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达利

作品数:359 被引量:1,520H指数:17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3篇期刊文章
  • 9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4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2篇皮瓣
  • 92篇动脉
  • 81篇穿支
  • 74篇创面
  • 71篇外科
  • 63篇缺损
  • 54篇瘢痕
  • 52篇细胞
  • 50篇外科皮瓣
  • 49篇皮瓣修复
  • 31篇支皮瓣
  • 31篇手术
  • 29篇组织缺损
  • 29篇干细胞
  • 29篇穿支皮瓣
  • 28篇创面修复
  • 26篇软组织
  • 25篇增生
  • 25篇增生性瘢痕
  • 22篇软组织缺损

机构

  • 337篇遵义医学院附...
  • 28篇遵义医学院
  • 7篇贵州省人民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宁波市第六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8篇王达利
  • 255篇魏在荣
  • 182篇孙广峰
  • 125篇唐修俊
  • 110篇金文虎
  • 104篇王玉明
  • 93篇祁建平
  • 91篇王波
  • 79篇聂开瑜
  • 68篇邓呈亮
  • 53篇韩文杰
  • 42篇程代薇
  • 31篇曾雪琴
  • 31篇李书俊
  • 24篇张子阳
  • 24篇吴必华
  • 20篇陈世玖
  • 19篇李海
  • 14篇邵星
  • 14篇张文夺

传媒

  • 38篇遵义医学院学...
  • 35篇中国修复重建...
  • 28篇中华烧伤杂志
  • 27篇中华整形外科...
  • 19篇中华显微外科...
  • 19篇贵州医药
  • 13篇中华手外科杂...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中国美容整形...
  • 6篇中华损伤与修...
  • 6篇2014中华...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实用美容整形...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9篇2019
  • 21篇2018
  • 26篇2017
  • 34篇2016
  • 20篇2015
  • 24篇2014
  • 13篇2013
  • 22篇2012
  • 21篇2011
  • 60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3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讨改良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27例面中部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性质扩大切除肿瘤组织,送术中冰冻,提示边缘及基底无肿瘤侵犯后,根据创面位置、大小,以圆形创面的弧形底边为皮瓣近端,设计最大宽度比缺损宽度宽约1 cm的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创面,创面面积2.0 cm×3.0 cm^2.5 cm×4.0 cm.供区皮下松解后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切取皮瓣面积为3.0 cm×6.0 cm^3.5 cm×7.0 cm,术后皮瓣血运好,尖端无青紫,术后1周拆线.随访6~36个月,术区瘢痕不明显,大部分隐藏于鼻唇沟褶皱中,未出现下睑外翻、口角畸形等,皮瓣无臃肿,色泽、质地与正常皮肤相同,外观较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鼻唇沟加面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操作简单,术后外观良好,无牵拉畸形.
王旗唐修俊吴必华王达利魏在荣王波张子阳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皮下蒂皮瓣面部
尺动脉腕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腕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14年
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外露,临床比较多见,修复方法多种多样.既往以胸腹部皮瓣修复腕部大创面,需二次手术断蒂,部分肥胖患者需Ⅱ期皮瓣整形;桡、尺动脉皮瓣需牺牲前臂主干动脉,损伤大,远端动脉吻合弓存在方可使用;尺动脉穿支皮瓣较早由Song等报告,之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尺动脉腕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不损伤主干动脉,供区与受区相邻,皮瓣的质地和颜色与受区接近,穿支血管相对恒定,不同穿支之间存在纵向及横向的吻合,可根据受区创面灵活调整,也可制成带感觉的皮瓣.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笔者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岛状皮瓣修复腕掌侧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昝钦唐修俊魏在荣王达利王波孙广峰胡鹏王宝云
关键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尺动脉腕主干动脉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28例内外踝、足背、踝后侧等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8例,摔伤4例;伴跟腱外露10例,伴足背肌腱外露16例,伴骨外露12例,创面大小10 cm×8 cm~16 cm×13 cm。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于对侧大腿前外侧探查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穿出点,选择2个超声动脉搏动声响较强的穿出点予以标记,将相应穿支作为皮瓣的血管蒂。设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每叶皮瓣的宽度均须小于8 cm,以确保供瓣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先整体切取皮瓣,夹蒂试验判断穿支血管供血良好后裁剪分叶,将分叶重新组合对创面进行修复,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随访观察6~28个月。结果本组28例中,切取分叶皮瓣每叶大小9.0 cm×4.5 cm~17.0 cm×7.0 cm,1例皮瓣的1个分叶因术后皮瓣远端受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2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无臃肿,外观满意。供瓣区创面均一期愈合,对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可以提高分叶皮瓣的成功率,减少供瓣区并发症,是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的理想皮瓣之一。
孙广峰邓呈亮吴必华吴祥奎聂开瑜祁建平金文虎魏在荣王达利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分叶皮瓣
增生性瘢痕S期激酶相关蛋白2和E2F1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增生性癜痕(HS)是皮肤受到深度烧(创)伤后,以胶原纤维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近年来较多研究者希望存HS形成早期,通过干预导致n,异常增殖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来控制HS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以较受关注的2个细胞周期调控冈子,即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E2F1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时期HS中SKP2、E2F1基斟和蛋白质表达,以及同时期Fb所处的细胞周期,探讨SKP2、E2F1在HS中的作用,为HS形成早期行细胞周期相关基闪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唐红梅王达利金文虎邹安芳祁建平魏在荣
关键词:S期激酶相关蛋白2增生性瘢痕E2F1细胞周期调控SKP2烧(创)伤
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王波陈世玖曾雪琴聂开瑜王达利程代薇王玉明
关键词:皮瓣设计皮瓣切取
颈浅动脉皮瓣在头颈部的临床应用
2005年
韩文杰聂开瑜王达利
关键词:皮瓣头颈部
增生性瘢痕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和E2F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不同时期增生期瘢痕(HS)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skp2,E2F1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对同时期标本的细胞成分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旨在探讨这两个细胞周期调节相关基因在HS演变中的作用,为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干扰用于HS的...
唐红梅王达利金文虎邹安芳祁建平魏在荣
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以成年健康家兔作实验动物.设计以失血量判断休克的轻重、不控制血压变化类似临床的休克模型.探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不同失血量、休克时间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以及休克复苏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实验组动物40只,以放血量占总血量的35%及50%各20只分两大组.再以复苏与否分四小组.每小组10只动物。复苏组于放血后1h开始复苏,全部动物分别于放血后1、3、5h抽血培养(5h处死动物取肠系膜淋巴结培养)。另5只不放血作对照组。结果无一动物血培养及肠系膜淋巴结(MLNS)培养阳性。另对27例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早期血培养.也无一例有阳性培养结果。初步提示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不高。
王达利陈世玖高振宇李龙琼蒋火刚舒丽
关键词:休克细菌移位肠道发生率
自体基质血管成分细胞局部移植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王达利孙广峰唐修俊魏在荣李修权潘武
小指尺侧固有动脉皮瓣修复小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八例被引量:1
2015年
单纯小指瘢痕挛缩所致屈曲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大部分由外伤引起,偶有先天形成,其修复方法较多。对于伸直角度大于或等于120°的瘢痕挛缩,可采用局部“Z”瓣改形术修复;对于伸直角度小于120°的瘢痕挛缩,松解后因创面面积较大常伴屈指肌腱外露,局部“Z”瓣成形术无法修复,优先选择带蒂皮瓣如邻指固有动脉皮瓣、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小指尺侧固有动脉皮瓣可用于修复环指和小指外伤创面,但较少报道将其用于修复手指瘢痕。2012年2月-214年3月,笔者采用小指尺侧固有动脉皮瓣治疗8例小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患者,效果较佳。
金文虎孙广峰魏在荣王达利聂开瑜祁建平张子阳
关键词:瘢痕挛缩动脉皮瓣屈曲畸形小指尺侧外伤创面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