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宴

作品数:37 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起搏
  • 10篇起搏器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脏
  • 6篇血管
  • 6篇植入
  • 5篇血压
  • 5篇术后
  • 5篇高血压
  • 4篇心律
  • 4篇心室
  • 4篇血肿
  • 4篇囊袋
  • 4篇囊袋血肿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病

机构

  • 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36篇李海宴
  • 9篇陈方
  • 8篇吴长燕
  • 7篇郭成军
  • 7篇方冬平
  • 7篇高阅春
  • 7篇张英川
  • 7篇李宇
  • 5篇任学军
  • 5篇张金荣
  • 5篇陈慧敏
  • 4篇张晓玲
  • 4篇曾哲淳
  • 4篇戴文龙
  • 4篇张维东
  • 4篇孟康
  • 3篇李铮
  • 3篇方东平
  • 3篇姚崇华
  • 3篇郝蓬

传媒

  • 10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心律植入装置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不同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于心律植入装置(EPD)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正在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并且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老年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策略,分成4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DAP组)、低分子肝素桥接(LMWH)组、单用阿司匹林组(ASA)和华法林组,观察患者EPD植入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 结果 入选患者324例,DAP组、ASA组、LMWH组、华法林组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4.93%(4/81)、3.70%(3/81)、18.25%(15/81)和2.47%(2/81).LMWH桥接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AP组、ASA组、华法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MWH桥接治疗是患者发生囊袋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发生囊袋血肿的风险是接受其他治疗患者的7倍(OR=7.124,95% CI:1.861~27.271). 结论 LMWH桥接治疗增加EPD置入后囊袋血肿的风险.
陈妍张慧智郭成军曾哲淳李海宴方东平戴文龙张金荣刘寅赵茹孟康
关键词:华法林心脏辅助装置血肿
三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99年
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以及同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6例,其中5例为阵发房颤,1例为阵发房扑,心电图示房间阻滞。植入冠状窦电极及普通右房和右室电极,用Y型转换器以右房耳电极为负极,冠状窦电极为正极构成新的双极电极。将4例患者DDD起搏器调至AAT模式,2例患者为DDD模式,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消失。随访2~6个月,疗效满意。三腔心脏起搏器适用于治疗病窦并有房室传导异常合并房内阻滞的阵发房扑和房颤的患者。
李海宴张英川陈慧敏方冬平
关键词:冠状窦电极三腔起搏器病窦综合征
Hamman氏征在心音图上的表现及意义(附4例报告)
1996年
本文报告4例有Hamman氏征的左侧气胸患者的心音图。Hamman氏征在临床上是诊断纵膈气肿或左侧少量气胸患者的特异性体征。此音与心动周期关系密切,常发生于心脏收缩的中晚期,其主音为一高振幅,较清晰强音。其振幅的高低变化,距第一心音位置的远近,以及出现频率的多少,受患者体位、瞬间胸膜腔内受挤压气量的多少所影响。本文提供的心音图照片为4例左侧气胸患者胸膜腔内含气量为5~25%时及其肺复张后的心音图记录。Hamman氏征产生机制类同于物理学中的“水锤”现象。
梁瑛李海宴姚天樵
关键词:心音图气胸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被引量:40
2000年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 ,以获得较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 方法 对 10例有按需型心室起搏 (VVI pacing)适应证的患者 ,以心内希氏束导管的顶端为 X线影像下的参考标志 ,放置螺旋电极起搏导线 ,导线向其远端上方移动 ,寻找适当的植入位置。若起搏时导线电极记录的局部心室电图的起点比希氏束上的 V波提前 ,且起搏的 QRS波与自身窦性搏动的 QRS波相似 ,这个部位便是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位。 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地植入了导线和脉冲发生器 ,术中测试的阈值为 (0 .5 0± 0 .2 5 ) V。起搏的 QRS时限平均 (12 4.77± 11.35 ) m s。随访平均 8个月 ,起搏阈值无显著改变 ,未发生导线脱位和其它等并发症。 结论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张英川李海宴陈慧敏方东平车海波郝蓬
关键词:希氏束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装置植入术后采用改良皮内缝合及传统皮下缝合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心脏起搏装置在植入术后不同缝合方式对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为不同手术切口缝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接受心脏起搏装置植入患者。以缝合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组(采用皮下缝合)和改良组(采用皮内缝合)。比较两组间手术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事件以及瘢痕形成因素。结果改良组较传统组住院时间短[(3.3±0.7)d vs(7.1±0.9)d,P=0.102]。瘢痕形成率低(0.6%vs 2.7%P=0.049)。感染发生率无差异。结论改良皮内缝合较传统皮下缝合住院周期减少,医疗成本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加。
吴长燕韩智红李海宴任学军李宇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器皮肤缝合瘢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被引量:2
2014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左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心输量减少造成,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房室传导或心室内传导延迟,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目前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虽然应用药物可缓解症状,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即便应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变心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及改善预后。
李宇李海宴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扩血管药物临床症状左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缺血性J波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指标的特点及缺血性J波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236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30例正常人为空白组,比较3组对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水平(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冠心病患者缺血性J波特点情况。结果冠心病组RDW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RDW水平差异较大),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冠心病组hs-CRP和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合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心病组TNF-α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IL-6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合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心病组TC和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合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患者缺血性J波人数193人(81.78%),未检测到缺血性J波人数43人(18.23%)。缺血性J波的冠心病人发生心脏事件人数明显多于无缺血性J波人数,患者在出现急性剧烈胸痛时,患者在ST段抬高前出现明显的J波。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多种指标相关,且病情程度与缺血性J波相关,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宇高阅春任学军李海宴陈方
关键词:冠心病缺血性J波细胞因子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正常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态下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右室完全起搏模式下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0.58±0.07 vs 0.61±0.01,P<0.001),左室6节段收缩期平均速度下降(4.0±1.5cm/s vs 4.7±1.6cm/s,P<0.001),心室收缩同步性下降(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37.5±12.5ms vs 23.7±10.2ms,P<0.001),心室同步性恶化程度与收缩功能恶化中度相关(r=0.37,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及左室功能降低。
李海宴房芳李铮李治安杨娅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右室心尖部起搏左室收缩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超声心动图
北京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杨晓辉李海宴姚崇华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性别体重文化程度
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心律置入装置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心律置入装置(CIED)置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接受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需要置入心律置入装置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患者43例为血肿组,按照年龄1:1匹配入选术后未发生囊袋血肿的患者43例为无血肿组,分析围术期接受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囊袋血肿的风险因素。结果与无血肿组比较,血肿组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12.16)% vs (49.81±14.96)%, 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8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1% vs 13.95%,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80%为囊袋血肿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64,95% CI:0.082~0.850,P=0.026)。结论增高的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增加持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心律置入装置置入术后囊袋血肿的风险。
陈妍郭成军曾哲淳李海宴方东平戴文龙张金荣孟康
关键词:腺苷二磷酸花生四烯酸心脏起搏器血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