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可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特征及变化。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基因扩增、测序得到标本HA基因的核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序列的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测序得到各标本HA基因1701 bp长度的核苷酸序列,566个氨基酸。2年间有2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但其中有12个位点的改变只出现在单个毒株上。发生明显变化趋势的位点只有145、202、391、468,其中202位点属于Sb抗原决定簇区。受体结合位点、潜在糖基化位点及二硫键比较稳定,2年间没有发生变化。结论主要功能区域比较保守,无变化。序列中发生明显变化趋势的位点只有4个,其中1个位于抗原决定簇区,属于流感病毒抗原漂移过程中突变的累积。
- 黄勇杨华可袁达康黎景全李艳芬周建孟李宇政陈永迪
-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 东莞市2008年麻疹病毒基因型分析
- 2009年
- 目的:为了掌握东莞市2008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核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东莞市2008年麻疹疫情中病人的血清、咽拭子、尿液等标本。对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VERO-SLAM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提取核糖核酸(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取病毒株碳末端450bp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1株麻疹病毒株,均属于H1基因型H1 a亚型。11株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6.7%~100%,11株毒株间,2、4、5、7、8号的序列相同,9、10、11号的序列相同。各毒株与Ch ina93-2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8.7%~99.3%,与Ch ina94-7毒株同源性为96.7%~97.3%,与其它H1亚型的同源性则为97.1%~98.2%。结论:东莞市2008年麻疹病毒流行株均属于H1基因型H1 a亚型,与中国其它地区的流行情况一致。暂无新型及传入性的其它亚型出现。
- 杨华可黄勇袁达康黎景全李艳芬
-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型
- 东莞市2011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型别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引起东莞市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的肠道病毒型别。方法采用荧光RT-PCR方法对标本中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进行特异性核酸检测。对非EV71非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采用VP4基因测序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2011年共检测608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537份为阳性,其中198份为EV71阳性(占36.87%),128份为CVA16阳性(占23.84%),211份为非EV71、非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阳性(占39.29%)。对其它肠道病毒进行VP4基因测序分型,共获得50个可用序列,通过BLAST在线比对确定型别,1例CVA1,43例CVA6,4例CVA10,1例CVA12,1例CVB1。结论 2011年引起手足口病的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构成比已超过EV71和CVA16,成为东莞引起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中CVA6构成比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 黄勇周建孟杨华可袁达康李艳芬黎景全陈永迪
- 关键词:手足口病VP4基因基因测序
- 2005年广东省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和带菌状况调查被引量:26
- 2007年
- 目的:了解我省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并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开展流脑监测工作。选择广州市番禺区、茂名化州市、韶关乐昌市、东莞市及汕头市潮阳区作为流脑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广东省流脑监测方案要求采集市内0-、5-、10-、15-、2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广东省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78.9%(675/856),C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3.7%(203/856);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简称Nm)的带菌率为0.65%(7/1077)。健康人带菌以B群Nm为主。结论:广东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Nm的带菌率也很低,提示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作用。但我省健康人群C群IgG抗体水平较低,一旦有传染源传人,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 刘美真杨华可廖国东黄忠生徐亮邓小玲谭海玲陈经雕宋铁
- 关键词:流脑带菌率抗体水平
-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6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58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4/10万。每年5—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5年发病总数的54.3%。2006年统计外地儿童占发病人数的70.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57.6%(731/1268)。2005年麻疹-IgC,抗体水平监测儿童组和成年组保护率分别为62.1%和51.5%。结论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呈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外来青年工人和外来儿童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故应加强麻疹痘苗接种。
- 刘爱红黎景全杨华可黄勇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东莞市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2009年东莞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厚街镇各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共抽检261人,男性154人,女性107人,几何平均滴度为1∶4173。IgG抗体阳性人数249人,阳性率为95.4%;达到保护水平的人数242,保护率为92.7%。年龄为7、8月的儿童调查了11人,仅有2人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8.2%。结论:除了7、8月婴儿外,其它年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水平及抗体滴度都具有较高水平。
- 黄勇杨华可黎景全李艳芬袁焕章
- 关键词:麻疹
- 2013年-2014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2月东莞市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了解麻疹的流行状况和病毒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 M抗体检测,采用荧光RT-PCR法对咽拭子或尿液标本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核酸阳性标本送至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收集血清标本723份,Ig M抗体阳性524份,阳性率为72.48%;收集522份咽拭子或尿液标本,核酸阳性412份,阳性率为78.93%。成功对168份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其中H1a基因型163份,A型2份,B3型、D9型、G3型各1份。抗体检测结果阴性及未进行抗体检测的126例病例中,检出39例麻疹核酸阳性。结论东莞市麻疹流行以基因型H1a为主,并存其他基因型的散发流行。其中D9基因型为广东省首次发现的基因型。应加强结合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提高麻疹病原学监测的检出率。
- 李艳芬黎景全袁达康杨华可陈永迪黄勇
- 关键词:麻疹病毒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型
- 东莞市2008年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分析
- 目的:为了掌握东莞市2008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核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采集东莞市2008年麻疹疫情中病人的血清、咽拭子、尿液等标本。对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VERO-SLAM细胞进行...
- 杨华可黄勇袁达康黎景全李艳芬
-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型
- 文献传递
- 东莞市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双球菌带菌率及抗体水平。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采集市内两个地方0~、5~、10~、15~、2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流脑A群和C群抗体IgC水平检测。结果:226份健康人群流脑的带菌率为0%;175份血清中流脑A群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4.3%,GMT为4.40;C群IgC抗体的阳性率为19.4%,GNT为1.47。结论:东莞市健康人群中流脑A群IgG抗体阳性率维持在中等水平,C群IgG抗体处于较低水平;健康人群流脑的带菌率很低。
- 杨华可张莉萍刘美珍
- 关键词:流脑抗体水平带菌率
- 东莞市HIV-1主要毒株基因分型及其对耐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抗病毒治疗的50例HIV感染者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pol基因序列并测序,应用BioEdit、Genotyping和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亚型分析,并将获得的核酸序列提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进行耐药位点分析。结果 50例样本最终成功扩增得到35份样本的pol基因序列,在这35例研究对象中,88.6%(31/35)为男性,65.7%(23/35)为经性接触感染。35条pol基因序列中,CRF01AE亚型占37.1%(13/35),CRF07BC亚型占37.1%(13/35),B亚型占14.3%(5/35),CRF5501B亚型占11.4%(4/35)。在35条基因序列中检测到11条(占31.4%)含有耐药相关突变,以CRF01AE和CRF5501B重组亚型为主,原发性耐药率为11.4%(4/35)。结论东莞市HIV-1感染者存在着多种基因亚型,以CRF01AE和CRF07BC重组亚型为主,基因序列发生原发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 方晓君罗皓伦玉华朱建琼杨华可杜进林倪进东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基因亚型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