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晶状体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手术
  • 2篇前房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1篇度数
  • 1篇眼出血
  • 1篇眼压
  • 1篇引流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适应证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浅前房

机构

  • 8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方丽
  • 5篇李韵倩
  • 3篇王剑锋
  • 2篇郁佳
  • 1篇朱美玲
  • 1篇代应辉
  • 1篇王庆生
  • 1篇李哲清
  • 1篇秦梅
  • 1篇王爱莲

传媒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防盲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YAG激光治疗后发障的临床应用探讨
2003年
目的 :探讨并评价人工晶体植入术后YAG激光治疗后发障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国产YAG激光仪治疗后发障 87只眼 ,必要者术后短期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炎症。除膜或造孔成功后随访视力变化。结果 :5只眼的人工晶体前膜均一次性切除吸收 ;80只眼的混浊后囊膜被一次或分次切穿造孔成功 ;2只眼由于增殖机化膜呈茧样包裹人工晶体 ,改为全麻下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成功率为 97.6 %。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YAG激光治疗后囊膜混浊或人工晶体前膜安全有效 ,但必须掌握手术时机和操作技巧 ,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
李韵倩方丽
关键词:YAG激光后发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
丝裂霉素C对后囊混浊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通过兔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囊袋内灌注药物,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眼内组织的副作用。方法将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8眼)。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中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分别灌注生理盐水(A组,对照组)、MMC(B组,实验组,0.1g·L-1)各0.2mL,保留3min,然后环形撕囊,囊外摘出晶状体。术后每日观察并记录早期炎性反应情况,PCO出现的时间及程度;3月后处死动物,抽取房水,测房水细胞及蛋白含量;取下眼球,行HE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眼内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A、B组结膜充血及前房渗出均较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结膜充血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9.25±0.89)d、(9.88±1.13)d,前房渗出时间分别为(6.38±0.92)d、(6.88±1.36)d,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出现时间、混浊程度,2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2组房水蛋白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但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2组眼内组织均无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晶状体摘除手术可以造成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术后3个月仍未完全恢复。MMC在0.1g·L-1能够有效抑制PCO发生,但并不增加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王剑锋方丽朱美玲李韵倩
关键词:晶状体后囊混浊丝裂霉素C
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 2 9例 ( 3 3只眼 )晶状体脱位眼采用不同联合手术治疗方案 ,包括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一期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病人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10个月 ) ,术后 2 9只眼 ( 87.87% )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 ,矫正视力达 0 .2及以上者 2 0只眼 ( 60 .6%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是行之有效的 ,尤其在一期人工晶状体或睫状沟固定者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秦梅王庆生方丽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联合手术适应证玻璃体切割术晶状体切除术
前房积血33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前房积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3例前房积血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保守治疗包括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制动,止血及降眼压.前房冲洗术采用透明角膜穿刺入前房,平衡盐溶液冲洗前房.结果:经治疗前房积血全部吸收,治疗后视力>0.5者19例,0.2~0.5者6例,≤0.1者8例,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通过对前房积血进行双眼制动、降眼压、前房冲洗等方法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丽
关键词:眼出血前房积血眼压前房冲洗
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6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结果术前眼轴长度30.12~35.76mm,平均为32.45mm。术中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无后囊破裂发生。植入屈光度数为-1.0~-6.0D,术后1周,24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2共20眼(76.9%),其中≥0.5者共8眼(30.77%)。2眼因严重的黄斑区网膜萎缩变性,视力无明显提高。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2.00D共22眼(84.6%),<±1.00D共14眼(53.8%)。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后囊膜皱褶6眼,后发性白内障7眼,5眼行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发生,无眼压升高。4例单眼白内障患者中,1例出现双眼干扰症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既可以进行屈光矫正,又可以增加眼内组织的稳定性,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剑锋李韵倩代应辉方丽郁佳王爱莲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超高度近视眼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05例青光眼患者中28眼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有28眼出现浅前房,其发生率为7.6%,按Speath分类,浅Ⅰ度21只眼,浅Ⅱ度5只眼,浅Ⅲ度2只眼,其中滤过过强19只眼,结膜渗漏1只眼,脉络膜脱离4只眼,其它4只眼。结论滤过过强是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前房。
方丽
关键词:青光眼浅前房
病理性大瞳孔下显微小撕囊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对于瞳孔呈麻痹性或粘连性散大状态(直径≥5mm)的白内障患者,如何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在小直径的连续环形撕囊口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待残余的前囊膜增生混浊后形成人造小瞳孔,消除像差等干扰,提高视觉质量。方法对51例(63只眼)瞳孔呈病理性散大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显微镜下做直径小于4mm的连续环形撕囊。在囊袋内采用高负压吸引,原位拦截劈核法,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经过3个月以上的随访,残余的囊袋前膜增生混浊,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白色机化膜,撕囊口缩小至3mm左右,患者的视力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存在病理性大瞳孔的白内障患者,借助于精细的显微镜手术技巧和超声乳化技术,完成小撕囊口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利用日后混浊的前囊膜代替虹膜,形成人造小瞳孔,是使患者在脱盲的基础上提高视觉质量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韵倩王剑锋方丽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外引流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2003年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外引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入路、操作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避开功能性滤过泡 ,选择角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瞳孔麻痹性散大时 ,做一个完美的直径约 5mm的连续环形撕囊以补偿之 ;恰当处理虹膜后粘连后 ,在病理性小瞳孔下完成超声乳化手术 ;眼压失控者行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结果 :无后囊破裂 ,人工晶体全部囊袋内植入。术后 1周视力≥ 0 .5者 2 0只眼 (6 4 .5 % ) ,0 .1~ 0 .4者 8只眼 (2 5 .8% ) ,<0 .1者 3只眼 (9.7% )。随访 1~ 16个月 ,眼压均在 2 0 .5 5mmHg以下。 结论 :外引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 ,超声乳化手术因其切口小、并发症少、不破坏功能性滤过泡、不损伤瞳孔 。
李韵倩李哲清郁佳方丽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滤过泡小瞳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