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鼎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癌31例磁共振表现
- 2000年
- 袁继武程敬亮任翠萍管生王声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NMR成像
- 16例胸膜间皮瘤胸片诊断分析
- 1993年
-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病,约占胸膜肿瘤的5%。起源于体内浆膜的间皮细胞,其中以胸膜的浆膜发生率最高。临床与肺内肿瘤及感染性胸腔积液不易鉴别,常易漏诊或误诊。本文16例胸膜间皮瘤均经手术。
- 王声鼎王秀玉裴启庚陈玉玺
- 关键词:胸膜肿瘤间皮瘤胸片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分析 6 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6 7例病人均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1 0T超导MR机 (Impact)行肝脏扫描 ,选用SE序列横断面成像 ,分别施行T1WI、PDWI和T2 WI ,扫描层厚10mm ,间隔 0 2mm。 18例施行了静脉团注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 6 7例病人肝脏MRI共检出 12 7个病灶 ,单发者 47例 ,多发者 2 0例。病灶大小介于 8mm× 6mm~ 110mm× 80mm。全部病灶均呈长T1和明显长T2 信号 ,T2 WI 112个病灶信号均匀 ,15个病灶信号不均 ,后者均大于 6 0mm× 5 0mm。 18例行增强扫描者 ,平扫发现 2 3个病灶 ,增强则发现 2 7个病灶 ,多发现的 4个病灶直径均小于 8mm。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增强表现为自周边向中心强化 ,可持续 2 0分钟以上。结论 MRI是诊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同其它肝脏占位病变鉴别的有效手段。MRI增强扫描对发现肝脏较小海绵状血管瘤更有效。
- 岳松伟程敬亮袁继武任翠萍管生王声鼎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 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诊断(附13例报告)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 (RDIC)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3例RDIC原发灶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皮样囊肿均位于T12 以下椎管内 ,其中 9例位于脊髓内 ,4例位于髓外硬膜下。均行脑和全脊柱MRISE序列T1WI、T2 WI ,7例有脊柱脂肪抑制序列。 5例行脑CT检查。结果 4例髓外硬膜下皮样囊肿破裂MRI与CT均表现在脑池、脑沟或脑室内有脂肪滴。 9例脊髓内皮样囊肿破裂者均见脊髓中央管内分布有脂肪滴 ,其中 4例脑室内见脂肪滴。 5例脑MRI发现脑底及后颅窝脂肪滴者 ,CT仅显示 2例。脂肪滴MRISE序列T1WI呈显著高信号 ,T2 WI其信号略有衰减 ,脂肪抑制序列则呈极低信号 ;CT上脂肪滴则呈低密度 ,CT值 -2 0~ -15 0HU。结论 MRI是诊断RDIC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其显示RDIC脂肪滴在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分布优于CT。CT与MRI联合应用能有效地鉴别RDIC脂肪滴抑或积气、碘化油滞留和血块。
- 程敬亮吉金钟李树新任翠萍王声鼎李荫太高剑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例报告CT
- 颅内先天性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被引量:3
- 1997年
- 为了探讨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观察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先天性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其中12例有CT对照。T1加权像(T1WI)18例呈低信号,其信号强度介于脑脊液和脑皮质之间,另2例呈明显高信号。T2加权像(T2WI)均呈高信号,但普遍有信号不均匀现象。12例有CT者均呈低密度。颅内先天性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脑小脑角,有在中线生长的趋势,并常沿脑裂隙及脑池生长。MRI显示病变范围优于CT,但对钙化的显示CT优于MRI。结果提示: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能作出定性诊断。
- 任翠萍程敬亮周振木王声鼎王声鼎李萌太
- 关键词:颅内肿瘤表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
- 心包膜胸膜间皮瘤X线胸部片分析
- 1994年
- 胸膜间皮瘤的X线表现近年来报告较多,对其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认识已逐步提高,但对多浆膜腔间皮瘤病例,近来未见报道,临床认识不足,常至晚期及病理学证实后方可诊断,致延误患者治疗。本文报告一例多浆膜腔(心包膜、胸膜)间皮瘤患者X线及临床表现及一例胸膜间皮瘤心包转移的病例。 例1,女性,18岁,教师。患者以“左侧胸闷11个月,心悸,下肢水肿50天”为主诉入院。11个月前即感左侧胸闷伴上腹胀、烧心。外院B超示“多发胆囊结石”,胸透示“左侧胸膜炎”,抗痨治疗8个月无缓解。
- 王秀玉王声鼎任翠萍
- 关键词:心包膜胸膜间皮瘤X线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破裂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14
- 1998年
- 中枢神经系统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破裂的CT和MRI诊断程敬亮任翠萍李树新李荫太王声鼎汪浒扬波中枢神经系统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破裂(ruptureddermoidandepidermoidofcentricalnervoussystem,RDECNS)罕见...
- 程敬亮任翠萍李树新李树新王声鼎李荫太扬波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CTNMR
- 先天性髋关节内翻畸形五例X线诊断
- 1991年
- 先天性髋内翻畸形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疾病,常常因延误诊断和治疗而造成终身残废,故本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报告先天性髋关节内翻畸形5例患者的X线诊断,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王声鼎付振杰
- 关键词:髋关节内翻畸形X线
- 骨质疏松症X线形态计量诊断方法初探
- 1997年
- 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骨质疏松症骨关节X线照片的测量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针对X线照片的特点,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灰度比值测量,灰度直方图分析和纹理分析方法,对跟骨、椎骨的正常、退变增生和骨质疏松图像进行了测量分析比较,并绘制了相应的灰度直方图、三维纹理图和灰度投视图。结果表明,本方法在鉴别骨质疏松症、退变增生和正常骨质的X线方面有肯定的效果。
- 张云汉黄长征王声鼎孙保国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计算机图像处理
- 胸膜——肺阿米巴病28例临床分析
- 1989年
- 本文报告了我院1967~1986年经临床X线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胸膜——肺阿米巴病28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60岁。职业中农民较多占57%。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咯脓、血痰及巧克力色痰。X线所见有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或胸膜炎等改变。临床抗阿米巴治疗,平均在7天内可见疗效。本文对胸膜——肺阿米巴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 许秀芳李建生王声鼎
- 关键词:胸膜阿米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