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郁青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贫血
  • 9篇再生障碍性贫...
  • 9篇障碍性贫血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单个核细胞
  • 3篇凋亡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处理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粒细胞
  • 3篇免疫
  • 3篇核细胞
  • 3篇GM-CSF
  • 2篇冬凌草
  • 2篇冬凌草甲素

机构

  • 19篇广州市第十二...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杨郁青
  • 17篇曲佳
  • 17篇詹昱
  • 17篇冯可欣
  • 14篇巫进明
  • 13篇谭明珠
  • 9篇陈玲珍
  • 7篇谭雪芳
  • 5篇杨德懋
  • 5篇罗英
  • 4篇余卫
  • 3篇陈燕梅
  • 1篇刘移民
  • 1篇陈嘉榆
  • 1篇杨志前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所致慢性髓性白血病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提高对苯所致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认识,加强预防,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20年5例苯所致CML患者的苯接触史、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转归情况。结果 5例患者发病年龄28~41岁,中位数35岁;苯接触时间4~10年,中位数6年;潜伏时间4~10年,中位数6年。工作中均无个人防护。起病以乏力为主,ECOG评分为0~1分,轻度脾大4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明显,血小板正常。均诊断为CML慢性期。患者Sokal评分均为低危组。均口服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m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从诊断CML到起始TKI治疗时间1~29个月,中位数11个月。口服TKI累计6~10年,中位数8年。3个月时全部患者获完全血液学反应(complete hematological response,CHR),其中3例获早期分子学反应(early molecular response,EMR),6个月时全部获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12个月时全部获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MMR)。但经长期用药和随访,仅1例获得深度分子学反应,未获深度分子学反应的患者无法实现停药后无治疗缓解。结论苯所致白血病类型多样,但CML少见。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应用TKI规范治疗,长期严格随访。
詹昱杨志前曲佳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刘移民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MLTKI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1例获得性原发性AA患者,中位年龄26(2~77)岁,重型AA71例,...
詹昱陈玲珍曲佳巫进明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谭雪芳罗英杨德懋
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随访的131例获得性原发性AA患者,中位年龄26(2~77)岁,重型AA71例,非重型AA60例.92例(70.2%)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无效或不能耐受.取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GM-CSF等作用下培养48h后进行静脉输注,每周1~2次,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决定输注疗程.结果131例患者接受细胞输注中位60(15~160)次,中位治疗时间14(3~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4~150)个月.30例(22.9%)完全反应,74例(56.5%)部分反应,总有效率79.4%;27例(20.6%)无效.治疗有效患者从细胞治疗开始到脱离输血、网织红细胞〉20×109/L、Hb增长30g/L以上、ANC〉0.5×109/L、PLT〉20×109/L以及获完全反应的中位时间分别是5(1~21)个月、4(1~16)个月、11(3~27)个月、12(6~25)个月、9(2~35)个月、27(10~56)个月.83例(63.4%)患者在治疗前CD4+/CD8+细胞比值倒置(〈1),治疗后66例不同程度升高,其中55例均为治疗有效患者.部分患者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短暂寒战、发热,无其他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IL-2/GM-CSF体外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有助于改善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纠正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临床观察未发现发热以外的其他不良反应.
詹昱陈玲珍曲佳谭雪芳冯可欣巫进明杨郁青谭明珠罗英杨德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个核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获得性重型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过治疗后病情缓解,此后出现EB病毒持续感染,AA病程36个月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危险因素可能包括老年、染色体异常、端粒长度缩短、对IST疗效欠佳、长期G-CSF应用、EB病毒感染。
谭明珠詹昱巫进明曲佳冯可欣杨郁青陈燕梅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初步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例AA患者,中位年龄28(7~49)岁,重型AA 10例,非重型AA 8例;7例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无效.从正常足月分娩胎儿的脐带分离培养UC-MSC,静脉输注给患者,每次输注细胞数为1×106/kg,每周输注1~2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外周血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临床症状等,观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18例患者接受UC-MSC输注中位次数38 (12~96)次,中位治疗时间8(3~16)月,中位随访时间31 (6~36)月.其中3例患者基本治愈,7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2例患者贫血和出血症状好转、输血间隔延长,5例无效;总有效率72.2%.7例既往对免疫抑制剂无效的患者中,4例有效.12例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倒置,治疗后11例不同程度升高(其中7例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UC-MSC治疗有助于改善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短期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尤其对免疫抑制治疗无效、不适合移植或不能耐受相关副作用的AA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詹昱陈玲珍余卫谭雪芳曲佳冯可欣杨郁青巫进明罗英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姜黄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外源性凋亡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外源性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ARH-77细胞经6.25、12.5、25、50、100、200μmol/L Cur处理12、24、48 h,MTT法检测Cur对ARH-7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Cur处理24 h后ARH-77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RH-77细胞周期和Fas/FasL、TRAIL/TRAIL-R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性。结果:Cur对ARH-77细胞的增殖有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25μmol/L Cur处理ARH-77细胞可观察到凋亡小体,Cur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且有凋亡峰。其促凋亡作用呈浓度依赖性,6.25、12.5、25μmol/L Cur作用24 h后,ARH-77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35±0.35)%、(14.35±1.34)%、(36.65±1.06)%vs(3.83±0.32)%,F=500.432,P=0.000];实验组细胞内caspase 8的活化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23±0.018)、(0.263±0.019)、(0.240±0.035)vs(0.154±0.007);F=9.059,P=20.03]。12.5μmol/L Cur作用24 h后,ARH-77细胞表面Fas[(99.05±0.49)%vs(92.10±0.70)%,t=15.404,P=0.000]、FasL[(9.05±0.78)%vs(1.73±1.19)%,t=9.487,P=0.008]、TRAIL[(1.35±0.07)%vs(0.55±0.07)%,t=-11.317,P=0.008]、DR4、DcR1和DcR2的表达均显著升高,DR5表达显著降低[(0.95±0.07)%vs(7.70±0.29)%,t=32.742,P=0.001];进一步提升Cur浓度至25μmol/L,却降低了DcR1[(4.35±1.20)%vs(14.25±0.21)%;t=5.692,P=0.008]及DcR2[(0.75±0.21)%vs(1.65±0.71)%;t=11.470,P=0.03]的表达。结论:Cur能明显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外源性凋亡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曲佳陈玲珍詹昱冯可欣杨郁青巫进明余卫
关键词:姜黄素多发性骨髓瘤凋亡通路FASTRAIL
情绪辅助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情绪辅助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绪辅助疗法。结果治疗2周与4周后,观察组的消化道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情绪辅助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肖锋杨郁青李城城
关键词:慢性胃炎症状改善
IL-2/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促造血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并复制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干预组取正常同源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IL-2、GM-CSF等作用下培养48 h后进行尾静脉输注(模型复制第1、2、4及6天),模型组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全部小鼠分别于模型复制第7、14、21及28天断尾采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于模型复制第28天或濒死时处死小鼠,计数骨髓有核细胞(粒系、红系、淋巴细胞比例及巨核细胞数),检测外周血CD3+CD4+(T辅助细胞、Th细胞)、CD3+CD8+(T抑制细胞、Ts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s)细胞比例,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外周血WBC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在第21和28天较模型组高(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外周血PLT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在第21和28天较模型组高(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外周血Hb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在第28天较模型组高(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及巨核细胞数较对照组低,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及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高,淋巴细胞比例较模型组低(P<0.05)。模型组Th细胞比例、T-regs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P<0.05),Ts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Th细胞比例、T-regs细胞比例较模型组高,Ts细胞比例较模型组低(P<0.05)。模型组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IL-2/GM-CSF体外处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有助于调节再障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下调造血负调控细胞因�
詹昱曲佳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谭雪芳杨德懋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集落刺激因子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观察
詹昱陈玲珍曲佳余卫谭雪芳巫进明冯可欣杨郁青谭明珠罗英
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祛铁治疗对输血相关性铁过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采用袪铁治疗对输血相关性铁过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50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磺酸去铁胺袪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铁代谢水平、血常规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SF、TEF、S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Hb、WBC、PL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5例,腹痛腹泻3例,低血容量反应和皮疹各1例。结论 AA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采用袪铁治疗可显著降低铁代谢水平,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并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杨郁青肖锋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铁过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