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舒

作品数:44 被引量:375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土壤
  • 9篇氨挥发
  • 7篇漠土
  • 6篇养分
  • 6篇施肥
  • 6篇灰漠土
  • 6篇番茄
  • 5篇盐渍
  • 5篇盐渍化
  • 5篇生活垃圾
  • 5篇生物炭
  • 5篇垃圾
  • 5篇风沙土
  • 4篇氮肥
  • 4篇堆肥
  • 4篇盐渍化土壤
  • 4篇玉米
  • 4篇育苗
  • 4篇微生物
  • 4篇挥发损失

机构

  • 42篇新疆农业科学...
  • 8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和田地区农技...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新疆农科院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44篇张云舒
  • 33篇徐万里
  • 16篇唐光木
  • 14篇刘骅
  • 11篇葛春辉
  • 7篇王西和
  • 4篇谭新霞
  • 4篇孙宁川
  • 4篇范燕敏
  • 3篇张殿宇
  • 3篇杨渡
  • 3篇马海刚
  • 3篇蒲胜海
  • 3篇顾美英
  • 2篇汤明尧
  • 2篇林英华
  • 2篇王治国
  • 2篇韩盛
  • 2篇廖宗文
  • 2篇张志东

传媒

  • 12篇新疆农业科学
  • 7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针对灌耕风沙土养分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突出问题,采用田间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生物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1)不施炭(CK);(2) 22.5 t·hm-2生物炭(1%BC);(3) 67.5 t·hm-2生物炭(3%BC);(4) 112.5 t·hm-2生物炭(5%BC);(5) 225.0 t·hm-2生物炭(10%BC)。五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能显著降低灌耕风沙土土壤容重降低了2.8%~12.6%;生物炭施用显著增加灌耕风沙土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及阳离子代换量含量,分别增加了7.9%~28.6%、47.2%~148.3%、8.9%~29.6%、6.7~19.8%;生物炭施用玉米产量提高了10.2%~42.1%。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改善灌耕风沙土的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提高灌耕风沙土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张云舒唐光木葛春辉蒲胜海徐万里范燕敏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性状土壤养分玉米产量
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纤维素酶的部分特性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分离堆肥中具有产纤维素酶酶活的菌株并进行鉴定,同时进行该菌株纤维素酶酶特性的研究。方法:采用刚果红平板法进行筛选得到菌株,利用16SrDNA通用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测序得到GCH-1的部分16SrDNA序列,经Blastn调出与菌株16SrDNA同源的序列,用软件MEGA 4.0按照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16SrDNA系统发育树,并采用DNS法测定所产纤维素酶酶活。结果:GCH-1的生理生化指标与蜡质芽胞杆菌理化指标相符,与Bacillus cereusIAM 12605(T)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为99.8%.GCH-1菌株发酵48h能达到最大产酶量,所产纤维素酶在40℃有最高酶活力,酶活力分别为0.581u/mL,GCH-1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酶系在pH 7.0-9.0能够保持较高的相对酶活力,超过85%相对活力。结论:GCH-1初步鉴定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能够产胞外纤维素酶。
葛春辉徐万里邵华伟张云舒孙宁川王伟余琳
关键词:纤维素酶
新疆盐渍化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研究
以新疆盐渍化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和田间原位监测方法,研究盐渍化土壤特性与氮肥氨挥发损失关系,以及盐渍化耕作体系中氮肥氨挥发损失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①盐渍化耕作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远高于非盐渍化土...
徐万里刘骅张云舒汤明尧
关键词:耕作土壤氨挥发
文献传递
棉秆炭对灰漠土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棉秆炭炭化条件对灰漠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为西北干旱区棉花秸秆生物炭在灰漠土土壤上改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棉秆炭定量施入对灰漠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添加棉秆炭提高了土壤pH值、电导率和有机碳含量,相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1.48%~2.65%、25.62%~39.61%和54.99%~213.09%;T_(4)H_(0)、T_(4)H_(4)、T_(6)H_(0)、T_(6)H_(2)和T_(6)H_(4)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较CK处理含量增加了67.73%、9.38%、95.49%、5.21%和6.90%,添加棉秆炭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EC(T_(4)H_(0)除外)27.89%~49.50%和0.08%~5.12%,T_(4)H_(1)、T_(6)H_(1)、T_(6)H_(4)处理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含量,其他处理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含量;随着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的增长,土壤pH值增加。炭化时间一致,炭化温度升高,降低土壤CEC、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炭化处理间炭化时间过短或长(0.5、4 h)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炭化温度高时(600℃),炭化时间影响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结论】低温短时间(450℃,1 h)制备的棉秆炭对灰漠土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氮变化影响较好,是较适宜的炭化处理。
潘金龙唐光木徐万里马雪琴张云舒马海刚贾宏涛
关键词:炭化条件灰漠土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
酱渣复合基质在番茄育苗上的使用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酱渣复合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经微生物发酵后的酱渣加入不同比例的蛭石和珍珠岩配制成酱渣复合基质,研究其对番茄品种毛粉802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照基质为草炭:蛭石=2:1(体积比)。[结果]酱渣复合基质的容重为0.167—0.253g/cm。,孔隙度为71.20%-75.48%。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显著高于CK。不同酱渣复合基质所育番茄苗的高度均显著低于CK。T1基质(酱渣:蛭石:珍珠岩=1:1:1)中番茄苗最高,为28.5cm,比对照低了3.8cm。该基质中的番茄苗茎粗显著大于CK,比CK粗17.7%。T1处理地上部鲜重与CK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地上部干重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酱渣代替草炭进行番茄育苗时,T1基质效果最好。
张云舒张殿宇范燕敏
关键词:酱渣草炭番茄育苗
新疆灰漠土区不同肥料配比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被引量:21
2009年
在17a的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区,采用通气法对春小麦种植体系8种处理,即(1)对照(种植、不施肥,CK)、(2)施氮肥(N)、(3)施氮磷肥(NP)、(4)施氮钾肥(NK)、(5)施氮磷钾肥(NPK)、(6)施氮磷钾肥+有机肥增量(NPKM1)、(7)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常量(NPKM2)、(8)施氮磷钾化肥+秸秆还田(NPKS)的氨挥发损失与不同肥料配比、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特性变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当地春小麦种植典型施肥模式,即"基肥撒施后机械翻耕,追肥撒施后灌水"下,在施氮量为84.97~241.5 kg.hm-2的条件下,不同处理基肥氨挥发累积量为0.194~2.236 kg N.hm-2之间;追肥氨挥发累积量在0.078~0.210 kg N.hm-2之间,远低于基肥氨挥发量;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损失氮素之和占总施氮量的0.39%~1.23%。(2)相同施氮量241.5 kg.hm-2的N、NP、NK、NPK4个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017、0.944、1.988、2.437kg N.hm-2,氨挥发量与不同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r=0.951,P〈0.05,n=4)。(3)施氮量分别为151.8、84.9、216.7 kg.hm-2有机肥处理NPKM1、NPKM2、NPKS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404、1.041、1.583 kg N.hm-2,氨挥发量与氮肥使用量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5,n=18)。以上结果表明,氨挥发不是新疆灰漠土长期定位试验春小麦体系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不同肥料配比和长期不同肥料配比造成土壤特性的变化是7种施氮肥处理氨挥发差异的主要原因。
徐万里刘骅张云舒王西和秦巧廖宗文
关键词:氨挥发长期定位试验氮肥利用率
有机肥与生物炭对新疆盐碱沙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2023年
有机肥和生物炭在改善中低产田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增施羊粪有机肥NPK+M、增施生物炭NPK+B和增施羊粪有机肥-生物炭NPK+M+B等5个处理,进行5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有机肥和生物炭对改善新疆盐碱沙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生物炭改善了盐碱沙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pH,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和养分含量,其中NPK+M+B处理对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提升作用,分别提高了87.80%、125.15%和59.52%。施肥增加了土壤电导率,但NPK+B和NPK+M+B处理可缓解其升高。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发现,施肥增加了盐碱沙化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Chao和Ace丰度指数,以NPK+M+B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6.31%、57.98%和57.25%。施用化肥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增施羊粪有机肥和生物炭则降低。NPK+M+B处理使细菌群落组成朝更有利于增加耐受盐碱、干旱、抗菌和寡营养能力的放线菌门方向发展,显著减少了潜在病原真菌群落丰度,降低了土传真菌性病害风险,改善了土壤微环境。冗余分析表明,AK、OM、TP、TK和TN、TK、CEC、AN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PICRUSt功能分析表明,施肥能提高与盐碱、干旱等抗逆相关的细菌代谢功能;FUNGuild功能预测表明,NPK+M+B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病理营养型真菌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有机肥和生物炭改变了盐碱沙化土壤理化性质,有助于优化土壤有益微生物组、抑制有害真菌数量,从而使土壤微生态系统朝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顾美英唐光木唐光木黄建张云舒张丽娟黄建唐琦勇张志东徐万里
关键词:施肥措施生态功能
土壤盐渍化特性和施肥方法对氮肥氨挥发影响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静态吸收法”研究了土壤盐渍化类型、程度和施肥方法对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盐渍化类型不同氨挥发损失特征不同,碱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盐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相对较低但氨挥发持续时间较长;②盐渍化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高于非盐渍化土壤,氨挥发量、挥发持续时间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③施肥方法对盐渍化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有不同影响,在5个典型土壤上,氨挥发损失量均为表施>混施>深施;④在中度盐化土壤上,混施、深施的氨挥发量远高于其他土壤。说明在盐化程度较高的土壤上,仅仅通过改进施肥方法不能完全抑制氨挥发损失,需要通过其他措施,如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来减少氨挥发损失。
张云舒徐万里刘骅
关键词:盐渍化施肥方法氨挥发
蘑菇渣复合基质特性及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4
2008年
利用蘑菇渣为原料的育苗基质,加入不同体积配比的蛭石、珍珠岩进行了番茄穴盘育苗试验,筛选出可以作为草炭复合基质替代品的蘑菇渣复合基质。试验结果表明:蘑菇渣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草炭,在相同的苗期管理情况下,T1(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1∶1∶1)、T6(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2∶1∶2)复合基质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壮苗指数均显著大于CK(草炭∶蛭石为2∶1)。因此,在番茄穴盘育苗中可使用蘑菇渣复合基质代替草炭。
张云舒张殿宇徐万里朱建雯范燕敏
关键词:蘑菇渣草炭番茄育苗
耐盐锻炼黑果枸杞适应盐胁迫的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明确耐盐锻炼黑果枸杞适应长期盐渍化胁迫的机理,为其修复极端干旱区盐渍化土壤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低盐胁迫(MSS)、中盐胁迫(HSS)和高盐胁迫(SS)土壤黑果枸杞各器官K^+、Na^+和Ca^2+区隔化特征,器官干质量和根系形态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1)NaCl浓度小于183.63 mmol/L,耐盐锻炼黑果枸杞植株成活率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增大,NaCl浓度≥355.88 mmol/L植株全部死亡。随着NaCl浓度升高,花期到初果期果实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减缓,初果期到果实完全成熟期果实相对生长速率加快。(2)HSS处理的根K^+和Na^+显著高于MSS和SS,茎中K^+、Na^+和Ca^2+含量均显著低于MSS和SS。HSS处理的根和茎中K^+/Na^+和Ca^2+/Na^+差异不显著。SS处理的叶Ca^2+分别是MSS和HSS的5和3倍。SS处理的根和茎N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和叶Ca^2+含量也没有显著差异。胁迫程度从MSS上升到SS,茎中Na^+含量平均增加0.78 g/kg。(3)PCA分析表明,主成份1(PCA1)和主成份2(PCA2)共解释了黑果枸杞适应盐胁迫的73.9%。PCA1可解释黑果枸杞盐胁迫的57.8%信息,其中,地上器官干质量对PCA1贡献最大,按照对PCA1贡献率大小排序为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主根直径。PCA1与根Na^+含量、地上器官Na^+含量和侧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株高、根Ca^2+含量、茎粗、地上器官K^+/Na^+、根干质量、主根直径与PCA1呈正相关。植株K^+/Na^+、根系K^+/Na^+、根际土壤K^+/Na^+、根Ca^2+含量和地上器官Ca^2+含量可以解释PCA2盐胁迫的16.1%信息,上述指标均与PCA2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盐胁迫程度增加,叶维持高浓度Ca^2+调控植株体K^+/Na^+,根和茎富集储存Na^+能力显著增强,说明经过耐盐锻炼黑果枸杞倾向于不同器官协同分担盐胁迫以适应长期盐胁迫。
冯雷徐万里唐光木张云舒顾美英
关键词:半致死剂量黑果枸杞盐胁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