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希远

作品数:37 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主题

  • 5篇作物
  • 5篇小麦
  • 4篇性状
  • 4篇土壤
  • 4篇线性混合模型
  • 4篇混合模型
  • 3篇玉米
  • 3篇试验分析
  • 3篇田间
  • 2篇冬小麦
  • 2篇养分
  • 2篇玉米区域
  • 2篇玉米区域试验
  • 2篇育种
  • 2篇栽培
  • 2篇水分
  • 2篇水分供应
  • 2篇水平梯田
  • 2篇梯田
  • 2篇田间试验

机构

  • 3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昭通学院
  • 1篇昭通市苹果产...

作者

  • 37篇胡希远
  • 7篇李建平
  • 4篇任长宏
  • 4篇陶士珩
  • 4篇宋喜芳
  • 3篇吴冬
  • 3篇尤海磊
  • 3篇高金锋
  • 3篇格桑曲珍
  • 2篇潘兆娥
  • 2篇贾银华
  • 2篇王春平
  • 2篇周忠丽
  • 2篇孙君灵
  • 2篇杜世平
  • 2篇王立祥
  • 2篇沈琨仑
  • 1篇张永科
  • 1篇王黎明
  • 1篇陈耀峰

传媒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作物学报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马铃薯杂志
  • 1篇昭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不同阶段产品品质性状的变异及其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为给小麦籽粒、面粉和面团三个不同阶段产品品质性状的改良提供依据以来源于同一组合的48个小麦稳定品系为试验材料,2014-2015年分别在关中东部川道高肥区、关中西部塬区中肥区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籽粒、面粉和面团的12个品质性状在品系间和环境间的变异及其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品系间,籽粒、面粉和面团分别以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最大抗延伸阻力的变异系数最大;在环境间,籽粒、面粉和面团性状则分别以硬度、沉降值和拉伸面积变异系数最大。性状变异在不同产品阶段和条件下表现为:面团>面粉>籽粒,品系间>环境间,品系和环境对大部分性状有极显著影响。籽粒含水量与面粉和面团的大部分性状呈负相关;籽粒硬度与面粉性状指标呈正相关,与面团性状指标相关不显著;籽粒容重对面粉和面团性状影响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粉和面团的多个指标呈正相关。面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粉沉降值与面团延展性、抗延伸阻力、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拉伸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面粉吸水率与面团延展性呈显著正相关。籽粒对面团品质指标的决定系数为0.108 5~0.517 9,面粉对面团品质指标的决定系数为0.618 4~0.873 0。面粉品质较籽粒品质对面团品质影响更大。
王瑞张永科郭勇孔令让胡希远
关键词:小麦品系种植环境
不同产地天麻品质综合评价
2024年
为对天麻育种、栽培和产品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及促进天麻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化,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1个不同产地的天麻进行了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麻7个品质指标(天麻素、巴利森苷、有害金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在不同产地间都有明显变异,且各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在天麻仅考虑作为药用(包括有害金属含量最低特性),品质排名前3位的产地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彝良、陕西佛坪和贵州大方;在评估标准扩展至药用价值合并必需氨基酸的营养组成时,品质排名前3位的产地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彝良、贵州大方和陕西佛坪;在药用合并微量元素或者药用合并综合营养(包括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非必需氨基酸和常量元素)两方面的用途时,品质居于前3位的产地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安徽岳西、贵州德江和陕西佛坪。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产地天麻品质的相对优劣,也为天麻品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助于引导天麻产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胡希远胡希远程立君
关键词:天麻层次分析
高压静电场对谷子幼苗生长和穗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本研究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谷子种子使幼苗生长加快,根冠比增大,稳重和穗粒数提高,秕谷率降低。处理剂量以场强E=5.5~6.5kv/cm较佳。
胡希远雷天富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谷子穗部性状种子处理
线性混合模型在作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实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提出针对无重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并演示用SAS提供的Proc mixed程序分析无重复试验数据的过程。【方法】基于国际标准统计分析软件(SAS)的Proc mixed过程和实际试验设计,应用线性混合模型对作物育种中的无重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特点和传统方差分析法应用缺陷的基础上,将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法中利用协方差结构反映试验误差特征的原理,用于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中,采用模型拟合信息量准则选择最优的试验误差协方差结构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法给出了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品系产量效应估计及其差异显著性测验的结果;采用效应估计值得到的品系效应排序及入选优良系,与直接采用品系产量观测值法所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误差协方差结构模型的选择,对无重复试验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结论】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原理和SAS软件的Proc mixed程序,可实现对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的分析,能解决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品系间可比性差及不能进行效应差异显著性统计测验的问题。
任长宏胡希远李建平
关键词:作物育种线性混合模型
秸秆在土壤内分解初期氮素矿化与固持的模拟测定被引量:25
2005年
利用模拟软件Modelmaker对3种作物秸秆在土壤内分解初期氮素循环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取得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氮及其15N丰度等6个变量模拟值和测定值的良好一致性.模型模拟对氮转化速率测定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固持铵态氮,对硝态氮固持非常微弱.氮矿化主要发生于作物秸秆,腐殖质氮的矿化极其微弱.一级动力学方程对秸秆氮素矿化过程的描述优于零级动力学方程.微生物固持氮的再矿化过程落后于氮固持过程,假定再矿化不发生或认为再矿化与固持化同时进行可导致氮矿化与固持速率测定的严重误差.忽略氮硝化过程和挥发损失将导致氮矿化和固持速率的测定值偏低.净固持或净矿化的产生不仅与秸秆碳氮比有关,而且与秸秆在土壤内分解时间有关.
胡希远Kuehne R.F.
关键词:秸秆氮素
作物品种稳定性分析不同模型的比较被引量:37
2009年
为确定应用不同稳定性分析模型在作物品种特性评价中的效果,基于SAS PROC MIXED程序,选取稳定性方差模型、Finlay-Wilkinson回归模型、Eberhart-Russell回归模型、加性主效乘式互作模型(AMMI)和环境方差模型等5种常用稳定性分析模型,对10套不同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种模型都可以得出其对试验数据拟合的信息量指标值、一种品种稳定性序列和品种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这些模型在数据拟合效果、品种稳定性评判和品种均值差异检验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没有一个模型对所有试验资料的拟合效果均最佳,而是与具体分析的试验数据有关。不同稳定性分析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试验数据,模型选择对品种稳定性评价和品种效应差异显著性检验有较大的影响。为提高对作物品种特性评价的准确性,应针对具体的试验数据,利用Akaike信息量准则选用最佳的分析模型。
胡希远尤海磊宋喜芳李建平Joachim SPILKE
关键词:作物品种稳定性
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提高田间试验分析的准确性,讨论了利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和随机模拟分析对该方法的分析效果与传统方差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空间效应模型数据拟合效果较传统方差分析模型好,空间效应模型具有较高的分析效率,在不同空间变异条件下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准确;而传统方差分析模型的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的准确性随空间变异增强和变程增大而降低。因此,建议采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数据。
胡希远高金锋刘建军
关键词:田间试验模型分析
宁南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分供应订正函数被引量:3
1995年
从平作耕地的水分供应订正函数入手,运用误差分析理论,研究了水平梯田与平作耕地的作物水分供应订正函数之差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水平梯田水分状况的恶化包括蓄墒率的减小和作物需水量的增大两部分;水平梯田的水分满足度依次为马铃薯>春谷子>春小麦。
陶士珩胡希远王俊鹏杜世平
关键词:水平梯田水分供应
脉动磁场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1993年
近年来,磁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和应用有较快的发展,利用适当剂量的磁场处理农作物种子,可促使作物生长发育发生有益的变化,以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这方面的工作大多局限在研究磁场对当代作物的影响上,对磁生物学效应能否影响作物子代的生长发育。
胡希远王国栋
关键词:高粱
白银市半干旱偏旱区马铃薯整薯窝种栽培技术调查
1997年
白银市半干旱偏旱区马铃薯整薯窝种栽培技术调查胡希远(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李玉霞(白银市种子公司730900)马铃薯是白银市半干旱偏旱农业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兼蔬菜与饲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万hm2左右,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该区资源条件...
胡希远李玉霞
关键词:马铃薯半干旱偏旱区栽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