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第

作品数:38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配合物
  • 19篇晶体
  • 17篇晶体结构
  • 7篇光谱
  • 6篇配位
  • 6篇分子
  • 5篇配位聚合
  • 5篇配位聚合物
  • 4篇双核
  • 4篇氢键
  • 4篇磁性
  • 3篇柠檬
  • 3篇柠檬酸
  • 3篇子结构
  • 3篇自组装
  • 3篇金属
  • 3篇金属配合物
  • 3篇晶体结构和磁...
  • 3篇拉曼
  • 3篇冠醚

机构

  • 38篇吉林大学
  • 19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日本关西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8篇杨光第
  • 19篇牛淑云
  • 15篇叶玲
  • 9篇金晶
  • 8篇徐吉庆
  • 5篇邢永恒
  • 5篇杨忠志
  • 4篇樊玉国
  • 4篇白凤英
  • 4篇徐蔚青
  • 4篇陈亚东
  • 3篇孙丽萍
  • 3篇张丽
  • 3篇赵冰
  • 3篇安静
  • 3篇杨冰
  • 3篇迟玉贤
  • 3篇郭纯孝
  • 2篇贾慧颖
  • 2篇叶开其

传媒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化学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3篇吉林大学自然...
  • 3篇中国科学(B...
  • 3篇应用化学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列Mn(Ⅱ)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表面光电压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三种Mn(Ⅱ)配位超分子:Mn(2,5-dcp)2(H2O)2(1),Mn(INA)2(H2O)4(2)和Mn(phen)2Cl2(3)(2,5-dcp=pyridine-2,5-dicarboxylic acid,INA=iso-nicotin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三种化合物中均存在大量的氢键,使化合物晶体构成了无限延伸的三维网络结构.表面光电压谱显示了化合物1~3在300~600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带,具有P-型半导体的特征.讨论了氢键在超分子构建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配位环境对于配合物表面光电压的影响.
张丽牛淑云金晶孙丽萍杨光第叶玲
关键词:锰配合物配位超分子氢键表面光电压
含柠檬酸配体的钨氧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及电子结构
2006年
报道了W/O柠檬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核磁、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而且还用EHMO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解释了该类配合物的羧基红外振动峰是一宽峰且有劈裂的特点.
白凤英牛淑云邢永恒郭纯孝杨光第叶玲徐吉庆
关键词:柠檬酸电子结构
基于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铜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网络晶体被引量:4
2004年
合成了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铜(Cu(bpb))配合物,以该配合物为基本构筑基元(buildingblock),通过分子间配位键及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获得了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Cu(bpb)晶体中由于分子间一维无限伸展的弱配位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维分子柱(molecularcolumn),许多一维分子柱沿同一方向取向、排列构成三维网络晶体,分子柱之间有氢键相连,这些氢键沿晶体学bc平面无限伸展.以Cu(bpb)为构筑基元,通过分子间一维配位键作用结合二维氢键作用,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叶开其吴英张红雨叶玲于景生杨光第王悦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分子间配位键单晶结构基元
[(C_2H_5)_4N]_2{Fe_4S_4[S_2CN(C_2H_5)_2]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1989年
[(C_2H_5)_4N]_2{Fe_4S_4[S_2CN(C_2H_5)_2]_4}单晶样品在Nicolet-R3四圆衍射仪上收集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结果给出其晶胞参数:a=22.125(6),b=11.313(3),c=25.053(8)A;β=118.05(2)°;V=5534.19A^3,Z=4,空间群Cc。衍射数据经过Lp因子和经验吸收效应校正。分子中铁原子的位置从三维Patterson图上得到。接着经过若干轮Fourier和差Fourier电子云密度合成,发现全部其余非氢原子的坐标。氢原子位置根据理论模型计算。结构修正最后收敛至R=0.073,R_w=0.069.标题化合物是由[(C_2H_5)_4N]^+和{Fe_4[S_2CN(C_2H_5)_2]}^(2-)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阴离子上,而在阴离子中含有类立方烷型簇核Fe_4S_4。该簇核中每个铁原子与五个硫原子配位,其配位多面体构型均为畸变的四方锥。
杨光第孙宏林徐吉庆千古松魏洤
关键词:离子型晶体分子结构
反式-二硝基-二苯并-18-冠醚-6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1986年
本文对二苯并-18-冠醚-6进行硝化,然后将产物与钾盐反应,生成了二硝基-二苯并-18-冠醚-6-硫氰化钾一水络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光衍射法测定了结构。
张惠祥孙允秀杨光第申成金长春
关键词:冠醚红外光谱二苯并二硝基络合物
UO_2Cl_4(DCH 18C6·H_3O)_2的合成、结构及其络合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以二环已基18-冠-6(DCH 18 C 6)从盐酸体系萃取氯化铀酰的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红外光谱表明冠醚上的C—O—C基团和(?)的反对称拉伸振动波数分别红移至1090cm^(-1)和912cm^(-1)。该化合物的单晶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其晶体学参数:三斜晶系,空间群P,a=10.183(3),b=10.606(3),c=12.850(6),α=72.09(3),β=85.97(4),γ=86.14(2)°,Z=1。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结构修正最后收敛到R=0.062,R_w=0.061。U原子坐落在对称中心上,并与四个氯原子两个氧原子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四方双锥。H_3O^+嵌于冠醚环中央,并与其三个氧原子构成氢键。
杨光第樊玉国韩延德
关键词:萃取冠醚晶体结构
调制结构的对称性
1993年
定义一种新的对称性,以恢复调制结构失去的对称元素.按照赝对称性的概念,用包含对称算子和原子坐标的解析表达式说明了在一维调制结构的四维描述中的对称操作.在某些限制下,推广三维点群的概念,导出四维空间点群.提出四维超空间群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还较详尽地推导了Bravais格子和系统消光规律,并给出它们的完整的表格,以利于空间群的确定.
杨光第
关键词:调制结构空间群晶体
钨柠檬酸化合物的羧基配位结构
1999年
描述钨柠檬酸化合物的合成及羧基配位形式, 并着重讨论扭曲配位对 C— O 和 M —
邢永恒卜卫明王仁章李冬梅徐吉庆杨光第樊玉国
关键词:晶体结构配合物
银圆盘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文章首先用光诱导化学还原的方法合成了三角板状的银纳米粒子,再利用静电组装的方法将其固定在基片上作为前体。然后把这种前体与形状诱导剂作用,在基片上将银纳米粒子由三角板形状原位转化到圆盘形状,形成银纳米粒子以{111}晶面平...
安静李冬妹唐彬张贺楠杨光第徐蔚青
关键词:自组装
文献传递
两个二维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被引量:17
2004年
Two novel 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Cd 2(C 10H 2O 8)\5(H 2O) 6] n (1) and [Cd 4(C 6H 4O 2N) 8(H 2O) 4] n (2) (C 10H 2O 8=1,2,4,5-benzenetetracarboxyl and C 6H 4O 2N=nicotinato),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of the single-crystal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0.559 62(7) nm, b=0.777 58(6) nm, c=0.969 75(10) nm, α=111.981(5)°, β=101.649(6)°, γ=98.240(5)°, and Z=1. Final R=0.024 8(wR=0.078 5). Complex 2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bca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a=1.144 94(19) nm, b=1.209 69(6) nm, c=1.740 73(8) nm and Z=8. Final R=0.018 5(wR=0.034 8). Both the two complexes are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a two-dimensional infinite structure, the repeat unit is [Cd 2(C 10H 2O 8)(H 2O) 6] (1) and [Cd 4(C 6H 4O 2N) 8(H 2O) 4] (2) which are bridged by the ligands of 1,2,4,5-benzenetetracarboxyl(C 10H 2O 8) and nicotinato(NA), respectively. The two polymers show strong fluorescence with λ em=433 nm(λ ex=333 nm, 1) and λ em=423 nm(λ ex=330 nm, 2) in the solid stat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missions observed in the polymers are tentatively assigned to the ligands fluorescence(LLCT).
牛淑云迟玉贤金晶杨光第叶玲
关键词:镉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