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广峰

作品数:237 被引量:1,020H指数:16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3篇皮瓣
  • 101篇动脉
  • 84篇穿支
  • 60篇外科
  • 59篇创面
  • 50篇缺损
  • 45篇皮瓣修复
  • 43篇外科皮瓣
  • 32篇支皮瓣
  • 32篇穿支皮瓣
  • 28篇组织缺损
  • 27篇软组织
  • 26篇动脉穿支
  • 26篇创面修复
  • 25篇手术
  • 23篇外科手术
  • 22篇软组织缺损
  • 19篇瘢痕
  • 17篇细胞
  • 14篇烧伤

机构

  • 225篇遵义医学院附...
  • 15篇遵义医学院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大化集团有限...
  • 2篇武警湖北总队...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237篇孙广峰
  • 211篇魏在荣
  • 182篇王达利
  • 124篇金文虎
  • 119篇唐修俊
  • 82篇聂开瑜
  • 63篇祁建平
  • 59篇邓呈亮
  • 52篇王玉明
  • 50篇王波
  • 36篇韩文杰
  • 29篇李书俊
  • 27篇吴必华
  • 25篇李海
  • 21篇张子阳
  • 19篇曾雪琴
  • 15篇常树森
  • 14篇邵星
  • 11篇张文夺
  • 10篇崔红旺

传媒

  • 27篇中国修复重建...
  • 2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5篇中华手外科杂...
  • 14篇中华整形外科...
  • 1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0篇中华创伤杂志
  • 9篇遵义医学院学...
  • 6篇中国美容整形...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4篇2014中华...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25篇2017
  • 34篇2016
  • 21篇2015
  • 19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13篇2011
  • 51篇2010
  • 14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tch基因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研究Notch基因在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otc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方法 收集6例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样本,二步酶消化法获取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原代和第3代细胞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胚胎蛋白4(Oct4)、波形蛋白和CK19的表达;体外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茜素红S检测钙盐沉积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Notch1-4 mRNA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原代及第3代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均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型CD29 (94.93%)、CD44(89.79%)、CD90 (74.28%),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CD34(1.26%)、CD45 (0.79%);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表达多能干细胞标志Oct4和间充质细胞标志波形蛋白,不表达上皮细胞标志CK19;向成骨细胞体外诱导21d后,可见明显钙盐结节;Realtime-PCR结果显示Notch1-4基因在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中均有表达,且Notch2、Notch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Notch1、Notch4基因(P<0.05).结论 人瘢痕疙瘩间充质样干细胞Notch基因不同亚型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其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及参与瘢痕疙瘩形成有关.
邓呈亮王波张子阳孙广峰朱晶晶王达利余丽梅
关键词:基因干细胞
胫前动脉内踝前穿支蒂足内侧链状供血皮瓣修复踝周较小创面
目的报道胫前动脉内踝前穿支蒂足内侧链状供血皮瓣修复踝周较小创面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内踝前穿支蒂足内侧链状供血皮瓣修复踝周较小创面10例,年龄19~45岁,男6例,女4例。交通伤7例,摔...
魏在荣邵星帅霞孙广峰韩文杰金文虎王达利
关键词:隐神经
文献传递
带感觉支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以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8年应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0例25指。术中根据损伤部位和特点,在伤指近节背桡侧或背尺侧设计皮瓣,皮瓣侧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旋转点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背桡侧或背尺侧,轴心线与手指纵轴平行。深筋膜下锐性分离,逆行转移修复指端缺损。如修复指腹,将皮瓣内含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在皮瓣转位后将其与创面指固有神经吻合。并对皮瓣的设计、切取、成活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4个月,平均20个月。修复后的手指外观与功能良好,质地柔软,两点辨别觉达0.4~0.6cm。结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单,对供区损伤小,转移随意性强,外观好,转移后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崔红旺李中锋王达利魏在荣孙广峰王俊波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筋膜
拇手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目的探讨拇、手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的方法。方法对51例63指拇、手指末节背侧、指腹及手指部分复合组织缺损选用足趾末节背侧甲瓣,趾腹皮瓣、第二趾侧方皮瓣、足趾末节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与重建以及拇手指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重建...
魏在荣孙广峰唐修俊金文虎王达利
文献传递
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10年12 月-2012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7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桡侧肌腱缺损3例,腕掌侧皮肤缺损面积为4.8 cm ×4.0 cm~6.2 cm×4.5 cm,腕背侧皮肤缺损面积为3.5 cm×3.2c m~6.5 cm ×5.4 cm 腕部创面缺损原因:交通伤3例、机器绞伤2例、烧伤1例、肿瘤切除术后1例 采用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一叶皮瓣大小为2.5cm ×2.0 cm~3.5cm×2.5 cm,另一叶皮瓣大小为2.5cm×2.5cm~4.0cm×3.0cm,皮瓣供 区直接拉拢缝合 . 结果 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 随访6~36个月,患者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9~ 13 mm,腕关节背伸、掌屈功能恢复较佳,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患者腕部功能评定结果为优6例、良1例. 供区遗留一线形瘢痕 . 结论 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设计灵活、切取方便、供区损伤小、血供可靠等优点,是修复该类创面的义一选择.
李修权孙广峰王达利魏在荣祁建平聂开瑜金文虎邓呈亮李海
关键词:创面修复
腓动脉远端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腓动脉远端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切取的可行性及其命名。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采用腓动脉远端穿支蒂小腿外后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18例。术中观察小腿外后侧深筋膜层血管网、穿血管特点,根据血管网特点切取皮瓣...
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孙广峰韩文杰金文虎
文献传递
VSD技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6收治糖尿病合并腰背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1例,确诊后立即行切开引流+负压封闭吸引术,予持续负压吸引,保持负压值40-60 kPa之间,给予双氧水、生理盐水、0.5%碘伏交替冲洗伤口,辅以全身静脉抗感染、营养治疗、器官功能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等,每周更换负压封闭吸引装置1次,更换2次后,腰背部两侧伤口行清创缝合术,背部正中残留创面予行游离皮片移植术。结果患者腰背部坏死筋膜予彻底清除,感染性休克得到纠正,随访18月,患者一般情况好,腰背部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吸引技术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手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邓呈亮魏在荣曾雪琴孙广峰金文虎聂开瑜王波王达利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修复手掌侧电烧伤创面
目的报道(足母)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对手掌侧电烧伤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2月,采用(足母)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修复手掌侧电烧伤创面1 1例,年龄16~48岁。在(足母)趾腹及其近侧跖底设计皮瓣,...
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祁建平孙广峰韩文杰曾雪琴
关键词:外科皮瓣烧伤创面修复
文献传递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被引量:8
2013年
背景:关于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多篇报道,但外周血干细胞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使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6例,同时与周围神经损伤单纯行神经断端吻合或神经移植1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常规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一两个疗程,同时给予针灸、理疗、经皮电刺激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要明显高于单纯神经吻合组。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修复局部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够使远端失神经骨骼肌早期重新获得神经再支配。
金文虎魏在荣孙广峰唐修俊王达利
关键词:干细胞周围神经神经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PBMCs对坐骨神经离断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伤断端吻合后神经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断端缝合组与PB-MCs组.除空白组外均切断左侧坐骨神经,离断组随即进行表皮缝合,断端缝合组与PBMCs组进行三点定位坐骨神经断端缝合,PBMCs组断端缝合处给予1×10^7个/mLPBMCs.术后常规饮食喂养4周,其间观察大鼠左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4周后测定腓肠肌湿重恢复率;计远端断面有髓轴突数;足趾分析法评定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和(或)功能恢复;HE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变化;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RT-PCR和WB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PBMCs组腓肠肌湿重、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足迹恢复优于模型组(P〈0.05);运动神经元TUNEL染色阳性数明显少于模型组;坐骨神经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伤断端吻合后神经修复与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有关.
张钰孙广峰聂晶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运动神经元CASPASE-3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