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军宁

作品数:44 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淋巴
  • 28篇淋巴瘤
  • 16篇细胞
  • 10篇肿瘤
  • 10篇细胞淋巴瘤
  • 10篇弥漫
  • 10篇霍奇金
  • 9篇金淋巴瘤
  • 9篇霍奇金淋巴瘤
  • 8篇非霍奇金
  • 7篇非霍奇金淋巴...
  • 6篇化疗
  • 5篇预后
  • 5篇晚期
  • 5篇疗法
  • 5篇弥漫大B细胞...
  • 5篇多中心
  • 4篇单抗
  • 4篇药物疗法
  • 4篇疗效

机构

  • 34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曹军宁
  • 19篇洪小南
  • 11篇印季良
  • 10篇许立功
  • 8篇胡夕春
  • 6篇李进
  • 5篇季冬梅
  • 4篇李军民
  • 4篇王健民
  • 4篇张文
  • 4篇王佳蕾
  • 3篇郭晔
  • 3篇邹善华
  • 3篇张群岭
  • 3篇吴向华
  • 3篇陈芳源
  • 3篇冯继锋
  • 3篇王椿
  • 3篇郭海宜
  • 3篇应江山

传媒

  • 10篇中国癌症杂志
  • 6篇肿瘤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癌症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第十届全国临...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六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乙型肝炎病毒的激活情况: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接受类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治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激活的发生率、转归及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上海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类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与HBV激活的相关性。结果:234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29例HBsAg阳性,205例HBsAg阴性。11例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HBsAg阳性患者中,无一例发生HBV激活;18例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HBsAg阳性患者中,7例(38.9%)发生HBV激活,其中3例(16.7%)死于肝功能衰竭。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HBV激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者(P=0.026)。205例HBsAg阴性患者中,只有1例同时伴有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的患者发生HBV激活,其发生率明显低于HBsAg阳性患者(P=0.000)。结论:HBsAg阳性患者接受类RCHOP方案化疗后,HBV激活率较高且危害严重,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HBV激活风险。以往感染过HBV的HBsAg阴性患者在接受免疫化疗后发生HBV激活的可能性较低,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价值。
季冬梅曹军宁洪小南孙慧李军民王健民陈芳源王椿邹善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药物疗法
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全国8个研究中心入组100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120 mg/m2,d1、2,每21天1个周期,最多8个周期)。主要终点指标为总反应率(ORR),次要终点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全组10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28~74)岁,共计化疗447个周期,中位4(1~8)个周期。93例患者完成至少2个周期治疗,可评价疗效。15例(16.1%)获得完全缓解(CR),52例(55.9%)获得部分缓解(PR),22例(23.7%)稳定(SD),4例(4.3%)进展(PD),ORR为72%,DCR为95.7%。中位随访时间26.6(2~48.4)个月,59例(63.4%)出现疾病进展,中位PFS为8.53个月(95%CI:6.518~10.542),1年PFS率(40.6±5.3)%。48例(48%)出现3/4级不良事件,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6%、24%和11%。结论:苯达莫司汀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客观缓解率较高,骨髓抑制为最常见不良反应,系二线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新选择。
宋腾张会来王华庆李静敏克晓燕曹军宁黄慧强张伟京朱军范云冯继锋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几个新药临床研究荟萃
本文主要从抗CD20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苯达莫司汀等三种新药,探讨了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新研究进展。
曹军宁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药物治疗靶向性
文献传递
增强剂量CTOP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增强剂量CTOP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及生存期情况,探讨提高吡柔比星(pirarubicine,THP)在联合化疗方案中的剂量强度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38例初治侵袭性NHL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剂量CTOP(THP40mg/m2)和增强剂量CTOP(THP60mg/m2)方案化疗至少2个疗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收集这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增强剂量CTOP与常规剂量CTOP方案相比,在不增加心脏毒性、脱发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近期疗效及生存率有所改善。常规剂量组和增强剂量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7.4%、5.3%和84.2%、63.2%、10.5%;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2%、42.1%、5.3%和78.9%、57.9%、10.5%。2组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1和13个月(P=0.6681)。结论:增强剂量CTOP方案(增强THP剂量)治疗NHL,有可能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P值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及生存率,而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郭海宜胡夕春洪小南曹军宁印季良李进许立功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吡柔比星
非霍奇金淋巴瘤伴有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化疗时代的防治措施
<正>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超过3.5亿人口携带乙肝病毒,其中75%携带者居住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慢性乙肝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卫生部1992年调...
曹军宁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化疗抗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II期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109/L后停药。结果:共入组10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00例。PLT最低值(中位数)对照周期为49(5~76)×109/L,治疗周期为69(6~221)×109/L,P<0.001。PLT≤75×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7(0~26)天,治疗周期为3.5(0~28)天,P<0.001。PLT≤5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2(0~20)天,治疗周期为0(0~23)天,P<0.01。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0(0~9)天,治疗周期为0(0~5)天,P>0.05。从PLT最低点恢复到8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5(1~18)天,治疗周期为2(0~28)天,P<0.001。对照周期输注血小板人数为6例,治疗周期为6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心悸、水肿、肌肉关节痛、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防治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曹军宁许立功吴晴冯继锋张沂平秦凤展徐建华战榕谭清和吴昌平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血小板减少症化疗
10例原发性宫颈淋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3
1997年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宫颈恶性肿瘤的0.9%,10例患者平均年龄43.6岁,7例有癌肿家族史,临床症状以阴道出血和/或白带增多为主,肿瘤形态为息肉型(4例)、糜烂型(4例)和结节型(2例)。按FIGO分期:Ⅰb期8例,Ⅱb期1例,Ⅳ期1例。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确诊,病理类型上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性,其中弥漫型裂细胞性3例,裂-无裂细胞性4例。10例患者采用手术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期3~66个月,除1例术后41个月腋下转移外,9例无瘤生存。结论如果发现早,治疗适当,宫颈淋巴瘤疗效并非很差。
孙敏曹军宁张国玲洪小南
关键词:宫颈肿瘤淋巴瘤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14例晚期结直肠癌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14例既往氟尿嘧啶 (5 FU)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单药伊立替康 30 0mg/m2 ,静脉点滴 ,每 3周为一疗程。全部患者以前曾接受过含氟尿嘧啶的辅助化疗 ,2例曾接受过盆腔放疗。结果 :9例患者接受 3疗程化疗 ,5例接受 6疗程化疗。 14例患者中SD 10例 ,PD 4例。常见治疗毒性为乙酰胆碱能综合征 13例 (92 .9% ) ,延迟性腹泻 11例 (78.6 %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11例 (78.6 % ) ;Ⅲ度毒性 :恶心呕吐 2例 (14 .3% ) ,延迟性腹泻 2例 (14 .3%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1例 ;仅 1例患者发生Ⅳ度腹泻。结论
应江山曹军宁印季良洪小南许立功
关键词:晚期直肠肿瘤伊立替康结肠肿瘤
Aurora A抑制剂和抗PD1单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一、Aurora A抑制剂Aurora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包括Aurora A、B、和C,对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具有重要功能。其中,Aurora A激酶(AAK)位于有丝分裂细胞中心体和靠近纺锤体极端的纺锤体微管。AAK通...
曹军宁
文献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MG、VEGF、bFGF、IL-6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之间的关系。方法:33例初治DLBCL患者按IPI评分分成低危组(IPI<2)和中高危组(IPI≥2),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VEGF、IL-6、bFGF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β2-MG、VEGF、bFGF、IL-6水平均较低危组明显升高。结论:血清β2-MG、VEGF、bFGF、IL-6水平可以和IPI一起用于DLBCL患者预后判断,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设计新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季冬梅洪小南曹军宁陆洪芬李秋吴向华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国际预后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