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先

作品数:25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肺炎
  • 3篇血管
  • 3篇综合征
  • 3篇咯血
  • 3篇咳嗽
  • 3篇获得性
  • 3篇反复咯血
  • 3篇肺泡
  • 3篇肺泡巨噬
  • 3篇肺泡巨噬细胞
  • 3篇感染后
  • 3篇感染后咳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供应
  • 2篇血管性血友病
  • 2篇血友病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禽流感
  • 2篇球菌

机构

  • 12篇广州市第八人...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泰山疗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泰安市泰山区...

作者

  • 25篇张文先
  • 10篇张天托
  • 10篇吴本权
  • 9篇黄静
  • 8篇潘越峻
  • 6篇刘慧
  • 6篇周宇麒
  • 4篇邓西龙
  • 3篇周凤丽
  • 3篇刘元勋
  • 2篇朱家馨
  • 2篇石云锋
  • 2篇郭家伟
  • 2篇黄煌
  • 1篇蔡卫平
  • 1篇李洪涛
  • 1篇刘长珠
  • 1篇王晓东
  • 1篇吴海松
  • 1篇李翠芝

传媒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表现的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特点,提高不典型肺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39例首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后诊断为肺结核病例的主要临床参数归纳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热79.49%(31/39),中度发热7.69%(3/39),低热7.69%(3/39),体温正常5.13%(2/39),发热者以午后和夜间为主者71.79%(28/39),不规则发热23.08%(9/39);痰涂阳性10例,阴性29例;胸片:尖后段12例(30.77%),前段5例(12.82%),中叶或舌叶2例(5.13%),下叶背段15例(38.46%),基底段8例(20.51%)。斑片影19例(48.72%),多形态影12例(30.77%),团块影8例(20.51%),其中空洞2例(5.13%)。β内酰胺联合阿奇霉素改善4例、无改善2例、加重18例;影像加重83.3%(20/24)、改进8.33%(2/24)。氟喹诺酮类改善12例、加重2例;影像无变化57.89%(11/19)、加重42.11%(8/19)。抗结核1周体温正常21例,2周体温正常18例。1周复查胸片吸收8例、2周后吸收25例,抗结核1~2个月吸收6例,其中胸膜增厚2例。结论以肺炎为表现的不典型肺结核诊断困难,午后或夜间发热,结核好发部位,抗感染效果不佳需要警惕肺结核诊断,影像学尤其螺旋CT检查有利于结核的早期诊断。可疑结核慎用氟喹诺酮,可用β内酰胺和大环内酯类诊断性治疗。
吴本权唐先锋刘慧黄静张文先周宇麒张天托
关键词:肺炎肺结核
围手术期HIV感染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80例HIV感染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24例)和非脓毒症组(56例),分别比较两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HIV核糖核酸(RNA)、降钙素、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发生脓毒症24例。在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之间CD4细胞、CD8细胞、CD4/CD8、HIV RNA、降钙素、总淋巴细胞等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依次为8.30、6.55、7.29、50.49、15.40、6.01,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细胞降低[比值比(OR)=0.41,95%可信区间(CI):0.08~0.75],HIV RNA载量升高(OR=11.30,95%CI:3.69~38.67),降钙素升高(OR=3.75,95%CI:1.52~9.17),与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细胞值降低、HIV RNA载量升高、降钙素升高,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发生脓毒症的风险明显增高。有效控制HIV复制,恢复免疫功能,控制术前感染,能减低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发生脓毒症的风险。
潘越峻张文先邓西龙李宝金蔡卫平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脓毒症外科手术
免疫抑制宿主肺奴卡菌病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了解肺奴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原学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6-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例肺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所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并结合1982年以来国内报道的具有完整资料的32例奴卡菌病病例进行复习。结果34例奴卡菌病中,肺奴卡菌病26例,死亡4例;多器官感染11例,其中肺部+皮肤7例,肺部+皮肤+脑3例,肺部+脑1例。26例肺奴卡菌病患者均出现咳嗽;34例中发热27例,5例为间歇发热,22例为持续发热;11例(11/26)肺奴卡菌病患者并发皮肤或颅内播散,14例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8例出现播散,3例死亡;12例免疫功能正常者中3例播散,1例死亡。检出星形奴卡菌14株,巴西奴卡菌4株,未分型奴卡菌8株;播散者中星形奴卡菌感染8例,巴西奴卡菌2例;影像检查发现胸腔积液8例,块状影7例,浸润影6例,空洞6例,结节5例。奴卡菌对磺胺、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三嗪、米诺环素、氟喹诺酮类及利奈唑胺敏感。结论免疫功能抑制是肺奴卡菌病的高危因素;星形奴卡菌最常见,较易播散;影像学检查以胸腔积液、块状影、浸润和空洞多见;磺胺类药物耐药率上升,可根据药敏结果联合用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预后差。
吴本权张天托朱家馨刘慧黄静张文先
关键词:细菌肺炎
影响肺血栓栓塞症转归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易感因素对其转归的影响,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43例肺栓塞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栓塞部位和程度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例肺栓塞,死亡10例,好发年龄为60~80岁,死亡组平均年龄为(65.7±14.4)岁,存活组(59.7±15.8)岁;基础病为恶性肿瘤最高占32.6%(死亡组占40%,存活组30.3%);患者死亡多在发病8d内,发病14d以上多存活;D-二聚体浓度平均(11.1±10.9)μg/ml,其中死亡组(14.6±18.3)μg/ml,存活组(10.0±7.5)μg/ml。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41.7%、左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26.7%、右下肺动脉病死率12.5%,其他部位栓塞无死亡。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病死率为16%远低于未治疗组的42.9%。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plasm 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组7例无一例死亡,尿激酶组病死率为23.1%,肝素组为11.1%。结论对肺栓塞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抗凝或溶栓尤其是rtPA治疗显著改进肺栓塞患者的转归;老龄患者、恶性肿瘤、D-二聚体水平和右肺动脉干栓塞可能影响肺栓塞预后。
吴本权刘慧黄静张文先周宇麒张天托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转归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对人肺泡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人肺泡巨噬细胞(AM),观察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rPVL)对AM的CD。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患者BALF中分离纯化AM,根据作用时间及rPVL浓度不同分为T0N0组[T为时间(h),N为毒素浓度(nmol/L)]、T6N0组、T6N10组、T6N100组、T24N0组、T24N10组、T24N100组共7组。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测定AM的CD14mRNA水平,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AM培养液上清IL-10及TNF-α浓度。结果rPVL作用后AM的CD14mRNA下降,降低幅度随时间延长和毒素浓度升高而增加。3组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08,P〉0.05)。LN10、T6N100组均较T6N0组低(t=4.132、6.818,均P〈0.001);T24N10、T24N100组均较T24N0组低(t=7.401、11.415,均P〈0.001),表明毒素作用后CD14表达量降低。T24N10组低于T6N10组、T24N100组低于T6N100组(t=4.692、6.019,均P〈0.001),表明毒素作用后CD14mRNA随时间延长而降低。T6N100组低于T6N10组、T24N100组低于T24N10组(t=2.686、4.014,均P〈0.05),表明CD14mRNA随毒素浓度升高而降低。IL-10浓度T24N10、T24N100组均高于T24N0组(t=4.036、3.941,均P〈0.01),表明IL-10的释放随毒素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TNF-α浓度T24N10组低于T24N0组,而T24N100组高于LNn组(t=2.824、8.468,均P〈0.01),表明低浓度毒素可抑制TNF-α释放而高浓度毒素诱导其大量释放。结论rPVL致AM的CD14表达下降并致AM促炎和抗炎因子表达异常,可致AM功能缺陷引起宿主免疫抑制,不利于炎性细胞对病原菌的清除,可能是杀白细胞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尤其是重症坏死性肺炎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本权石云锋黄静刘慧张文先周凤丽张天托
关键词:巨噬细胞CD14细胞因子
成人一侧肺动脉缺如一例被引量:3
2010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反复咯血6年,复发6 d"于2009年2月23日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色鲜红,量少,当地医院拟诊"支气管扩张",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此后症状反复出现,约2~3年咯血1次,量少,均可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发作间期无明显咳嗽、咳痰.
吴本权张文先覃杰周宇麒张天托
关键词:抗感染治疗反复咯血成人支气管扩张
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PSV)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S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脏受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脏受累80.8%,有症状者57.7%,咳嗽咳痰84.6%、咯血/痰中带血34.6%、气促53.8%、呼吸困难30.8%;有体征者42.3%,肺部爆裂音19.2%。影像学表现肺纹理多粗乱,肺部阴影,肺间质纤维化。实验室检查血气异常11例(11/13),肺动脉高压4例(4/1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5/8),支气管镜镜检异常2例(2/3)。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为主,诱导缓解率80.8%,死亡率26.9%。结论:PSV肺部受累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以肺浸润、间质纤维化表现突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王炎强王晓东李香玲林松娟王丽张文先
关键词:原发性小血管炎肺小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肺脏受累
血管性血友病合并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并反复咯血
吴本权覃杰张文先黄静周宇麒张天托
人感染H7N9禽流行性感冒1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救治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行性感冒(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重症病例诊治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5月确诊的1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禽类接触史、人院时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非正态数据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17例患者年龄4~88岁,平均53岁。存活11例,死亡6例。其中有11例存在基础疾病,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者6例。14例为重症病例。存活组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死亡组[(196.4土100.3)mmHg(1mmHg=0.133kPa)比(78.3±27.9)mmHg,t=3.523,P=0.004],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lI)死亡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28.8士4.6比15.4±7.6,t=3.955,P=0.001)。入院检查所有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存活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死亡组(t=2.378,P=0.031)。住院治疗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痰(肺泡灌洗液)培养病原学结果阳性,其中3例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白念珠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等多种病原体。17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14例重症患者入住ICU,均需机械通气治疗,其中7例患者予无创辅助通气,7例患者需有创通气支持;3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予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氧合指数明显改善。结论高龄、有基础疾病是H7N9感染病例发展为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和免疫功能损害,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数病例需要ICU�
黄煌潘越峻张文先王建蔡卫平张复春尹炽标邓西龙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产杀白细胞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7年
国外多数回顾性研究发现产杀白细胞素(PVL)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着特有的临床表现,特别是产PVL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性坏死性肺炎可能为一新现的临床疾病,由此PVL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致病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目前对产PVL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致病机制、流行病学、检测和防治等问题研究作一综述。
张文先吴本权
关键词: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杀白细胞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