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淑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单一征象及组合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的单一征象及组合征象在区分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患者采用GE Light Speed l6排螺旋CT机进行平扫,应用GEADW4.3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对SPN进行分析,计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个征象及组合征象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判断单个征象和组合征象的诊断效能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60例SPN患者进行了CT平扫,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单个征象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边缘不光整及血管集束征,其中诊断效能前三位的分别为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其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分叶征:0.771、75.0%、79.2%、76.7%、84.4%、67.9%,毛刺征:0.694、72.2%、76.7%、70.0%、82.3%、64.9%,胸膜凹陷征:0.660、44.4%、87.5%、61.7%、84.2%、51.2%。组合征象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分叶征+毛刺征:0.743、61.1%、87.5%、71.7%、87.9%、60.0%,分叶征+胸膜凹陷征:0.674、38.9%、95.8%、61.7%、93.3%、51.1%,毛刺征+胸膜凹陷征:0.646、33.3%、95.8%、75.0%、92.2%、48.9%,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0.653、30.6%、100%、58.3%、100%、48.9%。单个征象及组合征象的诊断效能均无统计学差异,其各组间ROC曲线下面积Z检验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平扫能对多数SPN良恶性做出准确诊断。随着组合征象的增多,诊断恶性的阳性预测值增大。
- 田兴仓李文玲朱力孟淑萍穆莉莎田耕荣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胸腺上皮肿瘤WHO组织分型与CT表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WHO组织分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胸腺上皮肿瘤100例,根据2015 WHO胸腺上皮肿瘤进行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高危组(B2、B3),胸腺癌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肿瘤CT表现分别从肿瘤大小、轮廓、形状、密度、钙化、强化方式、强化程度、邻近结构侵犯,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转移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CT影像表现与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并对Masaoka临床分期与组织病理分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性别与年龄在低危组、高危组、胸腺癌组三组分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肌无力在高危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及胸腺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病灶大小及轮廓分别在三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低危组、高危组、胸腺癌组三组在形态、密度、钙化、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邻近纵隔脂肪浸润、侵犯大血管、胸膜种植、心包种植、纵隔淋巴结增大、远处转移在三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在三组中所占比例相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侵袭性胸腺瘤(Masaoka临床Ⅱ、Ⅲ、Ⅳ期)在低危组、高危组、胸腺癌组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病理分级逐渐增大。结论大小、轮廓、重症肌无力症状、邻近脂肪间隙浸润、大血管侵犯、胸膜及心包种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在鉴别低危组、高危组及胸腺癌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Masaoka临床分期与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 张正平侯晓婧牛建栋郜彩斌孟淑萍朱力
- 关键词:胸腺上皮肿瘤体层摄影术组织病理学
- 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常规MRI序列和SWI序列扫描,其中6例同时行MRA检查,对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显示的CA病灶的大小及数量进行比较。结果常规MRI序列上显示18个病灶,其中>1.0cm的11个病灶,0.5~1.0cm的6个病灶,<0.5cm的1个病灶,未发现CA病灶周围有伴随的脑静脉畸形;SWI序列上显示25个病灶,其中>1.0cm的12个病灶,0.5~1.0cm的7个病灶,<0.5cm的6个病灶,其中3例CA病灶周围显示有伴随的脑静脉畸形。结论 SWI序列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明显多于常规MRI序列,可显示常规MR检查不易发现的微小病灶及伴随的脑静脉畸形。
- 孟淑萍郭丽君王霈陈兵朱凯赵建国
-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磁敏感成像
- 64层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6例临床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主动脉全程血管成像,并对图像的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三维容积成像(VR)重建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患者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根据DeBakey分类法,Ⅰ型夹层11例,Ⅱ型夹层4例,Ⅲ型夹层43例;6例患者诊断为主动脉壁间血肿,2例患者诊断为增厚的主动脉壁内穿透性溃疡征。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的破口及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都能够清晰显示。结论 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方面的优势,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可提供临床参考信息。
- 田耕荣马菁李文玲朱力冯爱平田兴仓郭玉林孟淑萍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可疑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胸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经手术证实膈肌破裂128例,膈肌无破裂128例。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CT征象包括膈肌连续性中断或膈肌部分未显示、领口征、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腹部内脏依靠、膈肌移位、膈肌增厚,计算各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膈肌连续性中断或部分未显示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96/128)和93.75%(120/128),领口征为84.37%(108/128)和98.43%(126/128),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为78.13%(100/128)和98.43%(126/128),腹部内脏依靠为76.56%(98/128)和99.21%(127/128),膈肌移位为54.68%(70/128)和93.75%(120/128),膈肌增厚为46.87%(60/128)和84.38%(108/128)。MSCT征象综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2.18%(118/128),特异度为100%(128/128)。结论 MSCT征象对创伤性膈肌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张正平牛建栋侯晓婧王志涛田兴仓孟淑萍王志军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胸部腹部
- 乳腺叶状肿瘤的MRI征象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叶状肿瘤的MRI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良性5例,交界性3例,恶性3例。MRI检查7例表现为为分叶状,3例为类圆形,1例表现为多发不规则团块,部分融合改变;7例边界较清晰,4例欠清;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9例信号均匀,2例欠均匀;T2WI压脂上5例呈均匀高信号,6例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均早期明显强化,其中7例强化欠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3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 王霈孟淑萍刘岭岭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叶状肿瘤
- 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及其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乳腺钙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的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与穿刺活检诊断,104例乳腺钙化病灶中,良性钙化42例,恶性钙化62例。乳腺良恶性钙化的形态、分布、单位面积数量及伴肿块且与肿块位置关系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检查乳腺钙化的重要方法,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王志涛龚瑞朱力孟淑萍田兴仓葸燕燕
- 关键词:乳腺钙化
- 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常规MRI序列图像、DWI图像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对病灶信号特点、ADC值和增强情况、TIC曲线进行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腺体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0.37)×10-3mm2·s-1、(1.16±0.32)×10-3mm2·s-1、(1.93±0.24)×10-3mm2·s-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以其最佳界值1.22×10-3mm2·s-1为标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6.9%,准确性为86.0%。57例良性病灶中,TICⅠ型的33例,TICⅡ型的9例,TICⅢ型的3例。38例恶性病变中,TICⅢ型的27例,TICⅡ型的9例,TICⅠ型的2例。良、恶性病变的TIC曲线(I^III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TIC IV曲线的病灶均为良性。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TIC曲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IC曲线类型和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 孟淑萍王霈平学军朱力朱凯
- 关键词:乳腺扩散加权成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 双能量CT灌注缺损评分与右心室功能及动脉血气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朱力蒲艳军田兴仓李文玲穆丽莎孟淑萍张正平王志涛
- CT、超声、X线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72
- 2014年
- 目的探究超声、X线钼靶及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超声组、X线钼靶组、CT组、超声联合X线钼靶及CT组(联合组),观察各组患者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检查、X线钼靶检查、CT检查三组两两阳性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组分别与CT检查、超声检查、X线钼靶检查阳性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组患者病理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CT检查各有优势,三者联合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发现。
- 孟淑萍张正平王霈田兴仓朱力
- 关键词:超声X线钼靶乳腺癌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