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99 被引量:39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免疫
  • 13篇肿瘤
  • 11篇腰椎
  • 11篇放射性
  • 10篇裸鼠
  • 10篇多肽
  • 9篇细胞
  • 8篇显像
  • 7篇内固定
  • 7篇放射免疫
  • 7篇肺癌
  • 6篇手术
  • 6篇脊髓
  • 6篇脊髓损伤
  • 5篇氧化氮
  • 5篇腰椎峡部
  • 5篇腰椎峡部裂
  • 5篇一氧化氮
  • 5篇鼠模型
  • 5篇特异

机构

  • 58篇南方医科大学...
  • 4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99篇张辉
  • 40篇李贵平
  • 31篇黄凯
  • 29篇靳安民
  • 21篇黄宝丹
  • 18篇杜丽
  • 13篇童斌辉
  • 11篇漆松涛
  • 10篇郑文莉
  • 10篇朱立新
  • 10篇周初松
  • 7篇池晓华
  • 7篇闵少雄
  • 7篇姚伟涛
  • 6篇汪勇先
  • 6篇方陆雄
  • 6篇田京
  • 6篇刘峰
  • 6篇李贵平
  • 5篇宋烨

传媒

  • 1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0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颈腰痛杂志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核技术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第三届全国核...
  • 2篇2015全国...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定健康青少年血清β-hCG上限值以提高其辅助诊断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效能
张辉张鹏漆松涛邱炳辉
一氧化氮对伤段脊髓水电解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998年
目的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伤前蛛网膜下控注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底物及其不同剂量抑制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伤后24h伤段脊髓组织电解质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伤前蛛网膜下腔注射NOS底物或大剂量抑制剂均导致伤段脊髓H2O、Na+、Ca2+含量明显升高,K+含量明显降低,且导致脊髓组织超微结构严重紊乱。而注射小剂量NOS抑制剂则导致H2O、Na+、Ca2+含量下降,K+含量升高,并减轻脊髓组织超微结构损害。结论脊髓伤后NO过度释放与抑制均可造成伤段脊髓水、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而NO适当产生则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及脊髓结构完整性的维持。
周初松靳安民张辉赵定麟
关键词:脊髓损伤一氧化氮超微结构水电解质
预定位反义探针的血药动力学及急性毒性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188Re标记的反义分子探针cMORF的血药动力学与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制备反义寡核苷酸MORF与人源性单抗赫赛汀(Herceptin)的偶联物,利用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作为连接剂分别对MORF-Herceptin偶联物及与MORF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cMORF进行188Re的放射性标记,观察188Re标记物的血药动力学、体内生物分布及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188Re-cMORF标记率为60%~80%,放化纯度>90%,具有体外稳定性好及保持与其互补链的杂交特性。188Re-Herceptin-MORF的标记率大于90%,其免疫活性为62%~71%,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与188Re-Her-ceptin-MORF相比较,188Re-cMORF注射后血中清除速度比较快,主要分布在肾脏、肝脏等器官;而188Re-Herceptin-MORF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且血循环时间较长。注药后48h,实验动物均未见不良反应与死亡。结论 188Re-cMORF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特点,无急性毒性作用,可用来作为一种分子影像探针用于活体的肿瘤反义显像。
李贵平黄凯池晓华张辉黄宝丹
关键词:赫赛汀反义寡核苷酸RE体内生物分布急性毒性
肺癌特异性靶向多肽的^(131)I标记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癌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的131I标记方法,观察131I标记多肽及未修饰多肽静脉注射小鼠后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小分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cNGQGEQc,在固相合成多肽的过程中直接完成多肽与酪氨酸的偶联,然后采用氯胺-T法进行多肽的131I标记。取72只小鼠,分为3组,每组24只小鼠,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经腹腔注入50μg/0.7ml未修饰多肽cNGQGEQc和18.5MBq/0.7ml标记多肽131I-cNGQGEQc溶液,第三组为经腹腔注射0.7ml生理盐水。给药后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腹腔注入未修饰多肽cNGQGEQc组和131I-cNGQGEQc多肽组小鼠全部成活,一般状态正常,体重增长,未见明显急性毒副反应。结论:未修饰多肽及131I标记多肽经腹腔途径给药后,在小鼠体内没有引起明显的急性毒副反应。
李贵平黄宝丹郑文莉杜丽韩彦江黄凯张辉郭琳琅
关键词:肺癌多肽急性毒性试验
活性巨噬细胞与周围神经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是脊髓功能恢复的基础 ,但再生轴突受神经自身条件及损伤微环境的限制。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损伤区早期、大量的巨噬细胞聚积可改善局部微环境 ,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并促进其再生 ;而周围神经移植可为随后发生的再生轴突提供通道和营养物质 ,两者联合应用则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 将 72只S -D大鼠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 4组 ,A组大鼠在T10 脊髓半切加洞性损伤 ;B组在上述基础上行肋间神经移植 ;C组行巨噬细胞移植 ;D组行巨噬细胞和肋间神经联合移植。术后 1、3天和 1、2、4、8周收集脊髓标本并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巨噬细胞及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D组大鼠术后 4周以上时BBB运动功能评分平均提高 1分 ,镜下观察见C、D组大鼠在伤后 4周内巨噬细胞及再生轴突数目均高于A、B组。结论 该方法可减轻脊髓损伤并促进其再生 ,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有效途径。
姚伟涛靳安民姜晓丹张辉童斌辉
关键词:周围神经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调节伤段脊髓血流量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脊髓损伤早期调节伤段脊髓血流量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通过大鼠脊髓伤前 30min蛛网膜下腔注射NOS底物左旋精氨酸 (L -Arg)及其不同剂量的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L -NAME)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测不同NOS活性状态对伤段脊髓血流量的影响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和酶标免疫电镜技术 ,进一步研究NOS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及其调节血流量的超微结构特征。 结果 伤前注射L -Arg导致伤段脊髓伤后早期血流量明显改善 ;而注射不同剂量的抑制剂则导致剂量依赖性血流量降低。参与脊髓血流量调节的NOS主要是位于神经细胞胞浆内的Ⅰ型。 结论 NOS在脊髓损伤早期伤段脊髓血流量的调节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许多含有NOS的神经细胞和其突起与脊髓微血管毗邻的解剖学结构确保了半衰期极短的一氧化氮 (NO)在其丧失活性之前作用于微血管 。
周初松严兵刘成龙靳安民张辉童斌辉
关键词:脊髓损伤一氧化氮合酶微循环免疫电镜技术
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靶向淋巴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方法,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点,评价其在淋巴瘤治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CD45单抗及亲和素的188Re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度。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Nod-Scid小鼠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二步法预定位组,对照组为188Re-CD45单抗组。注药后0.5、1、6和23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同时于注药后24 h分别处死2组荷瘤小鼠,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ID/g和靶/非靶(T/NT)比值。结果188Re-CD45单抗的标记率(82.52±2.92)%,放化纯度>90%;188Re-亲和素标记率平均为(80.83±3.48)%。荷瘤小鼠SPECT显像及体内生物分布结果示:在实验组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脏和脾脏内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后1 h移植肿瘤见显影,随着时间的延长瘤内放射性分布增多,1~6 h肿瘤显影渐清晰,并持续到23 h;注射标记物后24 h,肿瘤摄取(%ID/g)为(1.34±0.52)%,肾脏和肝脏摄取(%ID/g)分别为(6.77±2.32)%和(2.81±1.25)%,其他脏器内的%ID/g保持在较低水平,24 h肿瘤/血液比值为(4.28±0.82),肿瘤/肌肉比值为(8.00±0.88)。而对照组则可见肝脏、脾脏和肾脏内有明显放射性聚集,肿瘤部位显影模糊,20 h血池内仍见有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少量放射性集聚;注射标记物后24 h,肿瘤/血液比值为(0.58±0.06),肿瘤/肌肉比值为(3.21±0.24)。结论与188Re-CD45单抗组相比较,CD45单抗介导的188Re-亲和素二步法预定位组在淋巴瘤荷瘤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靶向性,明显提高肿瘤的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1 h即可使肿瘤显影。
李贵平郑文莉黄宝丹杜丽齐永帅黄凯张辉
关键词:预定位技术淋巴瘤
CD45单抗介导的淋巴瘤荷瘤裸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生物素化CD45单抗介导的99mTc-生物素在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中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价值。【方法】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实验组为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组,静注生物素化CD45单抗100μg,48 h后静注亲和素200μg,再过48 h静注99mTc-生物素7.4 MBq(20μg);对照组为99mTc-CD45单抗放免显像组,静注99mTc-CD45单抗100μg。上述两组裸鼠分别于注药后3、6、12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每个时间点各取3只裸鼠断颈处死后,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后在γ计数仪中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的%ID/g及肿瘤/非肿瘤(T/NT)比值。【结果】平均每分子CD45单抗约结合12分子生物素,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率分别>70%和>80%。三步法给药后荷瘤裸鼠SPECT显像及生物分布示: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脾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标记物后3-6 h,肿瘤显影清晰,并持续到12 h;注药后3、6和12 h肿瘤的%ID/g分别为1.73±0.22、1.24±0.03和0.94±0.07;肿瘤/血液比值分别为3.5、4.9和7.8;肿瘤/肌肉比值分别为8.2、8.9和10.4。而静注99mTc-CD45单抗后则可见肝脾及肾脏明显放射性聚集,12 h血池内见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有少量放射性集聚,12 h肿瘤的%ID/g为0.89±0.13,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6和2.5。【结论】与99mTc-CD45单抗相比较,99mTc-生物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明显改善肿瘤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3 h即可使肿瘤显影。
李贵平汪兵黄宝丹杜丽池晓华黄凯张辉郑文莉
关键词:预定位技术淋巴瘤
PBL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在核医学传统教学过程中实施"PBL"教学法,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工作从"以课程为中心"转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教学主导"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PBL教学法,组织学生对跨学科、跨系统、跨疾病的综合性课程,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将基础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融合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在未来的核医学实践中尽快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要求,并为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贵平张辉
关键词:PBL传统教学教学改革
肿瘤放射免疫靶向治疗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文献综述)被引量:5
2004年
李贵平张辉
关键词:肿瘤放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疗效靶向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