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心绞痛
  • 5篇绞痛
  • 4篇心病
  • 4篇老年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衰竭
  • 3篇高血压
  • 3篇冠心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变异性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尿酸
  • 2篇血液
  • 2篇血症
  • 2篇血脂
  • 2篇尿酸
  • 2篇稳定性心绞痛

机构

  • 19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9篇张伟强
  • 10篇姜丽萍
  • 6篇孙韶刚
  • 3篇蒯名俊
  • 3篇潘宝安
  • 3篇刘长山
  • 2篇姜保芹
  • 2篇黄红
  • 2篇张华芳
  • 1篇刘儒林
  • 1篇唐勇
  • 1篇闫安全
  • 1篇马洪胜
  • 1篇杨秀英
  • 1篇刘玉梅
  • 1篇李智慧
  • 1篇晋万强
  • 1篇李铮
  • 1篇肖丽
  • 1篇蒯明俊

传媒

  • 9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力平脂对冠心病患者血尿酸、血脂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力平脂对冠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尿酸(SUA)及血脂的治疗作用。方法96例UA患者随机分为力平脂组(48例)和别嘌呤醇组(48例),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变化、SUA及血脂的改变。结果①冠心病UA患者SUA升高,血脂异常,治疗前两组SUA、血脂水平相似,治疗后力平脂组、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力平脂组TG,TC,HDL-C,LDL-C与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力平脂组治疗心绞痛较别嘌呤醇组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A患者SUA升高,血脂异常,力平脂降SUA作用与别嘌呤醇相当,但调脂作用明显,故能更好地改善UA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改变。
张伟强姜丽萍刘长山潘宝安
关键词:力平脂不稳定性心绞痛血尿酸血脂
血流变指标检测的质量控制被引量:4
1996年
王秀梅李铮蒯明俊张华芳王玉香张伟强
关键词:血流变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液粘度红细胞急性心肌梗塞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伴蛋白尿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 评价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 ( EH) 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尿白蛋白( AL b)、血尿素氮 ( BUN)、肌肝 ( Cr)等的影响。方法 对 60例 EH 期患者分别应用氯沙坦和拜新同治疗 16周 ,记录治疗前后偶测血压 ,并测定治疗前后血、尿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及拜新同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氯沙坦组使血压由 2 1.38± 1.35/ 13.2 2± 0 .85k Pa降至 17.57± 0 .99/ 10 .96± 0 .53k Pa( P<0 .0 1) ,拜新同组使血压由 2 1.3 0± 1.2 8/ 13.16± 0 .83k Pa降至 17.76± 1.0 1/ 11.17± 0 .55k Pa( P<0 .0 1) ,两种药物的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但氯沙坦治疗后血、尿β2 -MG、尿 AL b明显降低 ( P<0 .0 1)。拜新同组治疗前后血、尿β2 -MG、尿 AL b无明显变化 ( P>0 .0 5)。治疗后氯沙坦组与拜新同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 ( P<0 .0 1) ,两组治疗前后血 BUN、Cr无明显变化 ( P>0 .0 5)。结论 氯沙坦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长期治疗能降低
张伟强孙韶刚姜丽萍
关键词:高血压氯沙坦尿白蛋白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氧自由基、脑钠素的关系及川芎嗪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对氧自由基(OFR)和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正常对照组及90例老年CHF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川芎嗪组,两组共治疗4周,对照组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及BNP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CHF病人治疗前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川芎嗪组治疗前SOD,CA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LPO,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川芎嗪组治疗后SOD,CA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MDA,LPO,BN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CHF病人治疗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川芎嗪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川芎嗪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并能降低BNP水平,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血浆BNP,SOD,CAT,MDA,LPO浓度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姜丽萍张伟强闫安全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氧自由基老年川芎嗪
稳心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浆脑钠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浆脑钠素(BNP)浓度的影响。方法100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应用贝那普利10mg/d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A比值及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LVMI、BNP明显下降,E/A比值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并能降低其血浆BNP浓度。
姜丽萍张伟强潘宝安
关键词:稳心颗粒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脑钠素
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14例临床观察
1993年
14例肺心病心衰患者,经抗感染、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止咳祛痰、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或加用一种血管扩张剂治疗,疗效均不满意,在此综合治疗基础上,联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2.7%,而副作用轻微。临床实践证明,对不伴有休克的反复发作的肺心病心衰患者,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曹正凯王景明刘金凤冯学升张伟强辛荣贞
关键词:酚妥拉明多巴胺肺心病心力衰竭
胺碘酮致固定药疹1例
2009年
张伟强姜丽萍张秋兰
伲福达和普伐他汀联用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动脉硬化颈动脉斑块消退的研究
晋万强张伟强刘丰基王春光李智慧武金萍肖丽
该研究对9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A组(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B组(普伐他汀+依那普利),C组(伲福达+普伐他汀)共三组。实验前后检测血脂谱、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进而随访18...
关键词: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普伐他汀伲福达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CD235Met→Thr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CD 2 35Met→Thr变异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 (EH)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对 87名EH患者和 95名正常使康人进行了AGT基因CD 2 35Met→Thr变异多态性分析。结果 :EH患者T 2 35等位基因频率 (4 4.8% )高于正常对照组 (30 2 .6 % ) ,P <0 .0 5。在男性EH患者与男性对照组中差别更为明显 (P <0 .0 1)。在有家族史的EH患者中AGT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 (6 5 .3%和 78.6 % )高于无家族史的EH患者 (4 2 .0 %和 6 5 .0 % ) (P <0 .0 5 )。结论 :AGT基因CD 2 35Met→Thr变异与EH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对男性EH的影响可能更大 ;
孙韶刚管立学张伟强黄红蒯名俊刘玉梅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塞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确定老年无症状性脑梗塞 (SCI)对于记忆、空间构象、逻辑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韦氏记忆量表 (WMS)、老年抑郁量表 (GDS)、视觉保持测验 (VRT) ,对 6 1名老年S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进行了测量。结果 :老年SCI组和对照组WMS测试结果记忆商 (MQ)明显降低 ,其错误分明显提高 ,老年SCI组情绪抑郁人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SCI病人记忆能力、视觉空间能力、注意能力均明显下降 ,尤以短时记忆。
唐勇马洪胜张伟强张华芳
关键词: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塞神经心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