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雨

作品数:16 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植被
  • 5篇植被覆盖
  • 4篇秦岭山地
  • 4篇驱动力
  • 4篇温度
  • 4篇林地
  • 4篇林地类型
  • 3篇植被覆盖变化
  • 3篇气候
  • 3篇秦岭南坡
  • 2篇生长季
  • 2篇气候变化
  • 2篇NDVI
  • 1篇动力学方程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指数法
  • 1篇生态分区

机构

  • 11篇西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6篇张清雨
  • 8篇白红英
  • 7篇孙华
  • 6篇张善红
  • 5篇雒新萍
  • 5篇吴绍洪
  • 5篇赵东升
  • 3篇戴尔阜
  • 2篇郭灵辉
  • 2篇高翔
  • 2篇冷国勇
  • 1篇张一平
  • 1篇李西祥
  • 1篇路莉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0
  • 7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30年秦岭东西两县区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以秦岭东部商南县和西部略阳县的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1990年专题制图仪(TM)、2001年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和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影像图为基础,提取并分析了秦岭东西两县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景观类型看,商南县以阔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57.63%、18.51%,略阳县以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为主,分别占39.74%、17.69%和17.20%,近30年两县各类森林景观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商南县的变化幅度大于略阳县.从景观结构看,商南县各景观类型的分离度、破碎度指数的变化大于略阳县,即近30年来商南县各森林景观人为干扰的程度大于略阳县,人口、工业化程度、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是引起两县森林景观类型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张清雨白红英孙华张善红高翔
近30年秦岭山地商洛段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被引量:15
2010年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商洛地区1978年多波段扫描仪(MSS)和1990、2000、2006年专题制图仪(TM)四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RDAS软件的监督分类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商洛地区各类型林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研究分析了近30年来商洛地区各种类型林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的总面积由12584.55km2增加到14479.44km2;针叶林、灌丛面积增加,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面积减少,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变化剧烈.林地破碎化程度严重,且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多数阔叶林被灌丛取代.区域社会经济财力、农民收入及适耕地的多少是林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张清雨白红英孙华高翔雒新萍
关键词:秦岭山地林地类型驱动力
近50a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变化被引量:14
2014年
气候生长季是植物生长发育可能进行的理论时段,有针对性地评估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时空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内蒙古1961-2010年46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与Mann-Kendall(M-K)趋势性检验法探讨近50 a来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近50 a来,内蒙古荒漠区生长季延长最明显,年际波动最大,分别为22 d和13 d;草原区生长季延长约14 d,以生长季初日提前为主(75%),且由东向西延长幅度增加,年际波动加大;而农业、森林区生长季长度分别增加17d与15d,生长季初日提前与终日推迟幅度相差不大,年际波动小。气候变暖背景下生长季延长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具有较充分的生长时间,而且也将促使高产、优质的晚熟作物品种种植范围扩大。
郭灵辉吴绍洪赵东升冷国勇张清雨
关键词:气候变化植被类型
近30年秦岭山地商洛段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商洛地区1978年MSS和1990、2000、2006年TM四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RDAS的监督分类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商洛地区各类型林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研究分析了近30年来商...
张清雨
关键词:秦岭山地林地类型驱动力
文献传递
基于SPOT VEGETATION的秦岭南坡近1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
利用1km分辨率的SPOT VEGETATION(SPOT VGT)数据对秦岭南坡1998~2007年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温度与年最大NDVI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年最大NDVI值大于0.57的...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
关键词:秦岭南坡植被覆盖温度
耕层土壤N_2O排放与温度及土壤深度依变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揭示耕层不同深度土壤N2O的排放机制,为农田土壤N2O减排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西北地区冬小麦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原状土壤,在相应田间水热条件下(温度:15,20,25℃;含水率:14.50%,18.70%),不同深度(5,10,15,20cm)耕层土壤N2O的排放特征。【结果】土壤N2O平均排放通量与土样NO3--N(底物)含量有关,孕穗期(15℃)土样,因其NO3--N含量较高(10.09mg/kg),故N2O平均排放通量亦较大。在一定土壤NO3--N含量范围(3.18~4.12mg/kg),不同深度土样的N2O平均排放通量与水热条件关系密切。孕穗期(15℃),较深土样N2O平均排放通量明显下降,其N2O平均排放通量表观滞留率显著增加,含水率较高土样表现更为突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0,25℃),较深土样N2O平均排放通量明显升高,含水率较高土样增加明显,不同深度土样N2O平均排放通量几乎呈线性增加,其N2O平均排放通量表观滞留率明显减少。在孕穗期(15℃)水肥较充足的条件下,耕层土样N2O排放主要来自5~15cm土层;随温度升高,较深土样对N2O排放的贡献则更为突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将促使较深层次土壤中的N2O逸出地面,排入大气。
白红英张一平孙华张清雨张善红
关键词:N2O排放通量土壤深度
基于生态分区的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1
2013年
基于GIMMS数据和MODIS数据反演1982~2011年内蒙古生长季NDVI,分析内蒙古不同生态区内NDVI变化时空特征,探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30a来内蒙古生长季平均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分布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部分地区NDVI有下降趋势。大部分地区NDVI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相关,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近30a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其中人类活动在西辽河平原、大兴安岭南端草原区以及华北山地落叶阔叶林区促进植被生长,在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区抑制植被生长。
张清雨赵东升吴绍洪戴尔阜
关键词:NDVI影响因素相关系数
近30年秦岭山地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人为驱动力研究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区的天然分界线,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以地处秦岭南坡东部的商洛市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监督分类法、样区法、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近30年来商洛市林地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人为干扰...
张清雨
关键词:林地类型驱动力主成分分析法
文献传递
秦岭南北地区植被覆盖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0
2009年
利用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和SPOTVGT(Spot Vegetation)两种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对1982~2007年26年间秦岭南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环境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秦岭南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均呈降低趋势,且秦岭以北地区的降低速度大于秦岭以南.经计算分析得出,两地区春季和夏季的季平均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p<0.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秦岭以南地区1982~1997年春季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1(p<0.05);秦岭以北地区春季的降水与年NDVI之间也显著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1998~2007年间,秦岭以北地区冬季NDVI与温度相关系数高达0.75(p<0.05),这是秦岭地区在区域环境影响下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表明秦岭以北地区的植被更多地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在全球变暖大趋势下,该地区植被可能更为敏感,是区域生态响应的一个重要信号.人为活动(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也是影响该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
关键词:植被覆盖环境变化
近50年内蒙古地区生长季变化趋势被引量:16
2013年
以内蒙古地区47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象数据为基础,应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不同指标下内蒙古地区生长季变化趋势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961~2010年内蒙古地区生长季长度增加趋势明显,增加幅度约为13.0~17.0 d,各指标间差异小、一致性较高,可作为表征该区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应用指标;整个内蒙古地区生长季趋势的平均状态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指标间的区域差异,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生长季变化对温度阈值比较敏感,阿拉善盟地区0℃阈值生长季开始时间提前、生长季长度延长较强烈,乌兰察布盟以及锡林郭勒盟等地10℃阈值生长季结束时间延后、生长季长度增加更为突出;有无霜期限制对内蒙古中部大部分地区生长季趋势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生长季开始时间。
郭灵辉吴绍洪赵东升冷国勇张清雨
关键词:生长季气候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