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原因,由于早期诊断可用氩缴光光凝减轻中心凹外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所致的视力障碍。因此,早期诊断AMD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AMD的早期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尤其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电生理、Amsler方格表及静态视野、对比敏感度、色觉、光觉和玻璃体荧光光度测定等检查对AM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陈松聂爱光
关键词:黄斑变性年龄
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光阈值短期波动的探讨被引量:1
1992年
老年性黄斑变性(简称S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并从心理物理学和视觉电生理对SMD 视功能进行研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及时预防治疗,推迟发病年限,防止老年人的盲目。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兴起,自动视野计提高了眼科诊断水平,Humphrey 视野分析仪是一个多点静态定量的视野检查仪,可准确测试黄斑光阈值,已用于青光眼和SMD 的早期诊断。
陈松聂爱光谭家铨姜德咏
关键词:老年人黄斑变性SMD
血栓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浆t-PA、PAI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9
1996年
本文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6例,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浆t-PA、PAI活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发现血栓通静脉注射1个月后,血浆t-PA活性增高,PAⅠ活性降低(分别为1.65±0.54IU/ml,8.61±1.19AU/ml,和2.26±0.49IU/ml,7.56±1.16AU/ml,P值均<0.01)。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低切粘度比、低切还原粘度比、血浆粘度比和红细胞聚集力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8.76±2.40,19.34±8.80,1.80±0.13,8.76±2.40和9.87±3.05,25.39±10.27,1.89±0.11,9.87±3.05,P值均<0.05)。表明血栓通不但能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具有抗凝作用,而且,还能升高血浆t-PA活性,降低PAⅠ活性,具有调节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
谭家铨席兴华聂爱光姜德咏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血栓通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
老年性黄斑变性与老年性白内障─视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研究
1994年
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FM100-色调试验仪及Goldmann-Weeker暗适应仪,对伴有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进行了黄斑阈值、色调分辨力及暗适应检查。结果显示,晶体混浊及正常的AMD患者、除黄斑绿光阈值外,黄斑光阈值、色调分辨力及暗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提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可能不是引起AMD视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陈松张士元王景昭王光璐傅守静聂爱光谭家铨姜德咏
关键词:黄斑变性视功能损害白内障老年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及视网膜下液氨基酸谱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及视网膜下液氨基酸成分及变化。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及视网膜下液氨基酸成分进行检查,并配对检查正常人及高度近视患者血清氨基酸。结果各组血清及视网膜下液均可检测出15种氨基酸;血清谷氨酸浓度正常人<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蛋氨酸含量较正常人及高度近视患者明显升高(P<0.01);视网膜脱离患者除天冬氨酸、谷氨酸及精氨酸外余各种氨基酸含量血清明显高于视网膜下液。结论血清及视网膜下液氨基酸检测对探讨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具有临床价值。
唐罗生姜德咏聂爱光谭家铨黄溥倪朱晓华陈本美
关键词:血清视网膜下液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蛋白质图谱
1996年
运用瑞士产快速液相色谱仪(FPLC)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蛋白质进行检测,其结果表明经凝胶作用色谱柱后,视网膜下液蛋白质可分成4个不同分子量级分,即>70KD、>10KD、<10KD及<1KD;视网膜下液蛋白质浓度随着PVR的加重而增加;其蛋白质以10KD以上为主要成分占66.14~81.29%;10KD以下蛋白质在样本中的含量所占百分比随PVR加重有增加趋势。
唐罗生姜德咏文建新蒋幼芹聂爱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下液蛋白质图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
1992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名老年性黄斑变性(简称AMD)是西方国家5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首要原因,据美国报道,65岁后患病率增高,75~85岁间的患病率高达27.9%。临床上AMD 分为渗出性〈湿性〉和非渗出性〈干性〉两型,两型早期都有玻璃膜疣(drusen)和色素改变。临床病理学研究本病早期为无渗出性,有硬性drusen,主要是脉络膜毛细血管和Bruch 膜的变性,继而发生色素上皮地图状的萎缩,及光感受器和视网膜的改变。
陈松聂爱光
关键词:黄斑变性老年病学
老年黄斑变性早期诊断方法推广
陈松韩梅王兰惠时冀川魏景文聂爱光
主要内容:该项目率先采用先进的Humphrey视野分析仪、FM100-色调试验仪、对比敏感度检查仪、暗适应检查仪及Amsler表对早期AMD进行多项视功能检测,并采用眼底FFA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对AMD患者眼底及玻璃...
关键词: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视功能检测
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的氩激光治疗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总结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激光治疗的经验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 结果  11例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进行氩激光治疗 ,其中 2例联合冷冻治疗后 ,瘤体基本萎缩 5例 ,不同程度缩小 6例 ,5例合并下方视网膜脱离患眼 ,4例视网膜下液全吸收 ,视网膜平复。随访 6个月~ 3年 ,所有病例均显示肿瘤表面瘢痕形成 ,无瘤体复发。治疗并发症包括 :血管改变 ;黄斑异常。 结论 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采用氩激光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当瘤体较大时 。
郭小健朱小华唐朝珍姜德咏聂爱光
关键词:脉络膜血管瘤氩离子激光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及血清锌和铜含量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称RRD)患者及高度近视患者血清锌、铜含量有异常,但结果不一。为了探讨锌和铜代谢在RRD 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不同屈光程度的RRD 病人的视网膜下液(SRD)及血清锌、铜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朱晓华聂爱光谭家铨黄傅倪姜德泳唐罗生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血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