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清虎

作品数:46 被引量:1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信仰
  • 9篇鬼魅
  • 6篇文化
  • 6篇民间信仰
  • 5篇儒学
  • 4篇政治
  • 4篇思想政治
  • 4篇思政
  • 3篇情怀
  • 3篇仁爱
  • 3篇宗教
  • 3篇家国
  • 3篇家国情怀
  • 3篇教学
  • 2篇大学生
  • 2篇新媒体
  • 2篇政教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治教

机构

  • 37篇安顺学院
  • 14篇中山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1篇杨清虎
  • 2篇段亚菲
  • 1篇周晓薇
  • 1篇黎进深

传媒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2篇贵阳市委党校...
  • 2篇安顺学院学报
  • 2篇文化遗产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江南论坛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岭南文史
  • 1篇农业考古
  • 1篇贵州教育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胜利油田党校...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共桂林市委...
  • 1篇兵团党校学报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新媒体影响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的流失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优势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也是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导致哲学社会科学出现误传误信等消极问题,以至于存在失去学术话语权的危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应警惕科研经费资助、重视科研构成要素变化、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等种种问题。相关从业者只有转变观念,主动迎接变革,才能正本清源,坚守学术话语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有优势,相辅相成,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取信于民,为哲学社会科学奠定良好的话语权基础。
杨清虎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哲学社会科学
近三十年“仁爱”思想研究综述
2015年
近三十年,学界对仁爱思想的研究线索较为复杂。在仁爱思想的诠释方面,"仁爱"既是"统摄诸德"的儒家核心思想——"仁",又是"仁"的具体表达——"仁者爱人"。在"仁爱"与其他思想的比较方面,学界既重视探究孔孟的"仁爱"之源,又重视审视历代思想家的"仁爱"变迁。在仁爱思想价值上,学界从学术、道德、教育、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给予了发掘和关注。当前仁爱思想研究忧喜参半,虽有杂乱、重复、过于夸大其价值、混淆概念等问题存在,但从提高文化自信、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来说,仁爱思想研究仍有着重要的现代化意义。
杨清虎
关键词:儒学仁爱
论唐代文献的“魅”观念
2016年
魅观念源远流长,在唐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魅故事,这些作品刻画的魅生动活泼。在唐代文学中以谏书和诗文最具代表,谏书所引"魑魅"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对谏阻对象、不满、敌视情绪。诗文中的"魑魅"含义丰富,是鬼、是怪、是人、更是情。
杨清虎
关键词:唐代文学
中国古代社会对厌魅之术的惩处
2014年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利用厌魅之术来害人的巫术一直延绵难绝。厌魅之术危害之大,民众谈魅色变,往往敬而远之。惩处厌魅,主要通过神判、宗教、律令共同治魅,一方面需要剪除魅怪本身,一方面又需要惩治施魅之人,害人与避免被害群体之间展开了各种较量,也就有了各种对厌魅之术惩禁的形式。
杨清虎段亚菲
关键词:鬼魅古代社会
论“非遗”影响下的民间信仰被引量:2
2015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重视文化"价值"为核心,民间信仰以关注大众性"信仰"为基本出发点,两者是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视角的关注。民间信仰包含外在表现与内在信仰,如果从文化价值角度审视民间信仰的外在表象,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向趋于一致。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是从当前文化研究角度对民间信仰的诠释和理解,以此可以拓宽对民间信仰认识视角的广度和深度。
杨清虎
关键词: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民俗
南方地区纸质档案文献的保存与修复
2013年
当前的档案文献资料,大多都是采用纸质存档的方式保存,但纸质文献本身存在诸多不易长期保存的因素。对于纸质档案文献,档案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意识和方法保护好这些资料,避免带来损失。南方地区气候普遍潮湿,档案文献保存问题更应引起重视,还应加强档案文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杨清虎
关键词:档案文献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被引量:20
2016年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着重要联系,又对其进行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杨清虎
关键词:毛泽建毛泽东救国救民
人天合一:汉代天人观解析被引量:1
2017年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其思维形态可以理解为多个阶段的动态过程,汉代恰好处在一个动态升华的关键时期。汉代开始,神本思想渐褪,对人的关注致使"天人合一"思想偏向于反映人的能动作用,尤其是儒家从"人"到"仁"思想的超越,直接成为"天人合一"理论走向深入的驱动力。"天人合一"中的"天"虽有中国哲学的本体地位,却又是为政治服务的"人为之天",是神学思潮影响下"天人合一"转型的产物。从对人关注的层面上,"天人合一"应为"人天合一",如此才易于理解汉代儒学的没落与兴盛、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服务统治者与服务民众等争议话题的矛盾与统一之症结。
杨清虎
关键词:天人合一汉代儒学
“博爱”思想研究30年被引量:1
2015年
关于"博爱"的内涵,存在着中西两种诠释观,中国的"博爱"就是仁爱、互爱、爱己,西方的"博爱"多偏向于人生修养和宗教关怀。博爱与仁爱相比,既有东方哲学的智慧,又有西方思想精华。与兼爱相比,兼爱是一个比较老的概念,它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而博爱思想被不断诠释,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当代的博爱思想,是一种被赋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时代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
杨清虎
关键词:仁爱兼爱
浅论魅观念的源起
2013年
在古代的信仰世界中,除了我们普遍熟知的天神、地祇、人鬼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魅。这种"魅"源于先秦,是一种异域之敌,它们危害中原,需要抵御。秦汉魏晋时期,魅的形象类型较多,出现了物魅、鬼魅、老魅、精魅、木魅、狐魅等各种类型。这些长期存在于民众观念中的"魅",是一种独具特点的人类崇拜信仰。
杨清虎
关键词:鬼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