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根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氯地平过量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胸腹腔积液被引量:5
- 2010年
- 1例27岁女性患者自行服用氨氯地平(5 mg/片)42片3,0 min后出现头晕、反复呕吐,BP为73/41 mm Hg。给予补液和多巴胺静脉泵入提升血压。入院第2天患者15 h尿量仅200 mL,其BUN和SCr分别为12.4 mmol/L和158μmol/L,并出现胸闷、气短,SpO2 92%,颜面水肿。超声检查示胸腹部大量积水,遂行胸腔引流术放出胸腔积液以减轻心、肺压迫症状。入院第3天其ALT和AST分别为117 U/L和89 U/L。第5天开始患者出现多尿,达平均4000 mL/d,血钾由3.4 mmol/L降到2.5 mmol/L,给予补钾。第7天患者尿量恢复正常,血钾升至3.45 mmol/L。患者住院11 d,痊愈出院。
- 郑文博丁志荣李焕根
- 关键词:氨氯地平多器官功能不全胸腹腔积液
- 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PaO_2、PaCO_2、SpO_2及pH指标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其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pH指标的影响。方法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14例老年重症患者,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啰音的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aCO_2、SpO_2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和组间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以显著改善PaO_2、PaCO_2、SpO_2及pH等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
- 李焕根陈伟文黄幼佩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
- 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对机械通气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分析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对机械通气ICU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到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ICU-AW患者100例。入选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进行机械通气ICU-AW患者分为对照组(n=50),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合NMES疗法,将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ICU-AW患者分为研究组(n=5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在治疗期间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ICU-AW患病率,统计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第5、10天时,对照组的MRC总评分、上肢与下肢评分明显低于第1天时(P<0.05),而研究组第10天时以上评分低于第1天(P<0.05)。第1天时,两组的MRC总评分、上肢与下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10天时,研究组MRC总评分、上肢与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时,两组的ICU-AW患病率与ICU谵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10天时,研究组ICU-AW患病率与ICU谵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10天,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剪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剪切粘度和红细胞聚集均较第1天时明显减小(P<0.05),且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NMES联合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干预机械通气ICU-AW患者,可以有效提高MRC评分与肌力,降低ICU-AW患病率与ICU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庄月娥黄玲蔡晶晶李焕根
-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
- 气压治疗仪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 2024年
-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1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结合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行间歇充气加压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总住院时间、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与D-二聚体指标、肿痛复发率、康复满意度及疗效情况。结果:在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出院后肿痛复发率(2/75)低于对照组(8/75)(2.67%vs 10.66%,P<0.05)。干预14 d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血液峰速度较干预前上升(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血液峰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两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下肢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凝血指标P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4 d的总有效率(73/7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5)(97.33%vs 88.00%,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96.00%vs 85.34%,P<0.05)。结论: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行间歇充气加压疗法联合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疗法可以缩短重症患者的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总住院时间,增强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善凝血与D-二聚体水平,提高康复满意度与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赖玲治陈婷婷白亚铃李焕根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 CRRT对SIRS合并CL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eapilllary leak syndrome,CL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2~2015-02我院收治的82例SIRS合并CLS患者,40例行CRRT的患者为试验组,42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未接受CRRT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h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fial pressure,MAP)、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心率(heaar ate,HR)、尿量、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e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AP、OI及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6±11.01)mmHg vs.(84.15±11.68)mmHg、(231.06±33.68)mmHgvs.(189.48±31.97)mmHg、(73.11±12.67)mL/hvs.(52.17±11.06)mL/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EVLW、PV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9±0.58)mL/kgvs.(8.72±0.52)mL/kg、(2.27±0.82)%vs.(3.85±0.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9±3.15)×10^9/Lvs.(14.81±3.56)×10^9/L、(70.15±30.08)mg/Lvs.(100.26±45.5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PACHEII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1±3.97)分vs.13.12±5.11)分、(85.97±20.08)hvs.(135.16±25
- 李焕根陈伟文郑文博
- 多潘立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鼻胃管+多潘立酮组和单纯鼻胃管组,各64例。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的相关胃肠并发症、肺炎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两组患者肺炎发生及严重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潘立酮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有效降低胃潴留、误吸等胃肠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蔡晓祯李焕根陈泰裕黄建辉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鼻胃管多潘立酮
- 乳酸与糖尿病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乳酸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重症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ereatitis, HL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所有重症HLAP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入院当日动脉血乳酸、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治疗后12 h动脉血乳酸水平。按血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乳酸≤2.0 mmol/L)和高乳酸组(乳酸>2.0 mmol/L);将患者按血乳酸水平和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高乳酸未合并糖尿病组、低乳酸未合并糖尿病组、高乳酸合并糖尿病组和低乳酸合并糖尿病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15例重症HLAP患者,其中男92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65±12.51)岁;其中低乳酸组35例,高乳酸组80例,两组合并糖尿病例数分别为8例和23例。两组基线资料、合并糖尿病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分析:高乳酸组60 d生存率低于低乳酸组(72.5%vs. 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03);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乳酸组60 d生存率低于低乳酸组(78.9%vs. 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15);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乳酸组与低乳酸组两组患者60 d生存率对比(56.5%vs. 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P=0.1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酸水平是影响重症HL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01,95%CI:1.539~27.460,P=0.011);12 h乳酸清除率是重症HLAP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735,95%CI:0.568~0.950,P=0.019);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层后,乳酸水平是影响未合并糖尿病重症HL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72,95%CI:1.079~61.892,P=0.042),而对于合并糖尿病重症HLAP患者而言,乳酸水平对其预后无影响(OR=4.456,95%CI:0.569~34.879,P=0.155)。结论:血乳酸水平是重症HLAP患者的独�
- 戴晓冬李焕根黄幼佩王剑铭林天来
- 关键词:乳酸糖尿病生存率
- 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评价
- 2018年
- 目的探究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4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2.34%)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和对照组(10.6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十分可行,有助于缓解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黄鸣恋陈伟文林天来李焕根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趋化素及其受体ChemR23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研究趋化素(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包括存在多器官功能性障碍(DF组)和无多器官功能性障碍(NDF组),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中Chemerin与ChemR23水平及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F组和NDF组Chemerin与ChemR2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N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hemerin与ChemR23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hemerin与ChemR23水平明显升高,与APACHEⅡ评分明显正相关,有望可作为感染性休克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
- 李焕根李冰黄鸣恋林宏峻方珊珊陈伟文唐明青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趋化素
- 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并中间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并中间综合征(IMS)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2008年10月收治的42例IMS患者,随机分成序贯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机械通气,序贯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MV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序贯组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疗效肯定而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用。
- 郑文博李焕根丁志荣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序贯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