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卫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移植
  • 4篇排斥
  • 4篇免疫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术后
  • 3篇群体反应性
  • 3篇群体反应性抗...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移植
  • 2篇移植物
  • 2篇移植物排斥
  • 2篇肾功能
  • 2篇肾移植术
  • 2篇肾移植术后
  • 2篇受者
  • 2篇排斥反应
  • 2篇细胞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一六...

作者

  • 12篇王大卫
  • 7篇陈知水
  • 6篇张伟杰
  • 6篇朱兰
  • 5篇程敦秀
  • 5篇陈刚
  • 4篇宫念樵
  • 4篇汪芯
  • 3篇黄伟
  • 3篇叶启发
  • 2篇林正斌
  • 2篇刘云
  • 2篇郭晖
  • 2篇徐晶
  • 2篇陈实
  • 2篇谢林
  • 2篇李荣
  • 2篇王海灏
  • 2篇明长生
  • 2篇王树森

传媒

  • 7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致敏状态的监测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致敏与移植物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 15例患者肝移植前后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15例患者肝功能的主要指标 ,包括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大多在术后 1周内恢复正常。 15例中有 1例术前中度致敏 ,术后发生轻度排斥反应 1次 ,经治疗后逆转 ,其PRA在观察期内一直保持阳性。另外 14例受者移植前、后PRA均阴性 (PRA <10 % ) ,其中 1例发生排斥反应 1次 ,但PRA仍保持阴性。结论 肝移植受者的致敏状态与术后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张伟杰王大卫程敦秀叶启发陈知水曾凡军李岗山宫念樵陈忠华
关键词:肝移植术术后致敏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法群体反应性抗体
HLA高致敏受者经脱敏治疗后成功接收全错配供肾移植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登记等待二次肾移植的受者数量增加明显,其中相当比例受者因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PRA)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较难获得移植机会,特别是PRA≥80%的高致敏受者不仅配型困难,而且二次移植后出现HLA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甚至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风险也较高[1].我们对1例初次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高致敏受者,通过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血浆置换(plasmapheresis)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进行预先脱敏治疗,并成功进行了再次肾移植,现报告如下.
朱兰付程陈刚王大卫徐晶刘锋王芳张雷
关键词:高致敏受者供肾移植脱敏治疗HLA群体反应性抗体肾功能丧失
长期服用五酯胶囊减少他克莫司剂量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长期服用五酯胶囊提高血他克莫司(Tac)浓度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将Tac浓度谷值相当的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根据是否长期服用五酯胶囊分为五酯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比较两组间Tac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五酯胶囊对不同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型受者服用Tac剂量的影响。结果五酯组服用五酯胶囊平均为31个月,平均Tac浓度谷值为6.3μg/L;对照组平均Tac浓度谷值为5.9μg/L。五酯组平均,Ihc浓度峰值和曲线下面积均略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稍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3A5*1/*3型在二组中均占60%,而对照组中*1/*3型受者的Tac剂量为(0.067±0.001)mg·kg^-1·d^-1,明显高于五酯组同型受者的(0.042±0.016)mg·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型受者在五酯组中占30%,其Tac剂量为(0.036±0.006)mg·kg^-1·d^-1,比*1/*3型受者减少更明显;平均剂量最低的为对照组*3/*3型受者,为(O.034±0.005)mg·kg^-1·d^-1。结论对大部分CYP3A5*1基因型受者可以考虑应用五酯胶囊提升Tac浓度,尤其对CYP3A5*1/*1型受者。
朱兰王筱啸李娟张红王康黄伟汪芯王大卫林正斌陈刚
关键词:肾移植他克莫司
流式细胞术-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 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FLOW-PRA)的方法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ElISAPRA)的方法在临床器官移植巾应朋的相关性、灵敏性、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采用FLOW-PRA和ELISAPRA两种方法对212份等待肾移植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LOW-PRA和ELISAPRA两种方法各耗时1.5h和3h。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PRAⅠ类和PRAⅡ类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89。采用FLOWPRA法检出PRAI类和Ⅱ类阳性率分别为24.5%和18.4%,采用ELISA-PRA法检出PRAI类和Ⅱ类的阳性率分别为17.9%和14.6%,FLOW-PRA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PRA法。FLOW-PRA法能准确检测到低浓度抗体及其抗体特异性。结论与ELISA-PRA法相比,FLOW-PRA法简单快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低致敏患者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更适合临床器官移植对PRA的检测。
黄伟陈知水张伟杰程敦秀汪芯王大卫周平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
小剂量骨髓细胞联合脾细胞输注调节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的研究
2005年
目的建立供体小剂量骨髓细胞输注同时联合脾细胞输注对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的调节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探索其调节效应。方法C57BL/6小鼠输注小剂量BALB/C小鼠骨髓细胞或骨髓细胞脾细胞联合输注,观察受体存活状况,3个月后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评估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结果受体存活好,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强度较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联合输注较骨髓细胞输注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供体骨髓细胞联合脾细胞输注可以在减少骨髓细胞输注量时仍有效调节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估方法。关键词:骨髓细胞输注;脾细胞;
王大卫王海灏朱兰程敦秀刘云宫念樵张伟杰陈知水叶启发
关键词:骨髓细胞输注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建立同种大鼠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供、受者间连续进行3次皮肤移植,使受者预致敏。再进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采用微量淋巴毒试验监测受者体内抗供者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预致敏后的受者体内抗供者抗体滴度明显升高。7只受者心脏移植后有6只移植心在24h内被排斥,病理学证实为超急性排斥反应。结论供、受者间连续3次皮肤移植预致敏后,再行心脏移植可以建立稳定的同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李荣郭晖王大卫谢林曾梦华王树森王璐陈实
关键词:心脏移植动物移植物排斥
供者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第一阶段)以及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第二阶段)共261例供者的抗真菌维护方案及其临床效果.第一阶段(供者普通管理阶段),处理措施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进行供者维护为主,不常规应用抗真菌药物,器官获取及修整无特殊处理.第二阶段(供者强化预防阶段),处理措施主要包括:(1)ICU停留期间,加强抗真菌治疗;(2)供者器官获取时严格强化无菌操作;(3)供者器官修整过程中,采取广谱抗生素或稀释的络合碘溶液冲洗浸泡器官.留取供者1 574份血液、灌洗液及动脉组织微生物培养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其中真菌培养样本626份,按照样本留取时间分为供者普通管理阶段样本193份,供者强化预防阶段样本433份.结果 1 574份微生物培养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07株,其中细菌799株,真菌108株,部分样本可检出2~3株病原菌.真菌检出率占病原菌检出率的12.0%(108/907),占真菌培养样本的17.3%(108/626).所检出的108株真菌样本中,属于供者普通管理阶段的阳性样本49株,阳性率为25.4%(49/193),属于供者强化预防阶段的阳性样本59株,占13.6%(59/433),两阶段真菌阳性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潜在供者的微生物培养及抗真菌预防策略,对于减少供者来源的真菌感染十分必要.此外,器官获取团队也需要提高对供者来源真菌感染的认识程度,严格强化无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因素.而在器官修整过程中,采取广谱抗生素或稀释的络合碘冲洗浸泡也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感染预防措施.
昌盛王心强徐晶张学杜潇潇黄倩王大卫张伟杰陈知水蒋继贫
关键词:器官捐献真菌感染器官获取
肾移植术后新生HLA-DQ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临床肾移植术后新生HLA-DQ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长期随访的175例初次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微量淋巴毒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均为阴性,入组时间在肾移植术后6~18年(平均10年).根据入组时移植肾功能分为3组:(1)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n=94):血肌酐<120 μmol/L;(2)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组(n=54):血肌酐持续>150μmol/L达6个月以上,但尚未透析;(3)移植肾失功能组(n=27):患者恢复血液透析.所有病例在入组时收集血清,采用流式PRA或Luminex方法进行HLA抗体初筛,抗体阳性者进一步行Luminex单抗原包被的微球法检测分别针对HLA-A、B、DR、DQ位点的抗体水平.结果 (1) HLA抗体的出现与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密切相关.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组HLA抗体阳性的出现率为48%(26/54),移植肾失功能组为52%(14/27),而对照组的HLA抗体阳性率只有17% (16/94) (P<0.01).(2)在3组HLA抗体阳性的病例中,相比于HLA-DR、HLA-Ⅰ类抗体,HLA-DQ抗体的出现频率均最高,在对照组、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组、移植肾失功能组分别为14/16、24/26及14/14,此外,HLA-DQ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也最高.(3) HLA-DQ抗体在对照组的HLA抗体阳性病例中以单独出现为主(10/16),而在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组和移植肾失功能组都多数伴随有HLA-DR抗体和Ⅰ类抗体(17/26、14/14),显示单独出现的HLA-DQ抗体与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没有直接相关性,而DQ抗体合并DR和(或)Ⅰ类抗体同时出现与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和失功能有关(均P<0.05).结论 从移植肾功能状态而言,HLA-DQ抗体往往先于其他位点的抗体出现.在临床移植肾功能尚稳定时,早期发现HLA-DQ抗体对预警免疫系统的特异性激活及后者所致的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
朱兰陈刚谢林汪芯王大卫林正斌明长生陈孝平陈知水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排斥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
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MR)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AAM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2例为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阳性,2例为PRA阴性患者,其中3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来源供体,1例为亲属母亲供肾。术后出现尿少,血肌酐升高,经检测PRA、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al antibody,DSA)和移植肾穿刺活检联合诊断为AAMR,经过应用硼替佐米、血浆置换、输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未能脱离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AAMR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陈栋卢峡朱兰宫念樵魏来王大卫陈刚明长生陈知水张伟杰
关键词:肾移植
CD8+细胞强化骨髓细胞输注免疫调节效应及机制
2005年
目的观察不同脾细胞亚群强化骨髓细胞输注调节特异性免疫状态的效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别输注BACB/C小鼠5×106骨髓细胞、5×106骨髓细胞+5×106脾细胞、5×106骨髓细胞+5×106CD4+细胞和5×106骨髓细胞+5×106CD8+细胞,3月后观察特异性免疫状态和淋巴细胞分化状况。结果CD8+细胞联合输注的受体淋巴细胞反应较弱,IL-2和IFN-γ低表达,IL-4高表达。结论CD8+细胞输注强化了骨髓细胞输注调节特异性免疫状态的效应,包括免疫偏移在内的机制参与了这一过程。
宫念樵刘云朱兰王海灏王大卫张伟杰陈知水程敦秀叶启发
关键词:骨髓细胞输注免疫状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