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春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肝炎
  • 2篇有效性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健康
  • 2篇病患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慢性乙型...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胰岛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7篇岳春霞
  • 3篇杨林
  • 2篇王英蓉
  • 2篇胡敏
  • 2篇齐明华
  • 2篇罗艳芳
  • 1篇张三娥
  • 1篇王娘娣
  • 1篇叶敏
  • 1篇林晓华
  • 1篇王静
  • 1篇黄清清
  • 1篇文月珍
  • 1篇王凤卿
  • 1篇白巧燕
  • 1篇胡琼华
  • 1篇李雪梅
  • 1篇程芳
  • 1篇郑凤梅
  • 1篇陈丽嘉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况评估量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发生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心态。
罗艳芳岳春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抑郁
健康管理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价值。方法将健康体检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伴HHcy、血脂异常增高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规范叶酸、维生素B6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又对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连续6个月药品强化治疗后,Hcy、血脂水平未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12个月药品强化治疗后,Hcy及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观察组在个性化健康促进干预6个月、12个月后,Hcy及血脂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健康管理可显著降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伴HHcy、血脂异常目标人群Hcy、血脂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这将有助于控制高危因素,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杨林陈丽玲岳春霞王娘娣白巧燕
关键词:健康管理HHCY血脂异常脑卒中
激光照射足三里对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激光照射足三里对行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腹泻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呼吸衰竭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肠内营养方案及综合治疗原则相同,观察组在开始行肠内营养的同时,采用激光照射足三里穴位。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腹泻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照射足三里可降低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腹泻发生率,延迟腹泻发生时间,对腹泻的严重程度无影响。
温敏胡琼华王静郑凤梅岳春霞
关键词: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激光足三里腹泻
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0例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T(27.03±4.99)U/L、HBV-DNA(2.53±0.39)IU/ml均低于对照组的(52.18±7.34)U/L、(5.31±0.32)I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为(9.66±0.32)分,与对照组的(9.58±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0,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时、6月龄、12月龄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HBV-DNA≥100 IU/ml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时、6月龄、12月龄时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85%、10.77%、10.77%,HBeAg阳性率分别为12.31%、9.23%、7.69%,HBV-DNA≥100 IU/ml发生率分别为12.31%、6.15%、6.1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时、6月龄、12月龄时的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V-DNA≥100 IU/ml发生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效果较好,可以改善血清ALT、HBV-DNA水平,降低新生儿在出生时、6月龄、12月龄时的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V-DNA≥100 IU/ml发生率,不影响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
程芳陈毅华岳春霞胡敏齐明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替诺福韦酯母婴阻断有效性
连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对6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结构及科学生活方式指导。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患者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饮食、运动、体重、疾病知识掌握、血糖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好转,干预前后比较,P〈0.01或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健康教育,能改善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疾病康复。
杨林王英蓉岳春霞李芬叶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国产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 Peg IFNα-2b(派格宾)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的 HBeAg 阳性 CHB患者32例,所有患者按2∶1中央随机分为派格宾治疗组(22例)和派罗欣治疗组(10例),分别使用Peg IFNα-2b(派格宾)和 Peg IFNα-2a(派罗欣)治疗(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停药后观察24周,期间定期检测 HBV 标志物、HBV DNA 载量和肝功能。根据是否发生 HBeAg 血清学转换和 HBV DNA 载量判断抗病毒疗效,并追踪临床试验期间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4周,派格宾治疗组和派罗欣治疗组的 ALT 复常率、HBV DNA 转阴率和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派格宾治疗组有7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派罗欣治疗组未发现类似不良反应。结论对于 HBeAg 阳性的 CHB 患者,派格宾与派罗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相近。
齐明华彭雁忠胡国信陈丽嘉武敬王凤卿石鑫林晓华罗艳芳张三娥胡敏岳春霞黄清清刘祝荣陈静
关键词:干扰素类肝炎有效性
QC小组干预减少糖尿病患者遗漏注射胰岛素的发生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QC小组干预减少糖尿病患者漏注射胰岛素的发生率.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善(Q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对策,组织实施,遵循PDOA循环过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遗漏注射胰岛素的发生率由30.5%降至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通过QC小组干预,有效的减少了糖尿病患者遗漏注射胰岛素的发生率,患者的血糖控制平稳,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杨林王英蓉岳春霞文月珍李雪梅
关键词:干预胰岛素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