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雪梅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教学
  • 7篇实验教学
  • 5篇扫描电镜
  • 4篇电镜
  • 4篇电镜观察
  • 4篇扫描电镜观察
  • 3篇教学示范
  • 3篇教学示范中心
  • 3篇菌病
  • 3篇溃疡
  • 3篇法医
  • 2篇电击
  • 2篇隐球菌
  • 2篇隐球菌病
  • 2篇真菌
  • 2篇生物分子
  • 2篇尸僵
  • 2篇实验课
  • 2篇实验课程
  • 2篇特比萘芬

机构

  • 24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华西临床医学...

作者

  • 26篇彭雪梅
  • 7篇冉玉平
  • 6篇郑煜
  • 5篇杨鲁川
  • 5篇代亚玲
  • 5篇廖志钢
  • 5篇文锦琼
  • 4篇周光平
  • 3篇周雪
  • 3篇李发增
  • 2篇李凡
  • 2篇李梅
  • 2篇李薇
  • 2篇王晔
  • 2篇代亚林
  • 2篇张奎
  • 2篇李婉宜
  • 2篇路永红
  • 2篇易旭夫
  • 2篇袁长婷

传媒

  • 5篇中国真菌学杂...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实验科学与技...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法医学杂志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猫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法医学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头颅半约束非撞击性旋转暴力致伤方法建立猫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在致伤后不同时间对脑组织进行了HE染色、Bielshowsky Glee银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HE染色显示2米损伤组及3米损伤组均未见特征性的改变;Bielshowsky Glee银染色显示2米损伤组未见特征性改变,3米损伤组伤后6小时见收缩球形成,伤后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至24小时;扫描电镜显示2米损伤组未见特征性改变,3米损伤组伤后4小时可检见收缩球形成,随着时间延长其体积逐渐增大,数量逐渐增多,于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至24小时。结论:扫描电镜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HE染色、Bielshowsky Glee银染色。扫描电镜形态学改变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玲彭雪梅陈锐刘敏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扫描电镜法医学
特比萘芬治愈儿童鼻翼孢子丝菌病1例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4岁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方法刮取病变组织接种到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区序列分析。结果病变组织在沙堡弱培养基25℃培养长出黑褐色菌落,25℃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菌丝细长,分枝分隔,合轴式产孢形成的成簇和沿菌丝两侧排列,分生孢子卵圆形。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ITS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申克孢子丝菌菌株KMU3360ITS区碱基序列一致性达99%,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6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结论确诊1例儿童鼻翼的孢子丝菌病,内服联合局部应用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孢子丝菌病疗效良好。
李发增冉玉平代亚玲彭雪梅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申克孢子丝菌特比萘芬
石膏样小孢子菌所致幼儿面部感染1例被引量:12
2006年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面部体癣。患儿为2岁半幼女,因外伤后左面颊部出现浸润性红色斑块2个月就诊。初诊时考虑为孢子丝菌病,给予碘化钾内服1周无效。皮损在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2周后治愈。痂壳在接种沙堡弱培养基后20d后长出菌落,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
冉玉平王晓霞代亚玲彭雪梅周光平
关键词:石膏样小孢子菌体癣
尸僵再形成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观察尸僵再形成中肌节长度的变化。方法应用扫描电镜测定不同条件下取材的40只大鼠股四头肌肌节长度,判断再僵直的强度。结果死后未破坏的尸僵肌节的长度明显小于尸僵再形成时的长度。结论肌节长度与尸僵强度呈负相关,说明肌节长度可确定尸僵强度,从而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王欣李梅廖志钢易旭夫彭雪梅
关键词:尸僵扫描电镜法医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被引量:11
2007年
彭雪梅杨鲁川文锦琼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效果
尸僵再形成的实验性研究
尸僵形成后4~6小时内,如果人为地将已形成的尸僵破坏,不久可重新发生,这种现象称之为再僵直(restiffen-ing),其强度较原尸僵为弱。根据尸僵及再僵直形成规律,可判断尸僵是否被破坏,并可以大体推测死亡时间。为了观...
王欣李梅廖志钢易旭夫彭雪梅
文献传递
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对氨基苯甲酸 (PA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 (P .gingivalis)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的影响 ,从而探讨血链球菌 (S .sanguis)在龈下菌斑微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用 1 2浓度的BHI培养基为实验培养基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PABA ,对P .gingivalis进行常规培养 ,并对培养出的菌细胞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过高或过低质量浓度的PABA均影响P .gingivalis的菌体形态 ,并对其黏附产生影响。结论 S .sanguis产生的PABA影响P .gingivalis的菌体形态和黏附能力 ,提示S .sanguis对龈下菌斑的微生态平衡具调节作用。
王志凌肖晓蓉周学东彭雪梅廖运茂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扫描电镜对氨基苯甲酸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程上机考试系统试用
2019年
该文利用数码互动平台对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考试进行优化改革,系统采用Unity3d软件进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考试系统试用,提高了实验考试的效率。实践证明,该系统充分体现了实验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正确性,为实现病原生物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考试无纸化及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廖琳邓忠彭雪梅张俊荣何金蕾陈静先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程计算机考试系统
生物分子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杨鲁川姜永东彭雪梅
关键词:生物分子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实验教学
人体血液体外电击致血细胞穿孔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细胞体外电击时细胞膜的结构变化。方法对成人血液分别分组通过220V交流电电击5,10,20,30s和1min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细胞膜的变化。结果电击后,即可以观察到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细胞膜穿孔,其中红细胞穿孔可为一个或多个,形状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白细胞穿孔则为多个,呈筛网状;穿孔细胞数随电击时间延长而增多;电击5s时为6%左右,以后逐渐增加,至电击1min时,穿孔细胞数可达40%左右。结论电流作用可以使血细胞膜发生穿孔,穿孔细胞数随通电时间延长而增多。
王晔刘敏彭雪梅李凡张付张奎廖志钢
关键词:电击扫描电镜法医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