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媛
- 作品数:1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自然分化过程中EMT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自然分化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变化过程。方法按常规方法 iPS细胞接种于单层饲养层细胞上培养并传代,通过EB的方式令iPS细胞自然分化,收集未分化的iPS细胞以及分化7d、14d、21d和28d的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未分化人iPS细胞可见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化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而N-cadherin基因和蛋白在细胞未分化时均未见表达,发生分化后表达明显上调;在人iPS细胞分化过程中,Snail和Slug转录因子以及蛋白都明显发生上调。结论人iPS细胞自然分化与EMT,即E-cadherin和N-cadherin转化有关。
- 林媛媛娄远蕾梁昌达谢淑佩谢安
- 关键词:分化上皮-间质转化
-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ML1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为主,其存在多种与预后相关的基因。AML1基因异常是儿童B—ALL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其通过基因扩增或易位方式影响着B-ALL预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与ALL关系的研究较多,国内关于AML1基因扩增B-ALL的文献报道较少。
- 黄慧林媛媛熊枫徐红艳吴艳杨文萍
-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ML1基因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改变B-ALL
-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副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ethothexate,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副作用。方法对10例47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alstic leukemia,ALL)患儿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h持续静脉滴注,第42h四氢叶酸钙(FH4)解救,检测44h MTX血药浓度,观察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副作用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口腔黏膜糜烂、肛周糜烂、消化道症状,1例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大部分患儿对于大剂量MTX的副反应可耐受,极少数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 林媛媛梁昌达谢淑佩范晓菊
-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副作用
-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副作用
-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hexate,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副作用.
方法:选取3~10岁ALL-LR患者60例,其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均小于30×109/L,细...
- 林媛媛梁昌达谢淑佩范小菊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副作用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32例,比较不同分型的预后情况。结果:ALL-L1、ALL-L2与ALL-L3的首次诱导CR率(X2=1.087。P〉0.05)、完全CR率(X2=0.60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的治疗时间(t=-6.001,P〈0.05)、3年生存率(X2=9.4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LL、B-ALL的首次诱导CR率(X2=8.891,P〈0.05)、达到CR治疗时间(t=6.361,P〈0.05)、完全CR率(X2=11.8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型的3年生存率(X2=1.5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L中各型别首次诱导CR率(X2=0.494,P〉0.05)和完全CR率(X2=0.405,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B-ALL中各型别达到CR的治疗时间(t=7.007,P〈0.05)和3年生存率(X2=6.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其预后与其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临床治疗应结合患儿的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 徐忠金谢淑佩林媛媛朱春晖何飞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预后
- 小儿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3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儿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囊肿肺炎的诊治。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例小儿白血病患儿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的3例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儿,经过早期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及综合治疗后,卡氏肺囊肿肺炎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愈。结论提高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警惕性。
- 林媛媛梁昌达范晓菊谢淑佩
- 关键词:复方磺胺甲噁唑儿童白血病卡氏肺囊虫肺炎化疗
- c-myc基因与血液细胞生成及白血病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2年
- 血液生成是机体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理过程,期间受细胞间和细胞内的各种信号机制精确调控,当这种调节一旦失控,就会造成血液肿瘤的产生。c-myc是血液生成调控中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它不仅在造血细胞生成的各个阶段起调节作用,其表达异常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各类型的白血病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原癌基因c-myc的生物学特性、它在正常血细胞分化及在各类型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林媛媛杨文萍
- 关键词:C-MYC白血病
- miR-935在Notch1介导的儿童T-ALL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miR-935在Notch1介导儿童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Notch1是miR-935的靶基因。培养T-ALL细胞并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miR-935过表达组、miR-935沉默组、Notch1过表达组及Notch1沉默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周期以及凋亡情况。RT-PCR实验检测miR-935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miRWalk预测和报告基因实验可知,Notch1为miR-935的靶基因。对照组、miR-935过表达组、miR-935沉默组、Notch1过表达组、Notch1沉默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45.92±5.13)%、(104.03±2.11)%、(105.29±1.53)%、(44.63±3.2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2±1.43)%、(35.13±5.67)%、(4.08±1.25)%、(3.77±0.98)%、(36.08±6.32)%;与对照组相比,miR-935过表达和Notch1沉默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另外两组G0/G1期明显减少(P<0.05)。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R-935过表达组miR-935表达上升,Notch1含量显著减少;miR-935沉默组miR-935表达减少,Notch1含量显著提升;Notch1过表达和沉默组miR-935表达无明显变化,但过表达组Notch1蛋白水平显著上升,沉默组Notch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miR-935过表达可有效抑制T-ALL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T-ALL细胞凋亡,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otch1并最终介导T-ALL细胞活动。
- 谢淑佩叶瑶陈庆法李红林媛媛
- 关键词:NOTCH1T淋巴细胞白血病抗肿瘤机制
- 不同危险度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10、25-(OH)D_(3)、TK1水平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不同危险度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白介素-10(IL-10)、25-羟维生素D_(3)[25-(OH)D_(3)]、胸苷激酶1(TK1)水平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度分组标准将其分为高危组(n=22)、中危组(n=31)和低危组(n=27)。比较三组患儿血清IL-10、25-(OH)D_(3)、TK1水平,分析血清IL-10、25-(OH)D_(3)、TK1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儿血清IL-10、25-(OH)D_(3)、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血清IL-10、TK1水平均高于中危组、低危组,中危组血清IL-10、TK1水平均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血清25-(OH)D_(3)水平均低于中危组、低危组,中危组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低危组(P<0.05)。血清IL-10、TK1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P<0.05);血清25-(OH)D_(3)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0、25-(OH)D_(3)、TK1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关系密切,血清IL-10、TK1水平越高及血清25-(OH)D_(3)越低,患儿病情越危重,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IL-10、25-(OH)D_(3)、TK1水平,为患儿诊治提供有利参考。
- 林媛媛谢淑佩范小菊
- 关键词:危险度胸苷激酶1
- c-myc基因与血液生成及白血病研究进展
- 正常成年人骨髓中每分钟可产生3亿个血细胞,从造血干细胞分化到成熟的血细胞,期间受细胞间和细胞内的各种信号机制精确的调控,这些信号靶向各类转录调控因子,依次建立复杂的转录网络。因此细胞分化成何种类型的成熟血细胞,依赖于机体...
- 林媛媛杨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