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良

作品数:33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玉米
  • 12篇早熟
  • 6篇栽培
  • 6篇极早熟
  • 6篇寒地
  • 5篇性状
  • 5篇选育
  • 5篇栽培技术
  • 5篇高纬寒地
  • 4篇玉米品种
  • 4篇土壤
  • 3篇选育及栽培技...
  • 3篇玉米产量
  • 3篇玉米新品种
  • 3篇育种
  • 3篇早熟玉米
  • 3篇土壤含水量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机构

  • 3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黑河学院
  • 1篇绥化市种子管...
  • 1篇北安市农业技...
  • 1篇漯河市农业科...

作者

  • 32篇李金良
  • 21篇张崎峰
  • 20篇陈海军
  • 13篇巩双印
  • 12篇陈凤芝
  • 12篇蔡鑫鑫
  • 7篇吴瑶
  • 3篇张作峰
  • 3篇刘显元
  • 2篇王晓鸣
  • 2篇项鹏
  • 2篇吴振明
  • 2篇吕晓丽
  • 2篇张作锋
  • 1篇杨肖雨
  • 1篇吴俊彦
  • 1篇闫洪睿
  • 1篇梁吉利
  • 1篇鹿文成
  • 1篇段灿星

传媒

  • 19篇黑龙江农业科...
  • 3篇中国种业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现代农业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为探讨深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早熟玉米新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在7个不同深松模式下,研究了其对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和玉米吐丝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的产量在处理3时达到最高;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影响较大,对穗粗、穗行数等性状影响较小。
陈海军巩双印李金良张作峰陈凤芝张崎峰
关键词:玉米土壤含水量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立足于高纬度地区采用的耕作方式,通过2009年和2010年在黑河地区的平作定点试验,比较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3种不同玉米茬口处理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黑河地区气候具有特殊性,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在该地区均无明显的增产效果。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关键词:玉米平作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
极早熟玉米重组群体籽粒脱水速率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培育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解决玉米收获期含水量过高的问题,以德美亚♂(脱水快)×边自30(脱水慢)组配的100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生理成熟后籽粒自然脱水速率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力估计,比较重组自交系生理成熟后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籽粒自然脱水速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籽粒自然脱水速率表现较高的遗传能力,广义遗传力为76.93。同时对籽粒脱水速率进行了正态分布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正态分布。
李金良
关键词:早熟玉米广义遗传力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检测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探索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分布情况,通过分子标记法对黑龙江省19个地区的204个稻瘟病菌的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含有无毒基因Avr-pita、AVR-CO39、PWL2和PWL3。结果表明:各基因的出现频率差异较大,PWL2的出现频率较大,为52.94%,PWL3最低,出现频率为0,Avr-pita和AVRCO39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9.22%和37.75%。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复杂,在不同地区甚至相同地区的菌株中无毒基因的存在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异。
张崎峰靳学慧蔡鑫鑫李金良陈海军
关键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子标记
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转基因技术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玉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所取得的成就及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前景。
李金良于凤丽
关键词:玉米转基因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边自465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2014年
本文以边自465评价以及利用情况为例对高寒地区极早熟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加以分析,指出早熟亲本自交系选育熟期是一个关键指标,如何提高其产量和抗逆性是早熟玉米育种人员需要攻克的难点。
李金良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被引量:9
2015年
鉴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田间防治操作困难的问题,于2012年和201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河南省西平县分别针对春玉米的大斑病、夏玉米的小斑病及南方锈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控措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保护性与治疗性兼顾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玉米10-13叶期(大喇叭口期)采用一次机械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作业,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后期的叶斑病发生程度:大斑病病株率、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32.0%-71.1%、0.66-1.11和51.7%-81.4%;小斑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48-1.10和20.9%-35.7%;南方锈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25-0.60和7.4%-12.0%;保护了中下部叶片并推迟田间大斑病的初发时间;由于延长了叶片功能期,降低了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挽回春玉米损失2.4%-2.7%,可挽回夏玉米损失2.0%-8.6%。玉米生长中期阶段的喷药对后期叶斑病的防控作用明显。
王晓鸣巩双印柳家友张崎峰袁刘正谢耀丽李万祥段灿星李金良
关键词:玉米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防控技术
玉米新品种边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1年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边单9号的推广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边单9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等。边单9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自交系D22为母本,自交系边自V9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适应区从出苗到成熟的生育日数在113 d左右,种子出土能力强,幼苗长势好。边单9号高产稳产性较好,生态适应性较广,适宜在≥10℃活动积温2300℃以上的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吴瑶巩双印张崎峰陈海军陈凤芝吴晓彬李金良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21年
为促进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边单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适应种植区域。边单10号玉米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沈阳农科院引进自交系辽自3370为母本和自育自交系FL236为父本杂交育成。于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110014。该品种为普通玉米品种,种子出土能力强,幼苗长势好。茎秆韧性好,根系发达,具有较好的抗倒性、抗旱性,较抗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2018-2019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963.6 kg·hm^(-2),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8447.0 kg·hm^(-2),且品质优良。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区域种植。
陈凤芝巩双印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瑶吴晓彬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一种玉米育种用花粉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育种用花粉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属于玉米育种技术领域,该玉米育种用花粉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包括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后表面对称安装有第一电机。该玉米育种用花粉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通过...
吴瑶李金良陈凤芝张崎峰陈海军王兵吴晓彬蔡鑫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