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冷中子源
  • 3篇研究堆
  • 3篇中国先进研究...
  • 3篇慢化
  • 2篇凋亡
  • 2篇凋亡相关
  • 2篇凋亡相关基因
  • 2篇形态学
  • 2篇压缩机
  • 2篇蒸汽
  • 2篇蒸汽冷却
  • 2篇气泡
  • 2篇细胞
  • 2篇相关基因
  • 2篇慢化剂
  • 2篇截面含气率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含气率
  • 2篇分子

机构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16篇李小明
  • 7篇冯全科
  • 5篇毕勤成
  • 4篇陈听宽
  • 3篇杜社教
  • 1篇史晓军
  • 1篇徐亮
  • 1篇陈凯
  • 1篇李彦
  • 1篇沈峰
  • 1篇彭学院
  • 1篇熊伟
  • 1篇汪芳山
  • 1篇王维
  • 1篇税琳棋
  • 1篇孙超
  • 1篇王冶
  • 1篇魏亮
  • 1篇于庆峰
  • 1篇高建民

传媒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核动力工程
  • 1篇流体机械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1998
  • 1篇199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慢化包含气率及其结构优化研究
中国先进研究堆(China Advanced Research Reactor,简称“CARR”)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划于2006年建成的一座核功率达60MW的多功能研究型反应堆,该堆芯的最大中子注量率可达1×101...
李小明
关键词: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含气率慢化剂
文献传递
流体物性对冷中子源冷包截面含气率的影响模化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差压法测出了冷中子源模拟冷包中环形通道内不同层面的平均含气率,发现液相的表面张力与密度的比值是决定截面含气率的主要物性因素;此比值越大,含气率越低。氟利昂113的表面张力与密度的比值比液氢的相应值低,故可以选用氟利昂113作为模拟工质对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中气液两相氢循环的含气率进行模拟研究,且试验结果将偏于保守。
李小明毕勤成冯全科陈听宽杜社教
关键词:冷中子源截面含气率
全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受体的检测
李小明
关键词:龋病变形链球菌唾液蛋白粘附
透平叶片双工质冷却流量和流向的优化配置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SST转捩模型求解了三维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具有多个光滑内冷通道的试验叶片进行了气热耦合的数值计算,同时研究了蒸汽、空气冷却工质的流量大小和流向分配对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和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ST转捩湍流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叶栅内的传热特性;增加冷却工质的流量,叶片温度明显降低且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冷却工质流量比从0.018 74提高到0.093 71时最大温差下降了约30K,叶片表面的平均冷却效率最大可提升17%,叶片达到最大冷却效果的冷却流量比的最佳值为0.074 97;改变叶片的第2、第4通道的冷却工质流向,可以改善叶片中弦区域沿展向的温度梯度,第5通道采用双向进气的配置方案可以很好地降低叶片尾缘区域的温度梯度,从而改善叶片整体温度的分布.
徐亮税琳棋高建民史晓军王维李小明
关键词:透平叶片蒸汽冷却气热耦合
高温涡轮叶片蒸汽冷却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李小明
关键词:涡轮叶片蒸汽冷却
复合轮齿压缩机的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复合轮齿压缩机是一种具有部分内压缩的新型转子压缩机。对其热力性能作了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在分析复合轮齿压缩机内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合轮齿压缩机热力学的数学模型。热力学模型全面考虑了泄漏、传热及排气孔口流动等因素。在试验研究中,测试了变工况下的热力性能。通过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热力学模型,并据此对复合轮齿压缩机的内部损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到了影响复合轮齿压缩机性能的四个主要因素:压力均衡、过压缩、泄漏和摩擦,以及这四个因素对性能的影响规律。
熊伟冯全科彭学院李小明
关键词:转子压缩机热力学模型性能分析
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冷包含气率及两相热虹吸循环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以氟利昂R113为工质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CNS)两相氢热虹吸循环回路进行了全尺寸模拟试验。以气液密度比、体积蒸发率相等为相似准则,试验研究了循环特性、冷包液位、截面含气率与热负荷的关系。实验观测到,各工况下的模拟回路均能建立稳定的循环,在冷包内形成了内筒含气、环形空间充满一定含气率的气液两相混合物的慢化剂结构。随热负荷变化,模拟系统冷包液位具有自调节性。
杜社教毕勤成沈峰陈听宽冯全科李小明
关键词: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慢化剂CNS截面含气率
电网检修计划编排系统中数据库与WEB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李小明
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两相虹吸氢系统的概念设计及可行性试验被引量:2
2004年
提出了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氢系统的概念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针对概念设计中采用的两相虹吸氢回路系统,使用氟里昂113进行了1:1的模化试验研究,确定了中子慢化室含气率、热虹吸系统循环能力及各部件的初步结构形式和尺寸。还进行了气泡在不同液体中上升速度的试验研究,以决定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等物性对气泡上升速度、含气率、系统循环能力的影响,分析得到模化关系,以便将氟里昂模化试验的结果应用于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堆冷中子源氢系统的设计。
毕勤成陈听宽冯全科杜社教李小明魏亮
关键词:冷中子源概念设计
气泡在不同液体中上升速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为了推断中子慢化剂液氢中气化氢气泡的上升速度及影响因素,选取合适的工质进行了含气率的模拟实验.采用和液氢层厚度相同的方形有机玻璃管作为可视化实验段,在其中加入蒸馏水、无水乙醇及氟里昂113作为液体介质,通过在实验段的下部喷入空气产生空气气泡进行不同液体介质中空气气泡的上升速度实验,以研究液相的物性如表面张力、密度、粘度等对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对于半径为1~3mm的空气气泡,液相表面张力与密度的比值是决定气泡上升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该比值越大,气泡上升得越快.对照液氢的相关物性预测出了半径为1~3mm的气化氢气泡要比R113中空气气泡的上升速度快,因此可以用R113进行两相氢循环中含气率的模拟实验.
李小明王冶毕勤成冯全科
关键词:气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