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6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为例被引量:15
- 2010年
-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外来事物,近几年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被广泛使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过两年的本土化实践,在LibQUAL+指标的基础上,修正得出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调查结果采用象限分析法进行分析,揭示用户对信息共享空间的认知度及使用情况,为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建设与实践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刘晓霞胡振华杜慧平张威
-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
- 电子书产业发展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电子书产业与数字出版引发的阅读革命给图书的出版、发行和服务带来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图书馆的上下游产业,同时给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样本馆藏、核心馆藏和虚拟馆藏,采用密集书库、藏阅分离的空间布局,建立多种合作获取图书资源模式,提供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一体化检索,建立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整合评价体系,以应对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和读者阅读新趋势。
- 胡振华
- 关键词:电子书馆藏建设数字出版
- 数字信息交流: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基础理论被引量:1
- 2009年
- 数字信息交流研究是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基础理论。本文论述数字信息的交流模式、交流要素、交流方式、交流过程中的中介机构及与数字图书馆关系。在数字信息交流的模式中,数字图书馆作为数字信息交流过程的内容选择控制型的中介机构,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胡振华
- 关键词:数字信息数字图书馆
-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研究性学习环境构建
- 新知识观下研究性学习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新知识观下构建协作和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是实现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新知识观下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教学环境等进行探讨,并在对信息共享空间形态和流程进行适当调整的基础...
- 蔡新胡振华
-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教学环境
- 文献传递
- 基于IC的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图书馆界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决不能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必须付之于实践,这样才能使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得以实施和推广。文章从如何助推高校的教学改革入手,探讨基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法,提出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协同学习教学模式,旨在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有效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 胡振华刘晓霞杨振
-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教学模式
- 数字信息交流模式的要素分析
- 2009年
- 数字信息交流是指各对象之间数字信息流动的过程。在对数字信息交流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信息交流模式的6个基本要素和数字信息交流过程中"中介机构"的作用,提出数字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字信息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数字信息交流和数字图书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胡振华
- 关键词:数字信息
- 即时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在研究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图书馆网络环境的即时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即根据对用户的习惯需求分析,主动推送相关信息来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即时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流程与实现方法,从而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主动型信息服务模式.
- 胡振华蔡新
- 关键词:图书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用户信息
- 论数字信息的交流模式被引量:3
- 2008年
- 鉴于模式在信息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研究数字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出发,尝试建立数字信息交流的一般模式和基于中介机构的数字信息交流模式,并阐述这些模式的特点。然后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出发,确定数字图书馆在信息交流过程的中介作用。
- 胡振华吴志荣
- 关键词:数字信息数字图书馆
-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利用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8
- 2010年
- 采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法对影响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利用率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过生成模型,分析各种因素的作用层次和相互关系,提出改进馆藏纸质利用率的建议和方法。
- 胡振华蔡新
- 关键词:纸质资源利用率
- 移动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将移动通信技术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引入移动文献信息服务的概念,并讨论其功能、技术构架及实施的可行性,为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应用模式。
- 胡振华蔡新
-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移动通信WINCE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