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他汀
  • 5篇辛伐他汀
  • 5篇伐他汀
  • 4篇骨髓基质
  • 4篇干细胞
  • 3篇鼠骨
  • 3篇基质干细胞
  • 3篇骨髓基质干细...
  • 3篇分化
  • 2篇形态计量学
  • 2篇幼鼠
  • 2篇增殖
  • 2篇组织形态计量...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基质
  • 2篇骨量
  • 2篇骨髓
  • 2篇骨组织
  • 2篇骨组织形态

机构

  • 6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张辉
  • 6篇张柳
  • 5篇田发明
  • 3篇韩大成
  • 2篇刘晓宁
  • 1篇高建清
  • 1篇牛军强
  • 1篇张磊
  • 1篇穆树林
  • 1篇梁春雨
  • 1篇张英泽
  • 1篇郑桓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Smad1,2,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骨量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6只6w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第一组(G1),实验组,辛伐他汀灌胃20mg/kg·d(S20),持续6w;第二组(G2),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N),持续6w。于最后一次灌胃的第二天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股骨行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并作如下检测: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定向成骨分化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培养第16d和28d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ALP染色和von Kossa染色;细胞培养第21d,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Smad1、2、7的mRNA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干扰6w后大鼠骨量和骨密度无显著变化,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所有检测基因mRNA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矿化能力(von Kossa染色)、ALP比活性、ALP染色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别。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6w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显著作用。
高建清张辉田发明韩大成张柳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骨量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11年
背景:辛伐他汀对正常大鼠骨代谢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报道目前不多。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骨量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此过程中Smad1,2,7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16只6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实验组灌胃辛伐他汀20mg/(kgd),持续9周。于最后一次灌胃的第2天取左侧股骨行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并采用CCK-8法检测定向成骨分化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培养第16,28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比;细胞培养第21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Smad1,2,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干预9周后,大鼠骨量和骨密度无显著变化,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所有检测基因mRNA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20mg/(kgd)辛伐他汀体内给药9周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Smad1,2,7的表达无显著作用。
梁春雨田发明张辉张柳张英泽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髓基质干细胞
Wnt信号对小鼠骨作用的研究
2008年
张辉张柳
关键词:WNT信号动物模型小鼠
辛伐他汀对幼鼠骨小梁中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具有促成骨作用,现探讨辛伐他汀对幼鼠骨小梁中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40只1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17.5~19.5 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于大鼠颈部皮下注射辛伐他汀注射液[5 mg/(kg.d)],对照组同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后1、3周,两组分别脱颈处死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胫骨上端骨小梁B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VEGF的表达情况。注射后1、3周,两组分别取大鼠双侧股骨,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取第1代BMSCs成骨诱导培养,培养后14 d行ALP染色,培养后21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Runx2、Osterix、Msx2、Dlx3、Dlx5 mRNA的表达,培养后28 d行von Kossa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注射后1、3周两组胫骨上端骨小梁BMP-2、MMP-13、VEG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14 d,注射后1、3周两组ALP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21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注射后1、3周两组BMP-2、Runx2、Osterix、Dlx3、Dlx5、Msx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28 d,注射后1、3周两组钙结节单位面积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辛伐他汀5 mg/(kg.d)后1、3周对幼鼠骨小梁中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BMSCs成骨分化无明显影响。
张柳刘晓宁田发明张辉韩大成
关键词:辛伐他汀BMSCS成骨分化
辛伐他汀对幼鼠骨发育及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2010年
背景:辛伐他汀作为常用降脂类药物,表现出一定的促成骨分化和骨形成作用,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有争论,尤其对幼鼠骨发育的影响并无报道。目的:课题创新性设计观察辛伐他汀对幼鼠骨小梁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皮下注射辛伐他汀[5mg/(kg·d)]2周,对照组给与安慰剂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胫骨上端骨小梁成骨相关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子的表达情况;取双侧股骨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培养14d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21d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Osterix、MSX2、DLX3、DLX5等成骨过程中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28d进行vonKossa染色。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和对照组胫骨上端骨小梁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两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胞浆蓝黑色)比例均在30%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相关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Osterix、DLX3、DLX5、MSX2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vonKossa染色可见大小不等染为棕黑色的钙化点,其大小和密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皮下注射辛伐他汀[5mg/(kg·d)]2周不能显著影响幼鼠骨小梁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刘晓宁张柳田发明张辉韩大成牛军强张磊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形成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辛伐他汀作为降脂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潜在促骨形成作用,并因此成为骨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体内试验中对其促进成骨的作用尚存争议。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骨量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此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6周龄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实验组辛伐他汀灌胃20mg/(kg·d)。分别于给药后3,6,9周处死两组大鼠各6只,取左侧股骨行骨密度测定;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于细胞培养第16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培养第21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LRP-5、Axin2、β-catenin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干扰3,6,9周后大鼠骨密度均无显著变化,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所有检测基因mRNA水平、成骨分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辛伐他汀体内给药3,6,9周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及LRP-5、Axin2、β-cateninmRNA表达无显著作用。
郑桓张柳田发明张辉穆树林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髓基质干细胞REAL-TIMEPCRWNT/Β-CATENI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