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安民

作品数:480 被引量:2,728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3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3篇腰椎
  • 72篇内固定
  • 54篇椎间盘
  • 53篇手术
  • 53篇脊髓
  • 49篇颈椎
  • 47篇骨折
  • 41篇生物力学
  • 33篇腰椎间盘
  • 33篇术后
  • 33篇脊髓损伤
  • 33篇关节
  • 31篇细胞
  • 30篇椎管
  • 30篇椎间盘突出
  • 30篇脊柱
  • 29篇外科
  • 28篇缺损
  • 27篇椎弓
  • 27篇椎弓根

机构

  • 30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汕头大学
  • 1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1篇第一军医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广西中医药大...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桂林医学院附...
  • 4篇广东省口腔医...
  • 4篇武警总医院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江门市中心医...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粤北人民医院
  • 3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480篇靳安民
  • 124篇闵少雄
  • 73篇张辉
  • 64篇朱立新
  • 63篇童斌辉
  • 55篇周初松
  • 50篇刘成龙
  • 45篇于博
  • 42篇田京
  • 37篇邵振海
  • 30篇张力
  • 29篇张辉
  • 28篇段扬
  • 27篇舒小秋
  • 23篇胡孔和
  • 21篇李奇
  • 21篇李森
  • 20篇吴广森
  • 20篇刘成龙
  • 17篇陈仲

传媒

  • 46篇中国临床解剖...
  • 37篇颈腰痛杂志
  • 37篇中国临床康复
  • 36篇中国组织工程...
  • 29篇中国矫形外科...
  • 26篇第一军医大学...
  • 2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篇骨与关节损伤...
  • 14篇中国骨与关节...
  • 1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0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7篇广东医学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第一次全军脊...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20篇2012
  • 23篇2011
  • 53篇2010
  • 35篇2009
  • 43篇2008
  • 27篇2007
  • 45篇2006
  • 24篇2005
  • 27篇2004
  • 30篇2003
  • 29篇2002
  • 20篇2001
  • 19篇2000
4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腹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结果的比较被引量:7
2008年
胸腹部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均是临床上修复各类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本文拟在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手术次数、手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对这两类皮瓣修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刘成龙靳安民庄宁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修复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胸腹手外伤平均住院费用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正>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2000-2004年手术治疗的距骨颈骨折12例, 总结其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14天伤口拆线出院,无伤口感染、不愈合或皮肤坏...
刘成龙靳安民庄宁田京杜学军
文献传递
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下腰痛(LowBackPain,LBP)是指涉及下腰部、腰骶、骶髂或腿部疼痛的一组病症。我国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诊治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取得很大进展,然而,NLBP的预防和临床疗效随访分析方面还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仍然...
闵少雄徐新毅邱素均靳安民
关键词:下腰痛病例-对照研究
一氧化氮对伤段脊髓水电解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998年
目的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伤前蛛网膜下控注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底物及其不同剂量抑制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伤后24h伤段脊髓组织电解质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伤前蛛网膜下腔注射NOS底物或大剂量抑制剂均导致伤段脊髓H2O、Na+、Ca2+含量明显升高,K+含量明显降低,且导致脊髓组织超微结构严重紊乱。而注射小剂量NOS抑制剂则导致H2O、Na+、Ca2+含量下降,K+含量升高,并减轻脊髓组织超微结构损害。结论脊髓伤后NO过度释放与抑制均可造成伤段脊髓水、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而NO适当产生则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及脊髓结构完整性的维持。
周初松靳安民张辉赵定麟
关键词:脊髓损伤一氧化氮超微结构水电解质
翼状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对犬腰椎峡部裂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翼状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WMAIF)对腰椎峡部裂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雌雄不限,均采取手术方法造成L6双侧峡部崩裂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Ⅰ组给予WMAIF内固定术,Ⅱ组给予横突棘突钢丝内固定术,Ⅲ组未采取内固定治疗措施。术后2、4、6、8、10周行CT扫描检查。[结果]CT扫描检查显示:Ⅰ组在术后6周峡部骨性融合,Ⅱ组在术后10周峡部骨性融合,Ⅲ组峡部未见骨性融合。[结论]WMAIF可对腰椎峡部裂起到有效的内固定和持续加压作用,使峡部愈合时间缩短,是一种新型实用的节段内固定器。
肖文德周初松靳安民张效三周围刘健张宇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内固定器记忆合金
AF内固定器不同置钉角度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AF内固定系统在螺钉不同置钉角度时的应力分布,寻求置钉最佳角度以减少AF内固定系统的断裂。方法:建立AF内固定系统不同置钉角度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模拟椎弓根螺钉不同置钉角度的压力载荷状态,观察AF内固定系统不同置钉角度受力情况。结果:(1)AF内固定系统中螺钉的根部及连接棒下部承受应力最大。(2)置钉角度的不同可以影响内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随着水平角(TSA角0°,5°,10°,15°)增大内固定系统受力加大。结论:在加载下AF内固定器的螺钉根部及螺钉和连接棒的结合处为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容易发生疲劳和断裂。
宋富立靳安民张美超张辉王瑞童斌辉闵少雄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有限元法
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胡孔和吴强靳安民贝抗胜席新华包拥政朱文刚何小龙李文俊段扬
关键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利用HA与PLLA研制成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通过模拟临床对此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间后行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其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对过伸性损伤、多节段颈椎病变和颈椎不稳的患者在行椎间减压B...
关键词:
关键词:颈椎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
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疲劳实验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OsteoMedM3钉板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效果。方法在6具颈椎标本上,分别行后路单开门丝线结扎及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行颈椎前屈后伸疲劳运动试验,观察有无丝线断裂或平板螺钉脱出、断裂现象,如有则停止试验并记录发生时的周期。结果丝线结扎组的试验显示所有标本均出现部分缝合的关节囊韧带撕裂、门轴侧易活动,甚至关节囊撕裂、丝线脱落及再关门;而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组不损伤关节囊,试验显示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未出现再关门现象。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重建颈椎稳定性,可满足颈椎后路手术的要求。
胡孔和靳安民段扬刘成龙闵少雄张辉赵卫东吴强
关键词: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
改良肩后入路的解剖及不稳定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改良肩后人路的解剖与在不稳定肩胛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对5具中年男性尸体进行肩胛骨区解剖研究;(2)对11例不同类型的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经改良肩后方入路分别使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经典的肩关节后方入路太偏向内侧,手术显露创伤大;经改良肩后方入路手术的1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疗效:优9例,良1例,可1例。结论:改良肩后入路剥离软组织少、显露简便、复位固定方便,术后病人恢复快,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效果良好。
胡孔和吴强席新华靳安民
关键词:手术入路肩胛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新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设计一种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新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 ,测试其材料力学特性 ,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 2 0具干燥完整成人腰椎标本获得数据 ,按数据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设计固定器并行材料力学测试。取 6具新鲜成人腰椎标本 ,先后形成正常脊柱组、峡部裂组、横突棘突钢丝捆绑组、钩螺钉固定组、Buck螺钉固定组、新研制记忆合金固定器固定组 6组实验模型。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 ,分别测试 6组的前屈 /后伸、左 /右侧弯及左 /右轴向旋转 6种运动的活动范围。结果 :材料力学测试表明其形态记忆功能良好 ,体温状态下会产生稳定可靠的回复力。 6组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状态 ,峡部裂组稳定性最差 ,同其他 5组差别明显。而使用新研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组可明显恢复腰椎稳定性 ,同正常脊柱组及其他 3种内固定组均无显著差别。另两种状态左右侧弯 6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新设计的内固定器符合腰椎的生物力学要求 ,较先前的半环状内固定器优势明显 。
张效三周初松靳安民李杰杨贤忠田京童斌辉
关键词:节段内固定腰椎峡部裂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