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双喜

作品数:13 被引量:4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地震
  • 7篇地壳
  • 4篇地震测深
  • 4篇壳幔
  • 4篇测深
  • 3篇深部结构
  • 2篇地壳结构
  • 2篇地壳深部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构造
  • 2篇岩浆
  • 2篇岩浆系统
  • 2篇震波
  • 2篇震区
  • 2篇震群
  • 2篇频谱
  • 2篇频谱分析
  • 2篇强震

机构

  • 1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13篇成双喜
  • 12篇张先康
  • 9篇赵金仁
  • 8篇张成科
  • 6篇李松林
  • 5篇张建狮
  • 4篇杨卓欣
  • 4篇赖晓玲
  • 3篇方盛明
  • 3篇任青芳
  • 3篇潘素珍
  • 2篇王帅军
  • 2篇聂文英
  • 2篇段玉玲
  • 2篇刘国华
  • 2篇宋战隆
  • 1篇孙国伟
  • 1篇孙振国
  • 1篇王夫运
  • 1篇刘文超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岩浆系统、地壳结构的三维深地震测深研究
张先康李松林张成科赵金仁成双喜方盛明杨卓欣杨健张建狮王夫运刘保峰嘉士旭宋战隆段永红刘志
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壳结构和岩浆系统进行了人工地震测深。通过对Pg波、地壳中间层P1、P2和P3反射波、Moho面反射波PmP、上地幔顶部折射波Pn,以及S波震相进行了走时正反演,建立了一维壳幔速度结构模型。得到了本区二...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测深地壳结构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岩浆系统深部结构的深地震测深研究被引量:79
2002年
利用三维深地震测深技术 ,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 .结果表明 ,以低P波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在地壳范围内可分为 3个深度层次 :在 9~ 15km深度 ,岩浆系统分布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尺度大、近南北走向 ,是地壳内储存岩浆的主要位置 ;自 15km深度以下直至下地壳 ,其分布横向尺度较小 ,显示出岩浆自上地幔侵入地壳的“痕迹” ,这也意味着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极有可能延伸到上地幔 ,或更深 ;在地壳浅部 ,深度小于 8~ 9km范围内 ,岩浆的分布范围更小一些 ,集中在天池火山口稍偏北的南北方向上 .如果说低P波速度与岩浆系统关联的话 ,那么它反映出这部分岩浆仍然处于较高温度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至少不是“残留”的 ,或者说是处于“活动”
张先康张成科赵金仁杨卓欣李松林张建狮刘宝峰成双喜孙国伟潘素珍
关键词:岩浆系统深部结构
伽师强震群区上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被引量:31
2002年
以伽师强震群为中心布设了一个 5 0km× 6 0km范围的三维人工地震透射临时台阵 ,接收来自不同方位的 8次爆破激发产生的地震波 ;利用所记录到的莫霍界面临界反射P波、S波走时 ,采用模型不分块反演技术 ,重建台阵下方上地壳三维P ,S波速度扰动图象 ,以及vP/vS 扰动分布图象 ;并结合伽师震群的地震活动分布 ,对该震群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研究区上地壳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自 12km深度开始 ,在与震群震中相应的位置上 ,明显出现沿北北西向的高P波速度块体 ,在它的周围为相对低速分布 ,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是伽师强震群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vP/vS 在相同的位置上为高值分布 ,则表明由于介质相对软弱可能造成震源体抗剪强度下降 .
杨卓欣赵金仁张先康张成科成双喜段玉玲张建狮王帅军
关键词:伽师强震群地震波P波S波
玛沁—兰州—靖边剖面壳幔复杂性的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利用波的瞬时特性和波列长度等参量 ,给出一种地震波形复杂性系数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描述研究区介质的复杂性 .处理了中国地震局物探中心于 1999年 7月实施的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 ,得到了该剖面的莫霍界面复杂性系数分布图 ,结果表明沿剖面的不同构造单元 ,莫霍界面的复杂性有较大差异 ,复杂性系数分布沿剖面存在两个明显的变化特征 ,在该剖面的玛沁断裂和海原地震的下方 ,莫霍界面的复杂性系数明显大于沿剖面的其它位置 .对穿过各个构造单元的PmP波形做了频谱分析 ,在玛沁断裂和海原地震的下方 ,频谱的优势频率范围明显较其它位置宽并且出现多峰值 .
赖晓玲李松林张先康成双喜
关键词:频谱分析地震波
伽师强震群区土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利用布设在新疆伽师强震群区50×60km范围内三维人工地震透射台阵观测网记录到的,由围绕台阵并位于莫霍临界反射距离上的8个炮点激发产生的莫霍界面反射P、S波走时,采用模型不分块反演技术,重建台阵下方上地壳三维P、S波速度...
杨卓欣赵金仁张先康张成科成双喜段玉玲张建狮王帅军
文献传递
伽师-阿图什震区地壳深部结构特征的探测与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通过对两条测深剖面资料的处理计算和综合研究后发现 ,研究区壳幔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性 ,不同的地质构造块体在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上显示出较大差异。上、下地壳的分界C界面和M界面是具有较大起伏变化的界面 ,由伽师下方最浅的 30 0km(C界面 )、4 5 5km(M界面 )向西昆仑山区急剧加深至 4 4 0km和 70 0km ;塔里木块体较高的速度结构意味着地壳结构相对“稳定”的特性 ;根据伽师地区震源深度大多分布在 2 0~ 4 0km这一现象 ,可以认为 ,C、M界面的局部隆起。
赵金仁张先康张成科任青芳成双喜张建狮聂文英潘素珍
关键词:壳幔结构地质构造地壳深部结构
三河-平谷8.0级大震区震源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被引量:82
2002年
在 1679年三河 -平谷 8 0级大震的震源区布置了两条总长 140km ,2 4次覆盖的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 ,剖面穿过夏垫断裂及二十里长山断裂。结果表明 ,该区以双程走时 7 0s(2 1km)左右和 11 0~ 12 5s(33~ 37km)左右的两个强反射叠层把地壳分为上地壳、下地壳和壳幔过渡带 ;地壳结构在纵向上差异较大 ,浅部成层性较好 ,层组较多 ,结构复杂 ;上地壳总体呈反射“透明”性质 ,下部地壳表现为明显的反射性质 ;在横向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深部断裂主要有夏垫断裂下方的地壳深断裂 ,断层面较陡 ,近于直立 ,该断裂可能为三河 -平谷 8 0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 ;分别在两条剖面下地壳和上地壳下部存在局部强反射能量团 ,应为上地幔物质上涌冷却形成的岩墙或岩体 ;由于该处的岩浆活动造成了局部应力分布的差异 ,导致了地壳深断裂的形成 ,这可能是三河 8
张先康赵金仁刘国华宋文荣刘保金赵成斌成双喜刘建达顾梦林孙振国
关键词:震源地质构造地震活动
壳幔过渡带的复杂性方法研究
<正> 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各间断面的研究。莫霍界面是全球重要间断面中距离人类生活的地表最近的一个间断面。它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地壳与上地幔的物质成分和能量的交换。但是许多迹象表明莫霍界面在某些特殊区域不是...
赖晓玲李松林张先康成双喜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和鄂尔多斯地块相互作用和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
李松林张先康刘启元赵国泽成双喜方盛明张成科赵金仁詹艳陈九辉周民都任青芳赖晓玲邓宏钊宋战隆
目的是探测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结构,进而确定块体之间的边界、相互作用方式及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实施了几项大型野外工程,包括第一期1000公里长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和第二期的海原地区地壳细结构的探测。玛沁-...
关键词: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深部结构地球物理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被引量:98
2002年
1998年在帕米尔东北侧伽师及其周边地区完成了两条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剖面 .结果表明 ,西昆仑、塔里木和天山在地壳速度结构、构造特征上显示出较大差异 .塔里木块体具有稳定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 ,地壳平均速度较高 (6 .5km s) .向南进入西昆仑 ,地壳明显增厚 ,厚度可达 70km左右 ,且地壳平均速度偏低 (6 .0— 6.2km s) ,偏低的地壳平均速度主要来源于相对低速度的下地壳结构 ,反映了西昆仑褶皱系下地壳介质的特征 .向北进入天山后 ,地壳同样明显增厚 ,但增厚的程度低于西昆仑下 ,约为 50— 55km .天山地壳同样具有明显低的平均速度 (6.2km s) ,显示了天山地壳相对“软”的特征 ,但天山地壳偏低的平均速度来源于广泛分布于中地壳的低速度层和速度偏低的下地壳 .在印度块体向北强烈推挤的作用下 ,该区地壳遭受强烈的不均匀变形 ,塔里木块体向南插入西昆仑下 ,向北插入天山下 ,形成了该区强烈地震频繁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
张先康赵金仁张成科任青芳聂文英成双喜潘素珍唐周琼
关键词:地壳结构地震活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