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忠

作品数:111 被引量:482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机械工程
  • 30篇航空宇航科学...
  • 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理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文化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1篇转子
  • 26篇转子系统
  • 14篇机器人
  • 11篇有限元
  • 10篇设计方法
  • 8篇轴承
  • 8篇非线性
  • 8篇薄壁
  • 7篇航空发动机
  • 7篇感器
  • 7篇刚度
  • 7篇传感
  • 7篇传感器
  • 6篇动力学
  • 6篇螺栓
  • 6篇敏感性
  • 6篇不对中
  • 5篇对转
  • 5篇圆柱
  • 5篇圆柱壳

机构

  • 111篇东北大学
  • 17篇大连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航发沈阳...
  • 12篇沈阳发动机设...
  • 8篇辽宁科技大学
  • 8篇谢菲尔德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航工业沈阳...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沈阳地铁集团...
  • 1篇江苏无线电厂...
  • 1篇沈阳明日航材...

作者

  • 111篇罗忠
  • 26篇柳洪义
  • 24篇韩清凯
  • 22篇王菲
  • 11篇朱云鹏
  • 10篇王德友
  • 7篇王宇
  • 5篇李丽娜
  • 5篇孙一兰
  • 5篇郭健
  • 4篇李晖
  • 4篇于清文
  • 3篇刘志忠
  • 3篇闻邦椿
  • 3篇张秀珩
  • 3篇张凯
  • 3篇唐瑞
  • 3篇刘昊鹏
  • 3篇刘永泉
  • 3篇陈晓兵

传媒

  • 26篇东北大学学报...
  • 18篇机械工程学报
  • 8篇航空发动机
  • 5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动力学与控制...
  • 3篇教学研究
  • 3篇组合机床与自...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噪声与振动控...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第9届全国转...
  • 2篇第十届全国动...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轴承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子-支承系统中滚动球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相似问题
针对转子-支承系统中滚动球轴承的动力学相似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非线性振动特性的轴承系统相似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建立滚动球轴承整体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运用积分模拟法推导了轴承整体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相似关系,并结合滚动球轴承的...
罗忠郭健唐瑞韩清凯王德友
关键词:转子非线性
双圆柱体结构的热耦合微分方程及其有限元解
2010年
针对物体的热耦合问题,给出了内外形式的双圆柱体结构的热耦合分析的基本微分方程,提出了采用有限元进行求解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算例.热耦合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求解得知,热应力分布情况不仅与几何形状有关,也与热载荷与材料物理特性有关,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物体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等效应力会随温度呈近似线性变化.此外,结构几何尺寸对应力分布变化的影响大于对温度分布变化的影响.
赵宝明罗忠姚红良周恩涛
关键词:微分方程有限元
内外双转子系统的碰摩敏感性分析
针对航空发动机内外双转子系统的动静件之间的碰摩问题,本文通过数值仿真方法比较了内外转子不同结点的振动响应对碰摩刚度、间隙、摩擦系数的敏感程度。首先建立了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引入了周向局部碰摩的作用力方程。内外转子之间的...
韩清凯段海洋罗忠
关键词:碰摩敏感性
文献传递
薄壁圆锥壳畸变相似模型设计及几何区间确定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传统的相似模型设计方法、量纲分析法以及方程分析法在一些情况下使用的局限性,基于最小二乘法,通过过渡模型固有频率建立了薄壁圆锥壳的畸变相似关系式,并提出一种畸变模型适用区间确定的方法,基于模型与原型在固有特性相似(固有频率成比例映射关系,并且振型保持一致)时畸变模型尺寸适用区间的确定方法,利用多项式拟合,得到单一材料薄壁圆锥壳在不同阶次相似畸变模型几何结构适用区间的边界方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推导畸变相似关系式的准确性,为薄壁圆锥壳结构试验模型动力学相似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忠张永强朱云鹏朱云鹏
考虑热环境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响应相似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
2022年
针对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动力学试验开展困难、耗时、成本和危险性高等问题,提出了热环境下层合板试验模型的相似设计方法(Similarity method of laminates in thermal environment,SMLTE)。首先建立热环境下悬臂层合薄板振动的理论模型,利用最小势能原理结合Ritz法求解获得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与文献计算结果、ANSYS仿真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求解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薄板固有频率、加速度响应和温度的相似关系。分别以精确相似和考虑铺层畸变的层合板为数值案例,验证了推导得到的相似关系的正确性。最后,搭建热环境下的层合板振动响应测试系统,对提出的相似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通过所提出的SMLTE方法建立的动力学相似关系能够复现原型结构的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为热环境下层合板的模型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罗忠张小霞何凤霞李晖李晖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热环境
考虑轴承刚度的转子系统动力学相似模型设计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相似实验模型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使实验模型与原型固有特性一致的缩尺几何畸变模型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采用积分模拟法导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相似关系,根据量纲分析理论建立了轴承支撑刚度的相似关系.基于此设计了满足固有频率特性与原型相同的相似模型,并对相似模型同原型进行ANSYS仿真对比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相似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罗忠陈广凯李建章王菲
关键词:轴承-转子系统模态分析
动力装备转子系统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
航空航天动力装备转子系统开展整机试验,存在影响因素多、风险大、周期长、成本高等困难,因此基于动力学相似理论以缩比模型复现全尺寸原型的动力学特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报告概述动力装备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问...
罗忠
关键词:动力装备转子系统模型试验
文献传递
直线倒立摆系统控制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验被引量:3
2011年
考虑倒立摆初始角度、系统控制参数与机械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特性的典型多输入多输出倒立摆系统,建立了系统结构模型,阐述倒立摆控制原理.分析了最优控制的控制参数(如初始角度)与倒立摆结构参数(最大位移,最大加速等)的关系,得到了初始角度、系统控制参数对系统结构参数影响的关系表达式.结合实验研究发现,影响系统控制误差的因素包括齿形带的传动误差、小车和摆杆的惯性、齿形带轮的摩擦等.研究结果为倒立摆系统的控制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罗忠史志勇胡鹏柳洪义
关键词:倒立摆控制特性
交流伺服进给系统的模型仿真与参数辨识被引量:4
2016年
实际生产中各环节的微小变化都将需要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及时调整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平稳、准确,为便于研究控制参数调整对系统的影响,在分析了交流永磁伺服进给系统一般性组成的基础上,对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及检测反馈器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针对市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非开放性进行了基于实测数据的速度控制模型参数辨识,所得到的电动机参数经过验证证明了该辨识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交流永磁伺服进给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王菲任正罗忠柳洪义
关键词: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辨识
非结构环境的机器人探测原理及其误差分析
2006年
针对机器人工作环境为未知、接触表面不确定和连续不可导等高度复杂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基于一个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运动机器人相结合的具备三维非结构环境探测功能的方法。建立了机器人探测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了基于激光传感器探测系统的探测误差主要来源于激光测距传感器本身的测量误差、与被探测环境表面特性有关的误差、由于动态测量而引起的误差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针对不同的误差来源给出了误差修正方法或数学修正公式。为进一步研究非结构环境下机器人的各种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
罗忠柳洪义孙一兰李丽娜
关键词:激光传感器机器人非结构环境误差分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