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栎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脊柱
  • 4篇截骨
  • 4篇后凸
  • 3篇有限元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手术
  • 3篇松质骨
  • 3篇强直
  • 3篇强直性
  • 3篇强直性脊柱炎
  • 3篇强直性脊柱炎...
  • 3篇后路
  • 3篇后凸畸形
  • 3篇畸形
  • 3篇脊柱后凸
  • 3篇脊柱炎
  • 2篇腰椎
  • 2篇腰椎不稳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融合术

机构

  • 1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栎
  • 10篇马原
  • 7篇谢江
  • 5篇马俊毅
  • 3篇李辉
  • 3篇朱旭
  • 2篇孟祥玉
  • 1篇阿不都乃比·...
  • 1篇吐尔洪江·阿...
  • 1篇张玉坤
  • 1篇马涌
  • 1篇田慧中
  • 1篇林强
  • 1篇代杰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兵团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侧颈前路清除结核病灶取髂骨钛板固定治疗中下颈椎结核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经右侧颈前路切口清理结核自取髂骨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手术方法、疗效及5年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3年4月全部采用右侧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病例,共10例,平均31岁。C45例,C53例,C6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抗结核治疗9~12个月。[结果]平均随访30个月。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无断裂,无结核病灶局部复发。[结论]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右侧颈前路手术清除结核病灶取髂骨钛板固定治疗中下颈椎结核,恢复病灶破坏椎体的高度、同时达到矫正后凸畸形的目的、解除结核病灶对脊髓神经的压迫、重建颈椎的稳定,有利于结核病灶的愈合。
谢江郭惠丽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马原李栎
关键词:自体髂骨
上位腰椎不稳定合并下段腰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于上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高位腰椎不稳合并下腰椎管狭窄患者40例均行一期后路多阶段腰椎内固定加椎管扩大减压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中未有血管、神经等副损伤.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出血量约400 ml,术后所有患者全部下腰部疼痛及单侧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40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60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一例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融合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对于上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一期进行后路手术,手术疗效肯定,术后效果满意.
谢江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孟祥玉马原李栎
关键词:后路脊柱融合术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发展及临床运用探析
2021年
骨科手术机器人是集电子信息、机械物理、医学等多个领域为一体的新型医疗器械,是当前医学领域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程控化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将其应用在实际的骨科手术中,有着比较好的可靠性,应用前景非常乐观。因此,当前为了保证手术机器人能够实现更好地发展,需要在明确技术优势、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了解其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而保证能够更加高效的应用该项技术,保证在未来能够拥有更加广泛的提升空间。
李栎
关键词:骨科手术机器人
有限元法分析强直性脊柱后凸去松质骨截骨与全脊椎截骨矫形的生物力学特点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严重的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常采用矫形截骨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脊柱截骨矫形手术风险高,具体治疗方案较为个体化,畸形脊柱的生物形态与力学特性错综复杂。但有限元分析法对不规则物体的生物力学分析有其独特的优势性。目前国内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强直性脊柱后凸截骨治疗的生物应力特点鲜有报道。目的:建立强直性脊柱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截骨方式选择与全脊柱变形位移趋势及截骨接触面、钛棒、椎弓根螺钉等应力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三维医学图形软件构建强直性脊柱后凸全脊柱模型,导入ANA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模拟在T_(12)和L_1椎体节段行2种截骨方式(全脊椎截骨术与去松质骨截骨术)的4个截骨模型。对椎体及螺钉分别施加相应的载荷,得到4种工况下的一系列变形和应力云图。结果与结论:(1)T_(12)椎体截骨加载后各方向轴的全脊柱位移趋势大于L_1椎体截骨模型;(2)去松质骨截骨模型的应力集中部位于后方的内固定装置,全脊椎截骨的生物应力主要集中在钛笼及截骨接触面;(3)个体化的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治疗会影响截骨节段及截骨方式的选择,截骨节段的选择将主要影响全脊柱的变形稳定性,内固定节段的应力分布可能与截骨方式及内固定装置方式相关;(4)该结论可为强直性脊柱后凸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段延辑马俊毅李辉李栎马原
关键词:脊柱后凸生物力学全脊椎截骨
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以PDCA质量循环管理模式联合PBL教学方法在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6-2017级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为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联合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各40人,比较教学结束时两组规培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与思维有无差异。结果理论方知识笔试方面,联合组(87.56±3.12)分,对照组(82.27±4.25)分,成绩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操作及思维分析方面,联合组表现优良率为67.2%,而对照组仅为5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PDCA循环结合PBL教学法对提高骨外科住培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操作及诊疗技能有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马原刘振伟朱旭马俊毅眭江涛李栎
关键词:PDCA循环PBL骨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双足鼠脊柱侧弯模型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 AL)和特立帕肽(teriparatide, TPTD)对双足鼠脊柱侧弯进展的作用。[方法]将45只C57BL/6J雌性4周龄小鼠行双前肢和尾离断,建立双足鼠脊柱侧弯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AL组和TPTD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AL和TPTD,连续12周。行影像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检测。[结果]随时间推移,三组动物Cobb角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8周和12周,脊柱侧弯Cobb角由大至小依次为:对照组>AL组>TPTD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对照组的Cobb角显著大于AL组和TPTD组(P<0.05),而AL组与TPT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动物BMD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4、8和12周BMD值由低至高均为:对照组0.05)。[结论]在双足鼠脊柱侧弯模型早期给予AL和TPTD可有效减小鼠脊柱侧弯Cobb角,同时增加生长期小鼠脊柱BMD值。
朱旭马雄辉代杰眭江涛阿不都乃比·艾力马原田慧中马俊毅李栎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特立帕肽
高位腰椎不稳合并下腰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对于高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不稳合并下腰椎管狭窄患者40例均行一期后路多阶段腰椎内固定加椎管扩大减压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中未有血管、神经等副损伤.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平均手术时间130分钟,出血量约400ml,术后患者全部下腰部疼痛及单侧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均明显减轻.40例患者平均随访3~5年,平均四年半,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一例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融合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对于高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一期进行后路手术,手术疗效肯定,术后效果满意.
谢江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孟祥玉马原李栎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
去松质骨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限元分析
2018年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是一类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的脊柱畸形,由于重心移位,脊柱的生物力学也较复杂,目前对其后凸畸形矫形后的生物力学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20°,30°,40°截骨角度模拟去松质骨截骨矫形手术方案,并分析其矫形效果及生物力学。结果与结论:(1)成功建立了完整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模拟手术操作建立了截骨角度分别为20°,30°,40°的去松质骨截骨模型;(2)3组不同截骨矫形方案中,去松质骨截骨30°矫形程度最佳,并且应力分布较小,其T12、L1、L2、L4、L5、S1、钉棒应力分别为7.346 1,11.952,72.783,81.368,28.144,41.114,109.69 MPa;(3)在去松质骨截骨术30°截骨方式下,术后矫正Cobb角为1.4°,既可获得较佳的矫形程度,同时也能降低由于内固定应力分布集中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
谢江李栎马俊毅眭江涛朱旭马原
关键词:脊柱后凸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去松质骨截骨与全脊柱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背景:脊柱矢状面失衡对其生物力学有很大的影响,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脊柱后凸截骨方案的设计影响很大。目的:应用计算机建模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T数据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计算L2节段预截骨角度,模拟去松质骨截骨术和全脊柱截骨术进行截骨,并分析矫形后生物力学。结果与结论:(1)建立了完整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模拟手术操作建立L2去松质骨截骨术式和全脊柱截骨术式两种不同术式截骨模型;(2)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5.0,脊柱去松质骨截骨模型共划分十节点四面体单元948 874,1 564 477个节点,全脊柱切除截骨模型共划分十节点四面体单元931 969,1 548 812个节点;(3)加载载荷计算得出:去松质骨截骨术式内固定和截骨面应力高于全脊柱截骨术式,其螺钉等效应力分别为40.946,67.26,493.64,304.05,75.359,146.31 MPa,钛棒等效应力为391.01 MPa;(4)结果表明,2种不同截骨手术方式均能重建矢状面平衡,但去松质骨截骨应力高于全脊柱截骨,且差距较为明显,在相同节段、相同角度下去松质骨截骨术发生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的风险高于全脊柱截骨术。
谢江张玉坤李栎马俊毅马原眭江涛马涌李辉
关键词:脊柱后凸有限元分析
经椎弓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背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式矫正效果明显,且矫正度数丢失的发生率较低,一直以来都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矫正首选手术方式。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志愿者,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和磁共振扫描。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模型,再生成完整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3种模型分别模拟3种不同截骨矫形手术方案,截骨角度分别为20°,30°,40°,并分析矫形效果及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成功建立了完整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截骨角度分别为20°,30°,40°的3种不同螺钉钛棒最大主应力分别为54.632,194.230,394.860 MPa;(2)成功模拟3种不同截骨矫形方案,模型3矫形程度最佳,但应力分布较大,位移明显,内固定后稳定性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增加,模型2在矫形程度以及应力分布适中,既获得较佳的矫形程度,同时也降低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的发生。
李栎谢江马原李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