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明
- 作品数:20 被引量:274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佛山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掌握佛山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资料。方法:于1998年3月~1999年3月对佛山市5353人进行支气管哮喘病患病例数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用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书面问卷形式,逐户登记结果。结果: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为1.4%。高患病率年龄组除56岁以上组最高外,依次为46岁~55岁(1.9%)及14岁~17岁(1.4%)。从事农业、林业工作者患病率为3.2%,化学工业者患病率2.2%。在哮喘患者中,有抽烟习惯的比例占30%,被动吸烟占36%,有过敏性鼻炎占36%。结论:佛山市为支气管哮喘高发区,相对高患病率的两种职业为从事农、林业及化学工业者,烟雾和过敏性鼻炎是两个最危险的因素。
- 吴穗清蔡定明卫锦薇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 头孢三嗪与头孢噻肟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治疗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比较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比较头孢三嗪和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轻中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广州、佛山 4所市级教学医院进行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比较试验。头孢三嗪 (A组 ) 10 3例 ,1g ,qd ,静脉注射 ;头孢噻肟组 (B组 ) 97例 ,3g ,q8h ,静脉注射 ,疗程均为 7d。两组 2 0 0例患者 ,年龄 18~ 70岁。一般资料相似 (P >0 0 5)。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有效率分别为 80 6%、65 0 %。痰培养细菌阳性率分别为 4 1 7%、4 0 4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0 9%、84 2 % ,两组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A组未见有副反应报道 ,B组患者 1例肝功能损害 ,1例肾功能损害 ,1例出现皮疹 ,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结论 :在治疗下呼吸道轻中度感染中 ,1g头孢三嗪和 3g头孢噻肟都是安全有效的 ,疗效相仿 ,1周疗程基本足够。
- 李德容肖正伦郑劲平吴华袁锦屏陈飞鹏林材元蔡定明
- 关键词:头孢三嗪下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头孢噻肟
- 慢性呼吸衰竭并右心功能不全会加剧肝损害(附113例报告)
- 1998年
-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呼衰)患者肝功能损害与右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将113例呼衰患者分为右心功能不全组及无右心功能不全组,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并计算出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例呼衰患者中合并右心不全者54例,16例有肝功能损害,占29.63%;无合并若心功能不全者59例,肝功能损害6例,占10.1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区别(P<0.01)、结论:慢性呼衰患者因长期缺氧虽有部分患者肝功能受损害,但当其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时,其肝功能将受到进一步损害。提出在努力改善呼衰患者缺氧的同时.应积极改善其心功能状况.以预防或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及发展。
- 郑利先蔡定明
- 关键词:呼吸衰竭右心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
- 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分析被引量:4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 ,并对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作出评价。方法 对 2 0 0 1年我院 17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研究 :包括其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器械、致病菌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医院感染时间为 2 0 d;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中非呼吸系统疾病占 74 .7% ,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占 30 .6 % ,呼吸系统疾病占 2 5 .3% ;病原菌分离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药敏结果表明 ,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 ,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 MRSA菌株。结论 住院时间长、呼吸道侵入性操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感因素。
- 郑利先陈钢罗志扬蔡定明
- 关键词:医院肺炎致病菌耐药性
- 呼吸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研究我院呼吸病房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 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11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最常见的革兰阴 性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1.9%)、铜绿假单胞菌(25.0%)、鲍氏不动杆菌(19.8%)、大肠埃希菌(11.2%);亚胺培 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活性最高,细菌耐药率分别为11%和1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 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次之,耐药率分别为21%、22%、26%和2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34%,其 他抗菌药物耐药率41%-59%之间;筛选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菌11株,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 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4%、76.3%和69.1%。结论 亚胺培南、β-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治疗产β-内酰胺酶耐药株感染的选用药物,而亚胺培南可列为 首选。
- 郑利先陈钢罗志扬梅湛强李敏菁甄国粹蔡定明
-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抗菌药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病原菌菌型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 5 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 5 9株致病菌进行菌型分类、并选用 15常用抗菌药物对其进行了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离株数前五位分别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3 7% )、铜绿假单胞菌 (2 2 0 % )、鲍曼不动杆菌 (18 6 % )、肺炎克雷伯菌 (8 5 % )、嗜麦芽假单胞菌 (6 8% ) ;药敏结果表明 ,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 ,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结论 住院时间长、呼吸道侵入性操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感因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嗜麦芽假单胞菌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在临床治疗中 ,必须重视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合理使用抗菌素 。
- 郑利先冼海兵陈钢罗志扬蔡定明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特点耐药性菌型分布药敏试验
- 长江江滩围栏生态养殖工程的建造
- 2002年
- 蔡定明高绍海高峰
- 关键词:长江工程质量
- 河豚复口吸虫病诊治一例
- 2004年
- 蔡定明
- 关键词:河豚复口吸虫病症状病例
- H_1阻滞剂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 在观察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1阻滞剂对变应性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 ,将 67例轻、中度变应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氯雷他定组 (3 4例 )和对照组 (3 3例 ) ,进行 3~ 6个月的治疗 ,观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每天40 0 μg ,14天后减至每天 2 0 0 μg ,并联合应用氯雷他定 10mg或安慰剂 (每天 2次 )。记录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鼻炎发作天数、感冒次数、按需吸入 β2 激动剂的次数和测定气道反应性与血清中上皮细胞粘附分子 1(ICAM 1)和血管内皮粘附分子 1(VCAM 1)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每周哮喘症状计分为 (4 6± 0 9)分、(3 1± 0 9)分 ,氯雷他定组为 (4 8± 1 2 )分、(2 4± 0 9)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照组鼻炎患者每周发作天数治疗前、后分别为 (4 0± 1 0 )天、(3 5± 1 2 )天、(4 0±1 2 )天、(1 9± 0 9)天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对照组患者每月感冒样症状的发生次数为 (1 1± 0 4)次 ,氯雷他定组为 (0 8± 0 5 )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按需吸入 β2 激动剂的平均次数减少 (P <0 0 0 1) ;治疗后气道反应性改善更明显 (P <0 0 5 ) ;而血清中ICAM 1。
- 何为群郑劲平冉丕鑫刘含章林洪蔡定明徐金明钟南山
- 关键词:联合用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
- 福莫特罗都保与沙丁胺醇气雾剂在支气管扩张试验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比较福莫特罗都保与沙丁胺醇气雾剂在支气管扩张试验中的作用。方法将基础肺功能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70%预计值,且无β2受体激动剂的禁忌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A组,使用福莫特罗都保行支气管扩张试验;B组,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并分别把A、B两组的阴性结果的患者于第2天同一时间分别改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福莫特罗都保再次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分别横向比较A、B两组的阳性率及纵向比较两组各自的阴性结果患者于第2天同一时间改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福莫特罗都保行支气管扩张试验的阳性结果并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A组40例患者中,阳性33例,阳性率82.5%,阴性结果患者于第2天同一时间改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全部也为阴性;B组40例患者中,阳性31例,阳性率77.5%,阴性结果患者于第2天同一时间改用福莫特罗都保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全部也为阴性。A组阳性率比B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福莫特罗都保行支气管扩张试验比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可能会更准确、更优胜一些,但差异无显著性。
- 郑利先胡少芝霍桂莲罗志扬蔡定明
- 关键词:沙丁胺醇气雾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试验