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萍

作品数:25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异构
  • 4篇智能体
  • 4篇智能体系统
  • 4篇估计器
  • 4篇多智能
  • 4篇多智能体
  • 4篇多智能体系
  • 4篇多智能体系统
  • 3篇地表移动
  • 2篇地表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
  • 2篇吊挂系统
  • 2篇多环芳烃
  • 2篇信号控制
  • 2篇盐岩
  • 2篇遥感
  • 2篇遥感技术
  • 2篇预警
  • 2篇预警系统

机构

  • 23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23篇张丽萍
  • 11篇邓清海
  • 4篇陈桥
  • 3篇马凤山
  • 2篇张雷雷
  • 2篇于锐
  • 2篇孟彦如
  • 2篇徐嘉谟
  • 2篇姜楠
  • 2篇任勇
  • 2篇杨晶晶
  • 2篇胡玉玲
  • 2篇林永霞
  • 2篇张丹丹
  • 1篇杨锋杰
  • 1篇杨春和
  • 1篇黄超群
  • 1篇袁仁茂
  • 1篇赵相伟
  • 1篇王萍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中州煤炭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通信丢包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均方一致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通信丢包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均方一致控制方法,属于多智能体系统领域,通过引入自适应协议,设计了不依赖于全局信息的自适应控制协议。其步骤为:构建具有领导者的一般线性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设计分布式自适应输...
徐文秋张丽萍
矿山地表移动ARMA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11年
以某矿区一个监测点2001—2010年地表移动监测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本数据的自相关函数(AC)和偏自相关函数(PAC)都是拖尾的,符合ARMA(p,q)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工作,建立了该矿区地表移动ARMA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模型预测显示了良好的准确性,特别是在时间步长较短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矿山地表移动预测的精度。
张丽萍于锐黄超群
关键词:地表移动时间序列分析
煤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生成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综合论述了煤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简称PAHs)生成的影响因素。多环芳烃的生成量随挥发分含量、燃烧温度增高而增大,随碳、灰分、氯含量的减小而减小;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燃烧时PAHs的排放;煤在氮气中热解产生的PAHs量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大很多;多环芳烃的生成量随过剩氧气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临界点前,随停留时间延长而减少;随添加剂铜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姜楠张丽萍孟彦如于锐刘娟
关键词:煤燃烧多环芳烃环境保护
转地下开采后龙首矿露天采坑底部隆起机理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金川龙首矿地表移动GPS监测数据,分析了露天采坑围岩移动、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地下开采已经引起地表大范围的岩体移动和变形,并形成了2个沉降区和1个上升区;其中上盘沉降区最大沉降量达到767 mm,下盘沉降区最大沉降量达到了1 078 mm,位于露天坑底的上升区最大上升量达到了684 mm。实验模拟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坑围岩的移动和变形过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监测结果相符,并在露天开采阶段和地下开采阶段都清晰地观测到了坑底隆起现象。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转地下开采后露天采坑底部的隆起机理,认为地下开采活动会使得边坡岩体原有的在露天开挖条件下产生的移动和变形活化,这种活化作用大于地下开采引起的下沉量时,就会造成露天采坑底部的挤压上升。
邓清海曹家源张丽萍马凤山徐嘉谟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变形活化作用
一种具有通信丢包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均方一致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通信丢包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均方一致控制方法,属于多智能体系统领域,通过引入自适应协议,设计了不依赖于全局信息的自适应控制协议。其步骤为:构建具有领导者的一般线性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设计分布式自适应输...
徐文秋张丽萍
矿山地表移动ARMA预测模型
以某矿区一个监测点2001—2010年地表移动监测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本数据的自相关函数(AC)和偏自相关函数(PAC)都是拖尾的,符合ARMA(p,q)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EViews软...
张丽萍于锐黄超群
关键词:地表移动时间序列分析
文献传递
日照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以2001年和2013年2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采用ENVI的监督分类和分类后处理功能,并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法,对日照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3年,日照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方面。其中,耕地面积减少446.08km2,年变化率为-2.22%,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林地面积减少192.55km2,年变化率为-2.43%,主要用于建筑用地和耕地,也有部分被转化成未利用地;建筑用地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2001—2013年,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一倍多,年变化率为8.05%,主要来自于未利用地和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65.69km2,年变化率为-1.16%,主要被用于建筑用地。最后分析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认为主要驱动因子是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土地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邓清海张丹丹张丽萍曹家源林永霞
关键词:遥感技术转移矩阵土地利用
一种基于地质灾害管控的滑坡灾害预警系统
本发明属于滑坡监测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滑坡灾害预警系统无法结合人类活动干扰进行滑坡监测预警导致出现漏报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基于地质灾害管控的滑坡灾害预警系统,包括滑坡预警平台,所述滑坡预警平台通信连接有区...
邓清海徐璐璐张丽萍陈桥吕显州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自动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自动监测系统,涉及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酸盐岩对应溶蚀速率监测过程中,无法对区域进行溶蚀预测,造成区域溶蚀监测存在偏差的技术问题,将区域内碳酸盐岩...
张丽萍邓清海陈桥孙振洲杨晶晶孙桂宗
一种直升机柔性吊挂系统的双边边界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柔性吊挂系统的双边边界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直升机柔性吊挂振动抑制技术领域,吊挂系统中吊挂索的上边界与直升机连接,吊挂索的下边界与负载连接;双边边界自适应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利用哈密尔顿原理,将...
任勇胡房刚王宏霞张丽萍李洪丹赵福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