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鑫鑫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立足于高纬度地区采用的耕作方式,通过2009年和2010年在黑河地区的平作定点试验,比较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3种不同玉米茬口处理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黑河地区气候具有特殊性,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在该地区均无明显的增产效果。
-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 关键词:玉米平作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
- 一种移动式玉米栽培用施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玉米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前方的下端两侧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主体后方的下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轮子,所述转轴上设有齿轮一,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电机一...
- 吕国丽蔡鑫鑫王舒谭娟
- 文献传递
-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检测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探索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分布情况,通过分子标记法对黑龙江省19个地区的204个稻瘟病菌的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含有无毒基因Avr-pita、AVR-CO39、PWL2和PWL3。结果表明:各基因的出现频率差异较大,PWL2的出现频率较大,为52.94%,PWL3最低,出现频率为0,Avr-pita和AVRCO39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9.22%和37.75%。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复杂,在不同地区甚至相同地区的菌株中无毒基因的存在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异。
- 张崎峰靳学慧蔡鑫鑫李金良陈海军
- 关键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子标记
- 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碳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选用不同耐锌玉米品种‘四单19’(低锌敏感型)和‘牡丹9’(低锌不敏感型),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不同锌浓度对碳酸酐酶(CA)活性、光合特性、可溶性糖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对锌具有选择运输的能力,当锌浓度过大对幼苗造成伤害时,根系吸收的锌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减少,以减少过量的锌对地上部造成的伤害。锌与CA活性密切相关,而CA活性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并非密切相关。低锌和高锌均显著增加了‘四单19’的可溶性糖含量,而‘牡丹9’的可溶性糖含量在缺锌与低锌处理下增加幅度并不明显,但在高锌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增加。低锌和高锌处理都显著降低了‘四单19’叶片的蛋白质含量,而‘牡丹9’低锌处理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并不明显,但在高锌处理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大幅度下降。低锌处理下,‘四单19’的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而游离氨基酸大量积累,明显抑制了植株的生长;‘牡丹9’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变化较小。
- 李佐同杨克军王玉凤蔡鑫鑫张树远
- 关键词:玉米幼苗锌碳氮代谢
- 一种大豆抗炸荚鉴定用筛选装置
- 一种大豆抗炸荚鉴定用筛选装置,本发明涉及大豆抗炸荚鉴定技术领域,盛料框为倒“T”形内部中空结构设置,且设置于支撑外框内部;弹性接料层的外边缘固定在盛料框的上端口上,且弹性接料层中的开口固定有松紧口,松紧口内穿设有拉绳,拉...
- 韩德志邱丽娟贾鸿昌鹿文成张雷梁吉利闫晓飞刘元王舒张习文蔡鑫鑫魏然
- 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0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建立大豆品种黑河50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大豆品种黑河5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密度为主处理,栽培方式为副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栽培方式以及二者的互作均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处理A2B5产量最高,即密度45万株·hm-2与15cm平作组合,且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影响显著,且种植密度的影响要大于栽培方式。
-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 关键词:大豆栽培模式农艺性状
- 黑河地区水飞蓟种植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2
- 2012年
- 为探讨药用护肝植物水飞蓟在高寒高纬度地区的种植前景,对水飞蓟的生物特性、广泛用途、黑龙江省的种植情况、历年产量、经济效益及深加工产品市场走势进行了归纳总结。随着水飞蓟市场价格的缓慢回升,黑河地区水飞蓟种植面积规模化,水飞蓟作为可调茬且有药用价值的优良植物种植前景看好。
- 王舒吕晓丽谭娟蔡鑫鑫
- 关键词:水飞蓟药用植物药用价值
- 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了寒地玉米"II1465"栽培方式与传统垄作栽培方式下,玉米根际微生态的变化。结果表明:"II1465"栽培与传统垄作相比,在0~10cm、10~20cm、20~30cm耕层的土壤容重分别比传统垄作降低了2.4%、3.1%、1.39%;孔隙度增加了5.9%、8.33%、2.08%;10~20cm耕层土壤增温快;在1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均高于传统垄作处理。
- 杨克军王玉凤张树远蔡鑫鑫姜军王岭师臣
- 关键词:寒地玉米栽培方式土壤微生态
- 高纬寒地青贮玉米引种筛选试验被引量:1
- 2015年
- 为研究高纬度寒地青贮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使农民增产、增收,以5个青贮玉米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高纬寒地青贮玉米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生物产量存在一定差异,中单5384产量最高。通过对生育期、株高、穗位、茎粗、单株鲜重、单株穗鲜重及生物产量综合分析,最适于黑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应为中单5384。
- 蔡鑫鑫张伟巍吕晓丽谭娟王舒太万红张崎峰刘显元
- 关键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高纬寒地
- 一种组装式玉米育种栽培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玉米育种栽培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连接有脚轮,所述底座靠近脚轮的一侧螺纹连接脚杯,所述底座远离脚轮的一侧连接安装基座,安装基座远离底座的一侧螺纹连接支柱,支柱远离安装基座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用于...
- 吕国丽蔡鑫鑫王舒谭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