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智慧

作品数:60 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超声
  • 34篇造影
  • 31篇超声造影
  • 20篇肿瘤
  • 18篇胰腺
  • 16篇射频
  • 16篇射频消融
  • 16篇细胞
  • 16篇消融
  • 12篇造影表现
  • 12篇超声造影表现
  • 11篇超声检查
  • 10篇造影剂
  • 10篇树突
  • 10篇树突状
  • 10篇树突状细胞
  • 8篇病理
  • 7篇神经内分泌
  • 7篇神经内分泌肿...
  • 7篇消融术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肿瘤...
  • 9篇北京大学
  • 9篇北京肿瘤医院
  • 7篇北京医院
  • 6篇北京大学临床...
  • 2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萍乡市人民医...

作者

  • 56篇范智慧
  • 37篇严昆
  • 32篇陈敏华
  • 28篇吴薇
  • 28篇杨薇
  • 21篇戴莹
  • 20篇尹珊珊
  • 13篇戴维德
  • 10篇王延杰
  • 9篇河福金
  • 9篇李洪民
  • 7篇王艳滨
  • 6篇李吉友
  • 4篇孙利
  • 3篇崔秋丽
  • 3篇王凇
  • 3篇孙利
  • 2篇张仲一
  • 2篇丛悦
  • 2篇廖盛日

传媒

  • 18篇中华超声影像...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2013中国...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与MRI及病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及增强MRI对胰腺囊性病变进行诊断,探讨CEUS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超声、CEUS及增强MRI对胰腺囊性病变进行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32例胰腺囊性病变包括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类肿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胰腺癌6例,潴留囊肿1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伴囊性变1例。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46.88%(15/32),CEUS诊断准确率75.00%(24/32),增强MRI为78.13%(25/32)。CEUS、增强MRI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CEUS、增强MRI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常规超声,与增强MRI接近。
范智慧严昆王延杰杨薇吴薇陈敏华
关键词:微气泡胰腺疾病囊性病变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鉴别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与常规超声比较
王延杰严昆范智慧
病例讨论
结论1、重视原发癌的病史、病灶为多发、胰腺原发肿瘤罕见转移部位同时发现有转移瘤(如肾上腺或骨转移)等,可提高PM诊断率;2、鉴别诊断困难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非常重要。
范智慧
文献传递
CEUS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29例胰腺癌患者和17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行CEUS检查,应用TIC分析计算病灶内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渡越时间(TT)。结果胰腺癌的AT大于肿块型胰腺炎[(11.06±3.54)s vs(8.41±3.11)s,P<0.05)],胰腺癌的Imax明显小于肿块型胰腺炎(44.30%vs 86.57%,P<0.05)。以AT≥9.45s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5.86%、70.59%、81.48%、63.16%、73.91%;以Imax≤72.14%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2.41%、64.71%、77.78%、57.89%、69.57%;以AT≥9.45s或Imax≤72.14%为标准诊断胰腺癌,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增大(93.10%、81.82%和78.26%)。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为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提供更客观、有力的依据。
范智慧严昆吴薇尹珊珊戴莹杨薇陈敏华
关键词:胰腺肿瘤超声检查造影剂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1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周围胰腺比较,各项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2例呈高及等增强型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与周围胰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38±60.35)%vs 100%,P=0.02)]。27例胰腺癌TIC参数与周围胰腺比较:胰腺癌IMAX小于周围胰腺[(59.12±26.17)%vs 100%,P〈0.01],AT大于周围胰腺[(14.50±6.83)s vs(11.87±4.51)s,P=0.01],mTT小于周围胰腺[33.30(26.00-73.70)s vs 45.00(35.00-150.10)s,P=0.11)。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大于胰腺癌,TTP小于胰腺癌,mTT大于胰腺癌(P均〈0.05)。以IMAX≥97.05%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5%(37/43)、75.00%(12/16)、92.60%(25/27)、85.71%(12/14)、86.20%(25/29)。联合TTP≤7.70s、mTT≥38.80s诊断指标,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率。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获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的定量化指标,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更客观、有力证据。
王延杰严昆范智慧孙宇闫晓峦杨薇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胰腺肿瘤时间-强度曲线
肺癌转移性淋巴结超声造影模式分析
尹珊珊崔秋丽范智慧王凇严昆
射频消融对荷瘤大鼠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大鼠肝肿瘤前后血清TGF- β 1、外周血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瘤块包埋法制作SD大鼠Walker-256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RFA 1w组、RFA 2w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戴维德范智慧陈敏华河福金李洪民
关键词:射频消融TGF-Β树突状细胞
文献传递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灶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 )技术在直肠癌放化疗后病灶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因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于我院治疗的患者,于放化疗前后均接受直肠腔内超声(ERUS)及SWE检查.应用SWE测量放化疗前后病灶硬度的杨氏模量平均值及最大值,并计算放化疗前后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及最大值的差值;依据术后病理 T 分期将病灶分为降期组与未降期组,计算ERUS诊断T分期降期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两组间放化疗前后杨氏模量平均值与最大值差值的差异.分别以放化疗前后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差值及最大值差值构建ROC曲线,评价差值预测放化疗后 T分期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放化疗前比较,共57例直肠病灶pT分期降期(57/73 , 78 .1%).放化疗前后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及最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 .01);放化疗后,随pT分期升高病灶硬度值增大,其中与pT3期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相比, pT0 、 pT1及pT2期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 .01),与pT3期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相比, pT0 、 pT1期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 .01).降期组与未降期组直肠病灶的杨氏模量平均值及最大值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 .01).建立ROC曲线并经计算确定,以平均值差值 34 .7 kPa为最佳诊断临界点,以放化疗后病灶硬度平均值下降≥34 .7 kPa判断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 .7%、 93 .8%及89 .0%,与应用ERUS诊断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32).结论 SWE是辅助ERUS评价直肠癌放化疗后病灶的有效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丛悦范智慧戴莹张仲一严昆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新辅助放化疗
射频消融对大鼠外周血及肝脏局部组织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脏射频消融前后大鼠外周血及肝脏局部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射频后1周组、射频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射频后1周组及射频后2周组分别在射频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做射频即处死,取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0.5cm范围内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肝组织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IL10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的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为94.8333±3.5388。射频后1周为88.96±5.7230,射频后2周为63.08±13.7723,射频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射频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IL10表达水平为94.9333±2.0817。射频后1周为93.3400±2.1652,射频后2周为72.9400±10.4677,射频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射频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射频消融后大鼠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肝组织IL10表达水平降低,推断RFA可能削弱IL10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戴维德范智慧陈敏华河福金李洪民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脏IL-10
经直肠腔内超声弹性成像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应用研究:与病理对照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弹性成像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于我院行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于放化疗后手术前均行直肠腔内超声、弹性成像及直肠增强MRI,并将各影像学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及NCCNTRG分级进行对比。结果T分期判断中,常规腔内直肠超声(ERUS)诊断准确率55.2%,与直肠MRI诊断准确率5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成像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灶局限于肠壁内的肿瘤(T0-2各期),其硬度均小于累及浆膜层及肠周脂肪的肿瘤(T3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应变比值(SR)〈2.78判断放化疗后病灶局限于肠壁内(uT0—2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7%、87.5%、70.1%;新辅助放化疗后NCCNTRG分级越高,病灶的硬度值越大。结论经直肠腔内超声弹性成像可辅助常规ERUS及直肠MRI在术前评估病灶,是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灶情况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丛悦廖盛日范智慧张仲一李荣杰严昆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新辅助放化疗NCCN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