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万里

作品数:135 被引量:1,373H指数:21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土壤
  • 25篇棉花
  • 22篇微生物
  • 17篇生物炭
  • 17篇棉田
  • 14篇棉秆
  • 13篇养分
  • 13篇漠土
  • 13篇灰漠土
  • 12篇施肥
  • 10篇土壤微生物
  • 10篇风沙土
  • 10篇氨挥发
  • 9篇有机碳
  • 9篇绿洲
  • 8篇盐渍
  • 8篇盐渍化
  • 8篇施用
  • 8篇酶活性
  • 8篇肥料

机构

  • 125篇新疆农业科学...
  • 27篇新疆农业大学
  • 10篇新疆农业科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石河子农业科...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和田地区农技...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工业职业...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新疆农业职业...
  • 1篇新疆农科院
  • 1篇沙湾县农业技...

作者

  • 135篇徐万里
  • 61篇唐光木
  • 33篇张云舒
  • 28篇葛春辉
  • 27篇顾美英
  • 16篇刘骅
  • 16篇梁智
  • 16篇孙宁川
  • 15篇马海刚
  • 13篇张志东
  • 11篇贾宏涛
  • 10篇周勃
  • 7篇薛泉宏
  • 7篇唐琦勇
  • 6篇朱静
  • 6篇毛端明
  • 6篇王讲利
  • 6篇秦蓓
  • 5篇姚红宇
  • 5篇王西和

传媒

  • 35篇新疆农业科学
  • 13篇西北农业学报
  • 7篇新疆农业大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农村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15篇2009
  • 1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A基高效喷施肥浸种效果被引量:1
1997年
付明鑫李磐徐万里
关键词:肥料浸种
喷施化学调控剂缩节胺、乙烯利对棉花植株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喷施化学调控剂缩节胺、乙烯利对新疆棉花植株氨挥发影响,揭示其影响机理,丰富棉花氮素营养理论。【方法】喷施化学调控剂缩节胺和乙烯利后,应用密闭生长室抽气法定期监测棉花植株氨挥发变化,同时监测可溶性蛋白质、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气孔特性等指标。【结果】棉花花铃期,喷施1g·L-1和1.5g·L-1的缩节胺棉花植株氨挥发平均降低28.80%和35.15%,氨挥发量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气孔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喷施1.5mL·L-1和2.5mL·L-1的乙烯利叶片氨挥发平均增加47.30%和37.40%,氨挥发量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气孔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喷施缩节胺促进了叶片同化物向生殖器官转移,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了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缩小了叶片气孔面积,抑制了棉花植株氨挥发;喷施乙烯利加速了植株的衰老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了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增大了叶片气孔面积,促进棉花植株氨挥发。
唐光木徐万里葛春辉马海刚孙宁川
关键词:缩节胺乙烯利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
垦殖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9
2010年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土壤质量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有机碳分组技术,研究了干旱荒漠区自然土壤开垦对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有机碳含量的自然土壤垦殖后,有利于干旱荒漠区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且垦殖(0-5a)增加显著,年均增加在0.65gkg-1以上,上升幅度为76%-286%,5a后维持在相对平衡的水平;土壤活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在垦殖0-5a显著增加,平均增加72%和99%,5a后下降;颗粒有机碳则表现出垦殖0-10a明显增加,增加在275%以上,10a后下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垦殖年限的延长显著增加,0-20a内较自然土壤提高了75%。垦殖可能是干旱区绿洲农田潜在碳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随垦殖年限延长,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下降,土壤质量又存在一定的退化风险。
徐万里唐光木盛建东梁智周勃朱敏
关键词:垦殖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团聚体稳定性
基于光谱分析探讨磷酸与焦磷酸改性生物炭的磷素形态
2022年
通过磷酸(H_(3)PO_(4))和焦磷酸(H_(4)P_(2)O_(7))对生物炭改性能够使其更适于农业应用。探明H_(3)PO_(4)和H_(4)P_(2)O_(7)改性生物炭的P赋存形态与结合方式,将有助于揭示其表面P的生物有效性。以麦秆生物炭(WBC)与棉秆生物炭(CBC)为原料,分别通过H_(3)PO_(4)和H_(4)P_(2)O_(7)制备了HPO改性生物炭(P-WBC和P-CBC)和HPO改性生物炭(PA-WBC和PA-CBC)。利用拉曼光谱(Raman)与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改性生物炭结构与P分布变化进行表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究改性生物炭表面P结合方式,并结合Hedley磷分级方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改性前后生物炭中P形态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H_(3)PO_(4)和H_(4)P_(2)O_(7)改性后生物炭I/I值增大,石墨化结构增强,形成了含P颗粒状结构。H_(3)PO_(4)和H_(4)P_(2)O_(7)改性促进了生物炭表面羧基(—COOH)、P—O—P和P—H等酸性官能团与含P基团的形成,且HPO改性生物炭和HPO改性生物炭表面官能团种类相似。XPS结果显示,与WBC和CBC相比,改性处理中的O(1s)峰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13.15%~32.44%,P(2s)峰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18.54%~27.02%(p<0.05)。反褶积分峰将P(2s)与O(1s)分为C—P—O,C—O—P,OPO,CO与(或)PO,C—O—C与(或)P—O—C和P—O—P六类。较HPO改性而言,HPO改性能够促进更多C—O—P,OPO,C—O—C与(或)P—O—C和P—O—P键的形成。改性也使得生物炭中总P含量显著增加,且PA-WBC和PA-CBC中P含量显著高于P-WBC和P-CBC。与WBC和CBC相比,改性处理中活性P含量显著提高2.36~14.77 g·kg^(-1),稳定态P含量显著降低0.06~0.17 g·kg^(-1)(p<0.05)。与P-WBC和P-CBC相比,PA-WBC和PA-CBC的活性P、中等活性P分别显著增加了5.27~15.66和0.53~0.64 g·kg^(-1),稳定态P含量减少了0.03~0.34 g·kg^(-1)(p<0.05)。H_(3)PO_(4)和H_(4)P_(2)O_(7)改性改变了P在生物炭表面的结合方式,同时增加了P的活性。H_(3)PO_(4)和H_(4)P_(2)O_(7)改性生物炭�
王旭阳孙涛朱新萍唐光木贾宏涛徐万里
关键词:生物炭磷形态光谱分析
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堆肥过程养分成分变化及腐熟度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以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各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目前生产工艺下,氮素和碳素损失均主要发生在发酵前3 d,发酵后期氮素和碳素损失较少。因此,堆肥发酵前3 d是控制养分损失的关键时期。在堆肥过程中,速效钾含量从堆制当天的1507 mg/kg,增加到结束的2099 mg/kg;速效磷的含量从堆制开始的78 mg/kg,增加到结束的103 mg/kg。不同发酵时期的堆肥样品进行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植物生长抑制物质较少。C/N比、堆温的试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经45 d堆制,基本达到了腐熟堆肥的要求。
张云舒徐万里邵华伟葛春辉孙宁川王伟帕提古丽孔江江
关键词:生活垃圾高温堆肥腐熟
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7
2014年
【目的】研究生物炭处理对新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在大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采用常规培养法,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生理菌群数量和碳源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新疆石河子垦区灰漠土和风沙土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灰漠土试验分别设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CK)和常规NPK施肥(CK)两种,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风沙土设低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1+CK)、高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2+CK)和常规NPK施肥(CK)3种,低量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高量生物炭施用量45 t·hm-2。【结果】施用生物炭对新疆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养分有一定的影响。和常规施肥相比,灰漠土pH降低或差异不显著,风沙土则显著升高。有机质含量两组灰漠土根际土壤分别增加36.1%和7.9%,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32.8%和15.4%;风沙土低量生物炭和高量生物炭根际土壤分别增加63.6%和295.1%,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93.5%和108.8%。灰漠土其余养分含量规律不明显,风沙土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趋势,速效氮含量降低。施用生物炭对新疆连作棉田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提升作用,风沙土作用效果好于灰漠土。两组灰漠土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提高2.2%和72.1%,真菌数量分别提高80.0%和83.3%;风沙土低量和高量生物炭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16.1%和35.7%,真菌数量均提高了300.0%。同时施用生物炭提高了灰漠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但亚硝化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风沙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5类生理菌群的数量均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表明,施用生物炭土壤微生物活性差异不显著或显著
顾美英刘洪亮李志强刘晓伟唐光木徐万里
关键词:生物炭养分微生物多样性连作棉田
灰漠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定位研究
通过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灰漠土无机磷形态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1)新疆灰漠土无机磷以钙磷为主.其中Ca10—P和Ca8-P占无机磷总量的81.5%,Ca2-P仅占2.3%,O-P、Al-P、Fe—P分别占6.1%、5.9%...
徐万里王讲利刘骅赵秉强张夫道
关键词:灰漠土施肥无机磷形态
文献传递
生防链霉菌配施棉秆炭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连作能引起棉花土壤微生态的失衡、土传病害加重、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影响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连作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在施用生防放线菌黄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tricini)的基础上添加不同量的棉秆炭[0 g·kg^(-1)(CK)、25.0 g·kg^(-1)、50.0 g·kg^(-1)、100.0 g·kg^(-1)],采用微生物计数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两者配施对连作棉田土壤中生防菌数量、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生防放线菌配施棉秆炭对连作棉田土壤中微生物区系有显著的影响。与单施生防放线菌菌剂的处理相比,两者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其中配施25.0 g·kg-1棉秆炭处理使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比(B/F)、放线菌/真菌数量比(A/F)分别增加了5 271.2%和30.8%(P<0.05)。(2)土壤中生防放线菌数量随着棉秆炭施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配施100.0 g·kg^(-1)棉秆炭处理显著增加了2 672.8%(P<0.05)。棉秆炭具有作为生防放线菌良好载体的潜力。(3)生防放线菌配施棉秆炭也改变了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尤其提高了细菌中芽孢杆菌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100.0 g·kg^(-1)棉秆炭与菌剂配施使土壤中链霉菌的数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但降低了小单孢菌数量;增加了真菌中米曲梅、黑曲霉和木霉的数量,但使其所占比例降低。由此可以看出,生防放线菌配施棉秆炭能提高连作棉田土壤中生防放线菌的数量,增强生防菌制剂的防病促生作用,改善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防控棉花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马云艳徐万里唐光木顾美英薛泉宏
关键词:生防放线菌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区系
新疆盐渍化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研究
以新疆盐渍化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和田间原位监测方法,研究盐渍化土壤特性与氮肥氨挥发损失关系,以及盐渍化耕作体系中氮肥氨挥发损失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①盐渍化耕作土壤上氮肥氨挥发损失远高于非盐渍化土...
徐万里刘骅张云舒汤明尧
关键词:耕作土壤氨挥发
文献传递
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新疆棉区不同连作年限棉田的4种主要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棉田连作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不明显,与荒地比较,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在耕作后均有所增加,到5~7a普遍达到最大值,之后有所下降;蔗糖酶则3~5a达到最大,之后有所下降;土壤过氧化氢酶与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脲酶与全氮呈显著相关r=0.92(P〈0.05),与碱解氮呈极显著相关r=0.99(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P〈0.01),0.89(P〈0.05),0.86(P〈0.05),0.89(P〈0.05),与pH值、速效钾则呈负相关关系;蔗糖酶活性与全氮和速效氮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和速效钾呈负相关。
朱新萍梁智王丽徐万里贾宏涛
关键词:连作酶活性土壤肥力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